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对象马梅再伸手去他兜里面掏东西的时候:“徐佳,瓜子呢,怎么没了?”
电影才看了一半,瓜子就没了!
马梅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巨无比的差!
徐佳心说完蛋,这玩意儿是刚才马梅要买的!
他手上还有点,都倒马梅手里,一脸歉意的说:“我真不是有心的,这瓜子太好磕了,平常我也不吃这玩意儿的,竟然磕上瘾了,明儿过来,我给你买十杯向你赔罪!”
马梅本来就是脾气有点大的姑娘,一张俏脸上面立马就挂着“我不高兴了”。
徐佳朝外面看看,说道:“要不然我现在出去一趟看看,万一他们没卖完呢。
”
马梅有点生气,平常她就喜欢吃瓜子,刚好看电影吃瓜子可不是就挺应景的呢:“去什么去,刚进来的时候就卖完了,我不管明天我不打算来这么远了,但你必须要跑一趟,给我买瓜子。”
对象的话就是圣旨,徐佳拱手:“都听你的还不行吗,下回我再也不偷吃了。”
马梅这才没闹了。
三个孩子带着冰糖葫芦回到家里,袋子——空空的,钱包——鼓鼓的。
走到半路,刚好碰到了孙来娣从外面回来,看见几个孩子开开心心的,她也高高兴兴的问:“咋呢,什么好事儿啊?”
冬月这一整个月都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孙来娣拿着不到平常三分之二的钱,就收到了一大桶玉米油,喜滋滋的就回来了。
今年炼油厂提高了冶炼技术,玉米也开始能榨油了,这玉米在新区的产量最大,一年能产出上百万斤,拿出来十分之一炼油,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因此今年的油比平常更好买了一些,单位上也开始给
二娃道:“今天我们去礼堂外面挣钱了,卖瓜子挣到钱了。”
大娃心说,嗨这傻孩子,怎么别人问你什么你都答得好好的呢。
不过妈妈的这个配方好,也不怕别人学着也去那边卖,人家也要能做出来五香瓜子才行啊。
孙来娣一听就感兴趣了:“那问问小赵有我帮忙的不,我也想挣点钱。”
再囤点玉米油。
大娃说:“你今天问问我妈妈呢。”
孩子们走进去的时候赵曼刚刚洗完澡在擦头发,看见孙来娣也一起进来,叫了声“嫂子”。
然后听孙来娣说明了来意,她就笑了。
这事儿她不找孙来娣,孙来娣倒是来找她来了。
不用问,看这几个孩子眉开眼笑的样子,看样子是真的卖掉了不少了。
赵曼捏了捏那包钱,感觉不少。
她给了大娃一个眼神,大娃悄悄的告诉她都卖掉啦,这里的钱一共是一块五毛两分。
嘿嘿,反正很高兴,就是说不出来的高兴。
赵曼也很意外,不过是两斤瓜子,能赚七八毛钱!
这利润也真的可以哦。
顶的上普通上班族干半天甚至大半天了。
难怪说七八十年代乱做生意,怎么做怎么发财
呢。
孙来娣来倒不是纯粹因为这事儿,她给赵曼看了一眼她收回来的油,说:“你看看,今天去农场收回来的,玉米油,你猜猜多少钱?”
赵曼:“嗯?”
孙来娣得意洋洋:“才八毛钱一斤,味道比较淡一点,叫玉米油,不过我家炒菜也没那么讲究,这油就蛮好。”
八毛钱一斤的油,跟供应粮油一个价格了!
很多人都羡慕七八十年代物价便宜,说什么带着一两块钱出去请客,能吃一顿好的。
可当时的一两块钱,跟现在比起来那是一个意义吗?
八毛钱是一个教师半天的收入了!
不过能八毛钱买到油,就已经很感恩了,赵曼忙问她是怎么买的,孙来娣也一一说了,最后感慨了一下:“这最近花的钱真的有点多,不过要过年了也没办法,我打算把供应粮换成粮票油票,给老姜他们家寄点回去过年,自己就凑合凑合,花钱在农场买。”
赵曼倒很少听孙来娣提起姜营长他们家的事情,于是问了几句。
孙来娣的话匣子打开了就停不下来,什么婆婆也是好烦人的啦,这几年不是每年寄粮票回去,她都拉扯闺女了,整一个付不起的闺女,日日夜夜都要花她们老姜的血汗钱。
可能最近处理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太多了,赵曼听到这些有点头疼,央求孙来娣换个话题。
孙来娣也不客气了:“最近花的钱有点多,如果有赚钱的好门路,带带我呗!”
第219章
等孙来娣走了, 赵曼才听孩子们说起卖瓜子的事情来,当知道是小老三吆喝的,她笑着摸摸小老三的小脑袋, 夸奖道:“没想到还是咱们小孩最厉害了。”
二娃有点不服气:“明天我来吆喝,这有什么难的。”明天妈妈一定要表扬我哦。
大娃还说:“刚才那里有卖糖葫芦的,我们都想吃, 所以买了一串。”
他把糖葫芦掏出来, 刚好十颗,都给妈妈。
前世小时候经常吃这个,酸的牙都要倒了, 赵曼不馋这玩意儿:“大人不爱吃这个, 我的给乔乔和昭昭吧。”
韩景瑜见到自己也有两颗,惊讶道:“我也有。”
他也不想吃这种东西。
补充了一句:“大人都不喜欢吃这种东西,我的也给乔乔和昭昭吧。”
三娃塞进去一颗到嘴里, 糖的味道还是比较少,好在山楂熟透了,倒不是特别酸, 属于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对于零食吃的少的小孩来说, 还是可以的。
“好吃。”三娃小口小口的啃着。
大娃去给乔乔和昭昭送糖葫芦去了,二娃也在家里,也吃了一口, 表示:“味道很好!”
然后一脸陶醉样。
赵曼看了一眼,这冰糖葫芦做的可是真好, 一般人做糖葫芦,都是糊上一层薄薄的糖稀,但这个冰糖葫芦就不一样, 厚度恰好,色泽均匀,选用的山楂也是大颗粒成熟了的山楂,一看就是上好的货色。
“这多少钱一串?”她记得刚才忘记问价格。
二娃楞了一下:“五分。”
这年月糖金贵,这老人是从哪里弄来的冰糖做糖葫芦的?
这一个个的问题在赵曼脑子里面转了个圈,觉得还是挺奇怪的。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国家情况好了,从事生产的人也比以前多,饿肚子的事情倒是比以前少了很多,农村里面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惨了,说不定冰糖跟玉米油一样,是哪个地方的甘蔗丰产了,制作出来的砂糖就多了,做出来的冰糖也就多了。
看来去电影院卖东西,还是要卖能吃的。
第二天跟孙来娣说了一下,去农场收了好多栗子回来,就让孙来娣在旁边摆个大锅卖栗子,东西都是赵曼准备好的孙来娣
只负责做,卖栗子赚的钱对半分。
对于刚刚在农场买了好多东西几乎花掉了几个月工资的孙来娣来说。
干!
另外白天找她帮忙,又去找来了二十斤瓜子,用水煮好了放在屋子里面晾干着,这个过程还需要几天。
家里还有七八斤瓜子,勉强还能卖个几天。
第二天孙来娣兴致勃勃的骑着自行车去礼堂了。
她到的早,这会儿礼堂人还不多,她还得炒栗子,这个时候天气冷,她坐在火边上倒是也还好,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寒意。
电影六点半开场,六点钟的时候孙来娣就开始炒,孩子们也到了,站在旁边准备卖瓜子了。
渐渐的,人也来了,这每天看电影的人不一样,三娃还是准备照着昨天的方法吆喝。
刚开始来看的人也不多,陆陆续续的卖出去几杯。
可等到孙来娣的栗子开始破了皮,空气里面都弥漫出来一股甜甜香香的味道,不少人都往这里看过来。
“这又是啥?”
“糖炒栗子。”负责招揽声音的二娃决定雪耻,把昨天丢掉的排面给捡回来。
“啥叫糖炒栗子,能尝尝不?”
“就是加了糖,炒出来的栗子啊,烫烫的软乎乎的,可好吃了,这个成本有点贵,您要不买一点试试看,四分钱一两,七分钱二两。”
四分钱一两,可比生栗子贵多了,生的栗子一斤也才一毛五!
不过有些个小年轻出来看电影都是跟对象一起来的,这姑娘被冻的哆嗦,手里揣着栗子就能感觉到暖和。
很快孙来娣就开了张,有个小年轻给对象买了二两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