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隔壁的何敏兮,何长明的女,实在造孽呢,家里没得大人。”
刘石山心领神会,立即舀了两大勺烩菜装进塑料袋里,“莫让别人看见了。”
何敏兮深鞠一躬,“谢谢刘伯伯,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刘石山笑了笑,他十五岁之前的事情都忘光了,怎么会稀罕一个小女孩记住她小时候的事情,但是这话个样子实在造孽,他放下勺子,捧了一大捧花生。春燕见状,连忙拿了个塑料袋扯开。
何敏兮连声道谢。
她烩菜的袋子系上,春燕却道:“妹仔,我给你拿双筷子来,你先吃。等下有的桌吃不完,你再带点剩余的菜回去。”
何敏兮拿了筷子,往人少的地方走去。她找了块阴凉处的石头,把菜放上去,坐在地上吃了起来。
才吃了几口,见两个挑着箩筐的老妇人路过,她立即加快了速度,三下五除二将两大勺烩菜吃了精光,然后紧跟了过去。
果不其然,两个老妇人来到一座老房子,开始收拾主人生前的衣物。主人的几个孙女和外孙女也在旁边帮着收拾。
环顾了一圈,床上有被子,桌上有书,墙上还有中国地图,厨房里还有锅碗瓢盆,这些都是她需要的。
一个老妇人对一个年轻女孩道:“亚双,你看看这里有没有你小时候的衣服,要不要留几件做纪念。”
王亚双道:“不用,全部扔掉吧。”
何敏兮壮着胆子去衣服堆翻自己需要的东西,不一会,便从一个外套里摸到了东西,“这件衣服里有五块钱!”
王亚玲赶紧接过,“哎,奶奶有钱舍不得花,说不动其他衣服里还有,我们都翻一遍。”
很快,众人从一堆衣服里翻出了十几块钱。
何敏兮看着疑似衣服主人的王亚双,她大约十六岁,又或者是二十六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这个姐姐看起来好像很好说话,比起在场的其他人。
“姐姐,这衣服能给我吗?”
“可以,拿去吧。”
一屋子里的眼睛齐刷刷看将过来,何敏兮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很自然而然地接受大家的注目礼。
“谁家的孩子啊?”
“我爸爸是何长明。”
大家面面相觑,很快默不作声。
王亚双出了门,何敏兮赶紧跟了上去,“姐姐,床上的被子能给我吗?”
“可以,你去拿吧。”王亚双笑了笑,眉目间尽是温柔。
何敏兮决定得寸进尺,“姐姐,我还想要那张中国地图。”
王亚双笑了,“这么多东西,你拿得了吗?”
何敏兮心想,她难道拒绝我了吗?
有一次,她和其他几个家里没电视机的小孩子在廖松桂家看电视,当时是晚上9点,廖松桂的老婆笑着问道:“你们困不困呀?你们明天上学起不来,你们爸妈要怪我放电视给你们看啦!”
何敏兮敏锐地觉察出主人在赶客,她也曾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于是看向其他孩子的表情,其中,王文娟似乎也有所察觉,而其他孩子则都沉浸在电视剧的带给他们的快乐中。
既然王文娟也听出来了,看来不是自己多想,她立即起身作别,“婶婶,我先回去睡觉了。”与此同时,王文娟也起身。
正是因为如此,她很善于捕捉大人的语气。假如不是爽快地答应,那就是有拒绝的嫌疑。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懂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那就不要地图了,谢谢姐姐。”
王亚双道:“你家远不远?我帮你拿回去吧。你还想要什么东西就告诉我,我带你从后门出去。”
何敏兮道:“我家在南塘坳,我今年上二年级,我还想要几本书。”
“来。”王亚双说完,进屋收拾了两摞书,用绳子绑好,让十六岁的表妹拎着。又揭下了墙上的地图递给何敏兮,自己则抱上被子,从后门出去。
“姐姐,你怎么这么厉害?”
“哈哈,有吗?”
“我看到墙上全是你的奖状,都贴不下了。我还听人说,你在留洋。”
“他们瞎说的。”
走到半路,小表妹抱怨道:“还有多远啊?我提不动了,不去了。”
王亚双用头指指前方的一个磨坊,“放那儿吧,拿个袋子遮住。”
两人继续上路后,何敏兮道:“姐姐,麻烦你了。”
“一点也不麻烦,我就当锻炼身体,减减肥。”
“为什么要减肥?”何敏兮满脸疑问,她吃都吃不饱,可是竟然会有人想着要减肥。
“呃,”王亚双支吾了半天,起初想找点什么话告诉何敏兮,减肥是不对的,应该要多吃点饭,可是很快,她意识到了什么,又说,“我的意思是要消食,今天中午吃得有点撑。你饿不饿呀?等下我带你吃饭。”
“谢谢姐姐!”王亚双的表情变化,何敏兮丝毫不差地看在眼里,她庆幸自己又知道了一件事——原来,瘦比胖好,将来她能吃饱的那一天,绝对不多吃。
☆、chapter 14
到了吴花香家,王亚双叫何敏兮在灶屋后面等她。不一会儿,她端来了一大碗菜肴和一碗米饭。
何敏兮看见菜肴中有鹌鹑蛋,略有些迟疑。她想起黄秀琴老师说过,鹌鹑蛋因为表面遍布斑痕,女孩子千万不能吃,否则脸上会长斑。
但是,当着姐姐的面,自然是不能表现出对鹌鹑蛋的嫌弃。
王亚双看出了她的心思,一把拿过筷子,夹了个鹌鹑蛋放入口中。
何敏兮道:“姐姐敢吃鹌鹑蛋?”
“有什么不敢的呀?我从小吃到大呢。”
“可是我们老师说过,吃鹌鹑蛋会长斑。”
“你知道鹌鹑蛋的价格吗?”
“好像是两块一斤,比鸡蛋贵很多。”
“那你见过买鹌鹑蛋或者吃鹌鹑蛋的人吗?”
何敏兮仔细想了想,“见是见过,但是没注意他们是谁,姐姐问这个做什么呢?”
“你看,我不就是在吃鹌鹑蛋吗?我可是留洋的,你是相信我,还是相信你老师呢?”
闻得此言,何敏兮彻底卸下心防,“姐姐的脸,像剥了壳的鹌鹑蛋,我们黄老师长得像带壳的鹌鹑蛋。”说完,她也夹了一颗鹌鹑蛋放入嘴中。
吃着吃着,何敏兮瞥见不远处的巷子口闪过两个人影。很快,那边传来了声音,“我那个侄女呀,把酒席偷偷端给别人吃,生怕我晓得。”语气饱含埋怨。
另一个人说:“不要紧的,她也是心善。”表面上是夸,实则看热闹不嫌事大。
“酒席是分摊的,她没经过我这个伯娘的同意,就是不对。”
“哎呀,你做大人的,要有点气量呢。”那人更是添油加醋,火上浇油。
待得两人走远后,何敏兮垂低了头,“姐姐,对不起……”
“走自己的路,让人别去说。”
何敏兮吃完后,正准备将碗送回去,却突然来了一个妇人,“碗给我。”听声音,正是当时一闪而过、自称是王亚双伯娘的女人。
到了晚上,王家人请来了戏班的人唱大戏。起初,是一个说书一样的老先生在台上致辞,大意是美化了吴桂香的生平,说她如何贤惠,子孙如何孝顺,并分别介绍了几位有出息的孙辈的职业。
接下来,便是唱戏之前的一出大戏,其精彩内容不亚于后面的戏目,给各位看官留下了丰富的回忆。
老先生道:“各位孝子贤孙,当着各位父老乡亲的面,请你们展示自己的孝心。”说罢,他接过了徒弟递来的空罐子。
吴花香的二儿子王永红一马当先,拿出了一块钱放进罐子里。
老先生微微颔首,“老二孝心天地昭,生儿子把飞机造。”
老四王永常不甘示弱,拿出两元放进罐子里。
老先生唱道:“老四孝心不落后,闺女是个博士后。”
台下众人表情各异,有人将目光落到吴花香的其他几个子女身上。大概过了半分钟,也没人起身。
老先生指着堂中一人,“谁家儿郎在此坐,貌如潘安快看我。”
被点名的大女婿硬着头皮起身,往里扔了一块钱。
“大女婿是半个崽,为表孝心给一块。”
三女婿和小儿子面面相觑,各都硬着头皮往里丢了一块钱。
接下来,老先生又唱道:“王家祖上有功德,后代个个享福泽。就说老二王永红,子女个个是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