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63)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贵为公主,你发现这样的恶人,想尽办法将他们一网打尽,你已经做得很好,救出来的人,或许不是全部,已经不少,他们都是心存感谢的,你想把所有的人都救出来,此心可嘉,却不该由着你自己完全的承担。”

李初看向李治,李治道:“初儿是个好孩子,父亲明白,天下的百姓也都明白他们得到一个好公主,一个心存他们,想为他们尽心做一件事的公主。”

劝着李初放开一些,不用把事情想要做得太完美,给自己太大的的压力。

“父亲,我只是想尽力,有些事不是没有办法做得更好,只在有心无心而已,像父亲说的,这件事我已经做到如此地步了,我想再多做一些,尽力之后如果还是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亦无悔了。”

李初有自己的想法,李治认为李初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很好了,可是李初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

这种更好或许更多的是再尽多一份心,一份意,作为一个公主多盯着一件案子,无形就是在施压,查这件案子的人就会一直的记着,一直的不敢忘记,将来或许会有一个契机就能把这个案子破掉。

武媚娘低头一笑,把还在想着怎么劝服对方的父女都笑傻了眼,不明地看了过去,想知道武媚娘是在笑什么呢?

“听到初儿说的话,臣妾是想起多年前皇上也曾说过同样的话。皇上当初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当好大唐的太子,后来你皇上想明白了,不管你能不能做好,你都会尽力去做,心怀天下,心怀百姓。”

武媚娘提起多年前李治说过的话,眼中的怀念,不知不觉就和李初重合在一起了。

有时候武媚娘都奇怪李初认死理的性子像谁呢,这一次她倒是明白了,像李治呢。

李治经武媚娘一提醒也想起来了,当年的自己确实存着这样的一颗心,他很想尽力去做好一件事。

那时是一个太子,一个真正的太子,再后来就是帝王,一个皇帝。

“媚娘不说朕都快忘了这件事了。罢了,初儿仅仅是从心而为之,那就去吧,无论你是怎么想的,都只管去做,我在后面为你撑腰。”李治想到自己的初心,便不再拦着李初。

人只有尽力做了一件事,到最后才会无悔,更不会一生活在怨恨自己不曾努力中。

李初冲李治笑了,“父亲你放心,我一定会像父亲学习。”

李治伸手拍拍李初的手,颇是无奈着,李初可不管那么多,不过还有一件事啊!

“这些人会如何处置?”这件案子捉到的人可不少,一个个都要怎么处置。

“斩立决!”李治毫不犹豫地回答,眼中的冷意甚浓,像这样的人若不杀鸡儆猴,往后怎么会有人引以为戒。

武媚娘道:“皇上,有些人该放还是得放,放了他们,只是为了把幕后的人引出来,而且更是给他们希望,让他们认为凡事有着一线生机,将来才不会和人拼得鱼死网破。”

说到这些人武媚娘何尝不恨,正是因为恨,更要想想以后,否则真不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最后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可不一定。

现在重要,以后还重要,贩卖人口的都是亡命之徒,就算明知如此,还是不好赶尽杀绝,把他们都逼得不死不降,只会让落在他们手里的人面临危险。

李初的想法何尝不是想杀了他们,但是武媚娘的话没有错。总不好逼得人真的不管不顾,不死不休?

将恶人绳之以法很重要,救人更重要。

恶人死不足惜,可是那些无辜的人,他们若是死多少人会为他们伤心难过,为恶人陪葬,不值得。

李治道:“李氏宗族若有涉案者,一个都不能放过,就得严惩,否则长此以往,旁人都没有事,就李家的事最多,李氏还有什么资格治理天下?”

对李家的人要求严格,这就是给李氏的人一个警惕,让他们最好都老实点,不该碰的事最好就不要碰,要是他们敢伸手,李治就敢把他们的手给砍了。

李初暗暗给李治竖起大拇指,李治正好一眼看着,冲着李初点道:“看,初儿也这般的认为。”

“皇上,皇上,门外跪着几个老王爷,都是听说永王的事,想为永王求情。”李治才说要严惩李家的人,这下好了,李家求情的人来了。

第032章 你们在教朕?

李治都从来觉得李家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些问题没有爆出来,他就一直没有多管,现在好了,一个个都不肯老实,一个接一个的来是吧,来的好,来着他就一并解决了。

“跪在外面?”李治问上一句,想知道人来了是不是都跪在外面?

“是!”来报的内侍那是看清楚情况了才来的,确实人都跪在外面,好几个呢。

他们这些当下人的已经开口请他们起来进来了,有什么话大可进来和李治慢慢的说,何必把事情闹得这么僵,这么大呢,要是谁都下不来台,最后吃亏的会是谁啊?

当皇帝的万万不会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这些有求于人而来的老王爷。

李治冷笑一声,冲李初道:“初儿和我走一趟。”

武媚娘莫名,李治竟然想让李初和他一起出去面对这些老王爷,一时间没明白,李治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李初不敢不听亲爹的话赶紧的下前扶着李治一起出去。

李治一边走着一边问起李初道:“李家的人都来求情,你说要不要听他们的?”

“当然不要,李家是皇室,他们是王爷,吃着百姓的俸禄,还做出有损百姓的事,若是放过人,往后只会让人笑话我们大唐没有法纪,万万不能。”李初连想都没有多想就否认了此事,坚定的不同意因为有人求情就要把人放过的。

“他们要是敢求情,我就给他们说说昨天我进门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场面,一群半大的少年郎,那原本可能是我们大唐的未来,可是因为权势不如人,十几个人都由着一个大唐的王爷来欺辱,他们挺有脸来求情啊?”李初提起昨天的事,李治的脸一僵。

李初并不知道李治的脸色一变是为何,李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要说说。

“初儿,昨日所见之事,你不可再同任何人提起了。”李治最后只能这般地叮嘱李初,李初没有完全明白李治的意思。

不过她还是反驳地道:“老王爷们来为难父亲,我得护着父亲,不能让他们以为父亲是随便定人生死的,父亲要杀的人,都是犯下大唐律法,而且有悖天理之事,人人得以诛之,父亲要诛其人,因其当诛。”

说得这般坦荡,而且还是一心想维护李治,李治反思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想得太坏了?李初还是个孩子,那些事李初完全不懂的好吧。

李治头痛了。他就算知道李初是不懂,可那些事情李初看到并不好,在他的面前李初怎么说都可以,到了外面说给外人听了,一个个都以为李初是个怎么样放浪形骸的人,对李初来说并不是好事。

“初儿的心意我都明白,只是有些事,初儿尚小不懂,总之父亲让你不要和任何人提昨天你看到的事,你便不要提,记下了?”李治不好跟李初解释这些事,只好要求李初一定把话记住,往后不能和别的人提起。

李初不懂,不懂就得问啊,往群里冒个泡:“太后们,我这父亲是怎么了,我怎么弄不明白?”

宣太后听着问:“昨天看见的事你没有任何的感觉?更没有任何的想法?”

李初摇头:“能有什么想法,一个老男人和一群少年在一起怎么回事,不过都是断袖之癖之类的。”

宣太后再问:“你都明白这个道理了,还不知道你家父亲大人要和你说的是什么话吗?”

就算刚刚还是不明白,现在必须也得明白了,无奈地一叹:“当父亲真是不容易。”

吕太后:“你以为当母亲就容易,等着看好了,你这爹不好宣之于口的话一定会让你母亲和你说的,我们就等着看看武后怎么为你启蒙。”

启蒙二字用在这种事情上总些奇怪。不过李初还是感谢:“好,我明白了,太后们辛苦了,你们继续,我还是应付我的父亲大人去吧。”

已经明白李治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初朝李治点头头答应道:“好!”

说话这一会儿的功夫,父女已经走到殿外,看到三个胡子白发的老头跪在殿外,不知是不是养尊处优好些年了,跪着不甚自然,或许也是因为年纪大了,年纪一大的人嘛,体力不行,难免就会撑不住,坐下去了一时就起不来了。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