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308)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话音落下竟然将松赞干布朝他们推去,松吉的心提起来,迫切的想要将松赞干布护住,同时也在想要怎么将李初拿下,却在这个时候王城的位置竟然接二连三的传来爆炸声,松吉的心再一次提起来。

“松吉大人,你应该不会忘记你在长安看到的盛况,一点小礼再次回敬,不必谢我。”李初的声音扬起,从卫因的手里拿过个竹筒,点燃了朝他们丢过去,松吉想要冲过来将李初捉住,可是下一刻那个竹筒竟然炸开了,离得竹筒近的人都被炸伤了。

“松吉大人,让人来追我啊,且看你们能不能追得上。”李初确实是嚣张无比,这个时候竟然还和吐蕃的人放话,想让他们都追过来,她可是等着他们呢。

“追,一定要将他们捉回来,不能放过他们。”松赞干布吃了一嘴的泥,想到一件一件的事,气不打一处来,下令让人立刻去追,一定要将李初他们追回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又一道的爆炸声传来,好像整座吐蕃的皇城都不安全,四下都是危机。

“报,报,不好了,唐兵杀进城来了。”此时这样的消息传来完全就是噩耗,松赞干布问道:“何时唐兵来到了皇城,就没有一个人察觉此事?”

最近的吐蕃皇城有多少的事,他们心里没点数?

而敢到吐蕃皇城的人,能让人轻易的发现,“杀,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杀!”

气是必须的,眼前的松赞干布没有想到前线的事他准备了那么多,竟然全都用不上,反而在家里起火,令吐蕃一下子成为天下的笑柄。

“赞普。”松赞干布的眼中尽是愤怒,却是一口血涌上心头,想说的诸多话都说不出来,直接昏了过去,松吉他们自然是大乱,手忙脚乱的要将松赞干布送回皇城,可是爆炸声还在继续……

李初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往城外冲,看着吐蕃大乱,李初赶紧和早早传信赶来汇合的将士们汇合。

这个时候的吐蕃绝对是乱成麻了啊,想要追他们,难道不知道唐兵强悍,能够进入吐蕃的将士,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趁机杀一波吐蕃的士兵还差不多。

一骑绝尘,到了两国边境,早有兵马前来接应,刘仁轨都亲自来接人,看到李初那是笑得嘴都合不拢,“公主,公主辛苦了。”

说过半个月令吐蕃不战而溃,说到做到了,吐蕃内乱,松赞干布的儿子都死光了,仅剩的两位都被他们带回来,这是何等令吐蕃天翻地覆的事,更别说李初在临走的时候把吐蕃的皇城炸得千疮百孔,安抚百姓,重修城池不比追杀一个李初要重要得多。

“刘都护才是真正的辛苦了,要不是有刘都护鼎力相助,诸事岂能如此顺利。”李初客气地奉承刘仁轨,功不可独揽,她是孤军深入不假,那也多亏刘仁轨的兵马来得及时,否则他们那么多的人想平平安安的撤出来,谈何容易。

刘仁轨连忙地道:“比起公主以身犯险,老臣这些不算什么。文成公主和两位王子,公主无事?”

奉承一波李初,更得关心起那为了大唐和亲多年,更是蒙冤受屈的文成公主,李初连忙地道:“无事,烦劳刘都护准备诸事,一定要让姑母和王子们安心舒心。”

回了家就该安心舒心,李初更有别的准备,不能因为任何人而有所闪失。

“公主放心。”刘仁轨绝对是一个懂事的人,有人杀敌于阵前,更不能否认太多人的付出。

“吐蕃的事,我们该议一议。”李初更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最好的机会呢,怎么能白白放过。

刘仁轨连忙地道:“公主放心,就等公主回来。”

谁都不认为李初能做到这个地步,自然李初做到了,他们都是认实力的人,李初无论用什么办法令吐蕃大乱,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他们心生臣服的人。

“公主请。”刘仁轨连忙请李初回府。

这么一来一回吐番的李初也确实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走吧走吧,赶紧的回府去。

让青芜和曲和照顾文成公主,沐浴之后,李初赶紧去见刘仁轨,正好诸将都已经汇集在刘仁轨的府里,武敏之算是姗姗来迟,好在也到了。

“公主。”见到身着女装的李初,所有人都明了李初的身份,恭恭敬敬的见礼。

深入虎穴,搅得吐蕃天翻地覆,更能全身而退,这样的能耐,他们自问,再是骁勇善战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哪怕李初是位女郎,年纪轻轻的,依然叫知道她战绩的人,恭恭敬敬的唤一声。

“诸位将军无需多礼,我们闲话莫说。如今吐蕃内乱不休,就算平定内乱,吐蕃也会元气大伤,这是我们的机会。我的意思是如何能够迅速的捉住机会,灭吐蕃的兵马,令其最少二十年之内不敢再兴兵进犯我大唐。”

一来就说明自己的目标,如果再没有李初从吐蕃回来的是之前,她敢夸下这样的海口,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但是李初在十五天内就搅得吐蕃天翻地覆,如今她想要让吐蕃在二十年内都不敢进犯大唐,所有人只关注李初有什么好计策。

计策是有的,而且还是好计。

去了一趟吐蕃,李初可是了解了不少吐蕃的形势,地利,人。

若想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可或缺,同样想要对付敌人,只要从这三个方面下手,自然也可以无往不利。

要说李初的手里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自然就是炸|药。

严格的把控相关的比例,有了这个武器,再加上萧太后指点李初如何打仗,虽然是

第一回 上手,但是李初半点没有怯场,说起桩桩事来条条是道。

听在一干老将的耳朵里,都显得十分诧异,怀疑李初是不是曾经上过战场,否则怎会如此老练。

但一想李初一直幽居深宫,怎么可能会上过战场?

这些事虽然让他们心里直犯嘀咕,不过比起李初有没有上过战场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打赢和吐蕃这场战,吐蕃这些年确实欺人太甚,还以为自己能够和大唐平起平坐了。

就得要给吐蕃一个教训,让他永远都别想,和大唐平起平坐。

所以李初回到大唐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发动战事,武敏之直接的和李初请战。

李初清楚武敏之的本事,武功是不差的,想上战场那就让他上吧。

凭本事立战功,这才是永远屹立不倒的事,武媚娘既然想给武敏之机会,李初更没有拦着的理由。

萧太后:“高宗分明不希望你让武敏之出头。”

李初:“有本事的人拦是拦不住的。要用人,就得让他展示所长。”

吕太后:“李治和武后斗法,武敏之可是武后加重筹码的一个棋子,群主放任他坐大,后患无穷。”

宣太后:“你虽然是平衡李治和武后关系的一个人,可是如果武后的筹码加重了,对于李治来说不是好事。”

李初:“再好的棋子武敏之,难道不听我的吗?他对我的恐惧随着他越发出头,只会越多。将来有一天他会在我母亲的面前提醒着我母亲,我是只适合作为盟友存在的人,而不是敌人。”

……一众太后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李初问:“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吗?”

萧太后急切的表示,“不,对别人来说或许难,对群主来说并不难。贺兰敏之,对于群主的畏惧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而是在很早以前。从上回宴会上,群主让他出手救人,可以看出武敏之比谁都清楚,群主比起午后来更要可靠。”

因为觉得李初可靠,所以哪怕明知这样做是会引起武媚娘的不悦不喜,武敏之依然选择帮助李初。

李初:“天下的人皆可用之,就算武敏之天然是站在我母亲的那一边的,并不代表他就不能为我所用,所以为什么要抑制他的发展,把他逼到我的对立面去成为我的敌人。”

每回李初总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服诸位太后,太后们心悦诚服。

很好很好,李初这样子继续发展下去,将来一定能和武媚娘抗衡。

萧太后:“为帅者就该有群主这样的胸襟,不讲私怨只讲功利,能立于天下者不管此人是否对自己有利,都应该用之。”

吕太后:“亏你还是行过军打过仗的人,这点都要群主教你。”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