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谢谢你母亲。”得到了武媚娘的承诺李治冲着李初催促一句,让李初赶紧麻利地道谢。
李初摇了摇头,一脸的不认同,“为什么我要和母亲道谢,母亲难道会想伤害我吗?”
问这话的时候,李初抬头凝望着武媚娘,注意着武媚娘的变化,武媚娘微微一僵显然没有想到李初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可是李初依然在等着武媚娘的回答,武媚娘伸出手,“我只担心将来有一天身不由己。”
“所谓身不由己,不过都是借口。”李初嗤之以鼻,不认可所谓的身不由己。
“人自己做的事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没有所谓的身不由己,不过是想或不想。一个人不能坚持,为环境或是他人左右而摆动,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那样一个不能坚守的人,所以只能说身不由己。”李初开启吐槽,嫌弃无比所谓的身不由己的人。
“我从不认为母亲是一个身不由己的人。”完毕后李初拍一记武媚娘的马屁,坚定的认为武媚娘绝对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然后说一句身不由己的人。
武媚娘这算是被李初将了一军呢,看了李初半响后笑了,“你呀你,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会完全不同,一个身不由己都成借口了。”
李初询问,“母亲不认为?”
一脸想求的武媚娘认同的模样,武媚娘冲她招手,蹲在李治面前的李初只能站起来,走到武媚娘的面前。
“你如今越发有本事,也敢将我一军。”武媚娘怎么会不知道李初这番举动是什么意思,直接当着李治的面点破。
“可是母亲不认同吗?”不管是不是将武媚娘一军,李初都只追问一个问题,武媚娘果真觉得这个世上所谓的身不由己并不是借口。
武媚娘脸去所有的笑意,目光冷漠的开口,“不错,没有所谓的身不由己,不过是想或不想罢了。但是初儿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我现在不想动你,不想伤害你,可是,以后我并不能确定你做出让我不高兴的事情后,我会不会是现在的想法。你父亲让我答应永远不要伤害你,可是我也希望你永远不要让我有伤害你的机会。”
果然,这才是武媚娘,不管在什么时候牢牢的抓住最重要的一点。
她从本意上并不希望伤害李初,可是如果李初咄咄逼人,让武媚娘无路可退,那么武媚娘就只好做出让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李治一叹,“罢了罢了,这些总是以后的事。”
他想最后再帮李初讨得一句承诺,让武媚娘一辈子都能牢牢记住。
可他终究忘记了,武媚娘再也不是多年前那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她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政治家,想想曾经的李治曾经许下过多少承诺,但是他做到的又有多少?
承诺都是骗人的话。李治真是一时心急,忘了最重要的这一点。
“好了,让德宝带你去看看洛阳新建的公主府。”想通这一点,李治也不再问武媚娘讨要承诺,反正这些事没有到最后,谁都不敢说会有什么样的变故。
让德宝赶紧带李初去休息。一路风尘仆仆的,李初肯定累了。
“是。”李初完全没有意见,站起来就离开。
武媚娘明白李治已经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再一味的想让武媚娘许下一个承诺,以庇护李初。
“陛下也太小看了我们的初儿。她早就已经不是当年还在襁褓中需要我们联手庇护的孩子。这么多年来,她为我们做了多少事,陛下记得,我也记得。她早就已经长成了一个可以为陛下担起重任,也为大唐添光添彩的公主。”李初一走,武媚娘冲李治说起了这些年来李初的成长。
想想当年李初死而复活,当时的朝廷那些重臣全部都想以此机会,对付李治和武媚娘,那是他们第一次联手保护李初。
后来李初长大了,长成了一个自信独立的少女,她就开始想为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尽心,并不想一味的站在他们的身后,享受他们的庇护。
从那之后,李初不断的成长,到了今天,她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来保护她。
哪怕是武媚娘想对李初动手,也得思量再三,毕竟那样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是朕一是心急忘记了。”想问李初讨要一个承诺,想要给李初多一层庇护,但是他怎么就忘了李初既然敢担起他托付的重任,竟然敢和武媚娘正面对抗,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保全自己?
武媚娘问起李治,“陛下,在陛下的心里,我的心有多狠?”
“媚娘的心比我狠。可是如果不是媚娘够狠,又怎么会有今天?”有些道理李治一直都很清楚,当年他利用了武媚娘,让武媚娘成为了大唐的皇后,最后又让武媚娘为他处理朝政。
这些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不能否认李治在武媚娘走向这条路时扮演的极其重要的一个角色。
或许更应该说,是他亲手将武媚娘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政治家。
“看到媚娘今天这个样子,我很高兴的。”武媚娘绝对想不到有这样的一天,在说起她的心狠的时候,李治竟然会说高兴。
“虽然是朕一手将媚娘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媚娘的今天,这样的成果也有朕的一份功劳,是不是?媚娘不高兴自己这个样子吗?”李治好像欣赏着不断变化的武媚娘,又问起了武媚娘对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是否不满意?
武媚娘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回答,“陛下,我很感谢你。”
这几个字足够说明了武媚娘很满意现在的自己,这一条路走下去,她定然不会回头的。
“将来我不知道媚娘能够走到什么地步。但是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和媚娘相遇的时候,媚娘可以告诉我,这一生你不后悔。”再次相遇只能是死后了,李治的时日不多。
虽然李治的身体每况日下,回光返照依然让朝中的重臣们看到精神抖擞的李治,都以为皇帝陛下的身体好转,从此,就能再揽大权。
可是李治在不断的安排身后诸事,而在见到裴观的时候,看到裴观虽然风尘仆仆却依然显得清朗的面容,夸赞李初一句道:“我儿果然好眼光。”
既是夸裴观同样也是夸李初。
不得不说,李治对于裴观还是很满意的,从前看不到裴观的容貌,但是就裴观的所作所为。虽然不愿意出仕为官,但是这些都无伤大雅。因为裴观一直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有时候和李初更可称得上是殊途同归,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别人用怎么样异样的眼光看待都无所谓。
这样一个完全不管他人眼光的行事准则,对于李初来说很好,娶李初为妻的裴观也很好。
李治见了裴观,更单独的和裴观谈了一夜,那个晚上,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就连德宝也被李治打发出去,谁都听不到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不过裴观回到公主府和李初见面,称赞一句,“陛下是真心实意疼爱公主的。都说帝王之家无真情,但是陛下对公主是真心实意的想让公主好。”
“我知道。”就算从前或许是不知道的,但是现在的李初很明白李治是在为她准备后路。
“公主不要难过,生老病死,这是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不要忘了陛下有很多是留给公主去做。”裴观抱着李初说着这一番不算是安慰的话。
李初应一声,有些事知道是知道,但是接受总是需要过程的。
大唐的天下终将再迎来风雨,本来身体好转的李治忽然倒下,这一次李治再也没能站起来,原本能够看清东西的眼睛也再一次失明。
但是对此李治已经不以为然,面对守在他身边的李初,李治出言安慰道:“我的身体初儿早就知道了。也知道过不了多久我就会离开你,这么多年你一直陪在为父的身边。这么多的孩子,也就只有你最喜欢守在我的身边,听我说话,为我做事。你的一份孝心,我比谁都明白。所以就算我现在去了,你也尽你所能的陪伴了我,让我在最后的时光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你不需要再为我的离去难过。”
听到李治的宽慰,李初依然控制不住的泪如雨下,“父亲,你别这样说,我更想父亲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谁都想。可是就算不能,能够看到我们长大的初儿是什么样子,我这个当父亲的,也就了无遗憾了。外面是不是下雪了?”李治询问李初不确定自己听见的是不是暴风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