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骨气的人只会说有爵位他若想要,自可以争去,有本事的人不怕没有爵位。
“陛下,他们居心不良,请夺去他们身上的恩赐,着流放三千里。”武媚娘问出想问的问题,立刻朝李治请了处置他们的法子。
太后们听武媚娘的果断皆都连连称赞,杀伐果断,武媚娘自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李初站出来一步,“永不能赦免。”
萧太后听到李初的补着急地@问李初,“群主群主,你这是干什么?”
李初连理都不理她,“谋算爵位者,骨肉相争,实为天理所不能容,但生此心者当以诛之。念骨肉亲情罚以流放三千里,永不能赦免,意在警示天下。往后谁若敢生争位之心,下场正是如此。”
话音落下李初已经看了李贤,李贤自答完狄仁杰的话后一直安安份份的立着,闻之抬头诧异地盯着李初,正好同李初的目光相对,李初眼中的光芒太强,强得李贤不敢直视,终是低下头了。
武媚娘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李初竟然借起她的手杀鸡儆猴,而李初的初衷是为何,武媚娘不得不赞李初不放过机会。
“好,依初儿所言。”李治最喜欢的就是李初能够事事为他着想,急他所急。
这一次李贤竟然掺和其中,李治不想细究,可是该警告就得警告,李初借武三思和武承嗣的事敲打李家的人,极好。
若是李治没有认可,武媚娘或许会毫不犹豫的出言劝阻,对武媚娘来说武家的人总是和她在同一条船上,关键时候可以用一用。
将人流放已经罚得极重,没想到李初加上一句永不能赦免,他们一辈子都得在流放之地过活了,除非他们能立下大功,否则此生断无可能起复。
幽幽地看过李初,武媚娘不愿意多想,但又不得不多想,李初真的那么不喜欢武承嗣和武三思吗?
“陛下,陛下,臣知错了,求陛下开恩,求陛下开恩,开恩呐。”武承嗣和武三思听到李治认可李初给他们的处罚,魂都要飞了,连连告饶,唯盼李治能够网开一面,千万不能如此处罚他们。
李治坐直挥手道:“拖下去,若再喧哗罪加一等。”
看,李治果然动怒了,一天两天的吵吵吵,闹得他头大,罚人更多是不想听到他们的叫嚷,知错又如何,他们做下的事损及的是皇家的颜面,是踩在李弘的脸上成全他们的私心。
敢那么做的人仗的是什么?不过是因为武媚娘。
但是李弘是太子,他的背后更是有李治这个皇帝,不知何当为之何当不为的蠢货留之何用,倒不如由他用来敲打自己的儿子。
武承嗣和武三思如何能想到自己有一天连冤都不能喊,闭嘴不言,巴巴地由侍卫将他们拖下去,期间再不敢发出一个字。
李治耳根得以清净,倒不避及贺兰敏之在,直问起李贤,“贤儿,每一个人都解释清楚了,到你了。看你哥哥的笑话看得还高兴吗?”
作者有话要说:李初:罚不死你们!
第069章 最好的棋子
李贤面对质问何尝不是傻了眼,心急地往前走了数步解释地道:“不,父亲,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没有?果真没有吗?你看到他们安排的诸事,他们能容知道那么多的你活下来?你问问你的母亲,姐姐,她们都相信你的说辞?”李治的脸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冷酷,至少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李治。
李贤真是怕了,汗都滴落下来,只是不断地重申,“父亲,我没有要看哥哥的笑话,我真的被人打昏了,或许宫里除了他们会有别的人,真正想看我们李家笑话的人。”
李初不得不说,李贤的脑子挺好使的,能想到这一点点。
李治站起来,一步步地走下来,“对弘儿当太子一事,你是不是心生不满?”
李贤一下子顿住,李治已经站在他的面前,哪怕李治需要眯起眼睛才能看得清李贤的脸,但总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因此李治站定在李贤的面前,等着李贤的回答。
一旁的人个个都盯着李贤,李贤感受到他们的目光,前所未有的恐惧更叫他发颤。
“父亲,父亲。”李贤害怕地唤着父亲,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李治问出来却是非要得到答案不可,严厉地大喝,“说!”
李贤直接跪下了,“父亲,我不敢,我真的不敢,我虽妒忌哥哥,但我比谁都清楚,我们是一家人,姐姐教过我们的,我们兄弟之间可以争,可以抢,可是对外必须一致,才能不让任何人看我们李家的笑话。”
谁都想不到李贤竟然用李初的话来挡住李治的步步紧逼。
李治显然很满意他的回答,身上迫人的气势收敛得七七八八了,目光柔和地看着李贤道:“好,你能记住,一生一世都牢牢的记住最好。”
是的,李治不希望到他的手里将来儿女依然要为了皇位争个你死我活,李弘到现在为止的表现都让他算是满意,他会想办法让李弘有能力,有本事撑起李家以及李家天下的。
因此他的儿子,不管是哪一个都不能争位,一个都不能争。
被吓得动都不敢动,只能跪下求李治不要怪罪他的李贤得到李治终于缓和的语气,方才发现自己的里衣早就已经被汁渗湿透。
李治弯下腰将李贤扶起来,李贤腿还在发软,但不敢不站直。
“父亲。”李贤唤一声,希望能够得到李治的宽容,他真的没有看李弘笑话的意思!
“没事了,回去吧。”高高拿起,轻轻地放下,要给臣子们的答案,李治已经有了,并不需要再让李贤出头,但该给李贤的警告必须的给。
李贤不太确定地看了李治一眼,“父亲相信我了吗?”
李治没想到李贤会问出如此问题,轻声地说起道:“只要你问心无愧,不需要管旁人信或不信你。多向你姐姐学习。”
末了把李初拉出来一下,李初正在品所谓的结果是不是真正的结果,狄仁杰当着太多人的面,会不会有什么未尽之言?
胡思乱想的时候不料入耳李治一句话,够了啊,不是应该让李贤多向李弘学习吗?怎么是她?
李贤连连地点头道:“是,父亲,我都记下了,记下了。”
李治伸手抚过他的头,打一巴掌给颗甜枣什么的了解一下。
李初默默在一旁解释补充,李治打发李贤离开,然后似乎看到了贺兰敏之,想到贺兰敏之并没有离开,李治道:“初儿你说贺兰敏之如何处置?”
怎么又被点到名,李初不答反问地道:“父亲想怎么处置他?”
皇帝问话,敢把问题丢回去给皇帝的人独独李初了,李治道:“你先说你的想法。”
“外祖父的爵位必须有人承继吗?”李初竟然问起另一个好像完全不相干的问题,李治笑道:“这个问题应该由你母亲回答你。”
给武士彟的爵位都是因为武媚娘,要不要传承给武家的人,最有资格说话的人是武媚娘,李治不在意多给一个爵位,更无所谓这个爵位由谁承继。
“世族出手越发不择手段了,父亲和母亲不想如何回击一二?”跳跃性的问题,李治和武媚娘已经习惯。
武媚娘的反应绝对的快,把李初的问题前后串连在一起,“借由爵位一事?”
李初道:“大唐建国几十年,立功得爵者不知凡几,自前朝袭下的又不知凡几。但多是无才无能之辈,子子孙孙,虽然不能入仕,但他们亦成一患,何不借外祖父的爵位一事大作文章。”
终于把想法说出来了,并不怕让贺兰敏之听到,李治已经起兴趣,示意李初说下去。
武媚娘也在听着,李初观她的神色并没有怒意,倒是对她的想法挺感兴趣。
知道李初想借爵位大作文章,但不能确定李初要做的什么样的文章。
“武承嗣和武三思为夺爵位连害人的事都做得出来,品行不端证据确凿,谁都不能为他们翻案,至于贺兰敏之,虽是中计,但他就无错?于宫中不守规矩,因此中了旁人的计,他有什么资格承继外祖父的爵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引经据典一出来,李初所要说的头戏说出来,“然后借此彻查各世袭的爵位,不用旁人,就让贺兰敏之去办,叫他将功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