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宫名(46)

作者:东门枌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时张美人拔出鸾簪只见簪柄为银,仔细发现篆刻工艺也不一样,与德妃凤钗显然不是一对。

张美人哭咽说道:“臣妾位份不高,怎敢戴如此纯金发钗。从前德妃娘娘也找过臣妾暗语要联合谋害皇后殿下,可臣妾怎敢?德妃今日自作自受,奸计败露,才如此攀扯臣妾。”

皇帝维护张涣涣,也道:“德妃,你未曾来时,我们都有说有笑的……”又有些嫌恶的叹了口气。

德妃吓的魂不附体,一时头晕目眩,才知中了请君入瓮之计。

皇后火气不减,上去就给德妃两耳光,也实在失了体统,口中还“贱人,贱人”的叫骂。

皇帝忍无可忍,吼着“住手”可仍没有震慑住皇后。皇后还在打骂着德妃,皇帝上前想拉住她。

不曾想皇后不察手臂后抬蓄力时用指甲直接抓伤了皇帝!一时满殿惶恐,跪着都说道:“陛下息怒”。

皇后也是大惊,有些恍惚。但依旧保持自己的脸面,不愿太卑微伏低。

彭仁等太监马上过来扶着皇帝,皇帝一看这功宫里一团糟糕的样子,面部又有些疼痛大骂了句“祸害”后离去。

最后只剩皇后无助的望着殿门外,目光闪烁。当她抹掉最后一滴眼泪时,朝芄兰柔中带刚的说道:“今日这殿中所有宦者,宫婢,全部给本宫撵出宫去!”

芄兰惊慌称是也赶忙逃了出去。

旦日,皇帝上朝时还企图瞒天过海,殊不知宫里宫外早已知晓。

杨士荣和吕元叶都主张废黜皇后,说古今从未有过皇帝被皇后所伤之事。郭后跋扈,不循礼法,骄横内廷,对三纲五常置若罔闻,且多年无所出,理应废黜。

陈氏一族和张氏一族不仅主张废黜皇后,就连杨德妃也不能纵容,藐视君上,谋害皇后即便处死也无不可。

皇帝一时上了火气,如此骑虎难下的局面但仍顾念着情分只得打算将郭皇后废居寺庙,将杨德妃冷宫安置。

秋高气爽,叶落枝寒。

张美人一行走在宫中一偏隅之地,越往里走所及之处,殿阁腐坏,也越来越清冷僻静。

一阁门被打开,美人服华光鲜,宫装美轮美奂。一旁杨锦卿灰衣素服坐在地上出神与她形成强烈的色彩差异,准确的说是与整个地界的差异。

杨氏抬头见她来了,费劲指着张涣涣,说道:“是你,是你……你才是最狠毒最有心计的那个人。”

张美人入内,缓步一圈说道:“你与郭拂林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我。你自以为聪明,可谁又是甘于被他人驱使的呢。简直蠢如猪狗。”

杨氏痛哭出来道:“只恨我未能及时明白过来,郭氏向来看守严厉,怎会让其他宫人跑进来向我告密,我也怎会轻而易举的就逃了出去。”

“而今才道当时蠢,除了平添伤悲不过是多加点懊悔罢了。你又何必再让自己不痛快。”张美人又道:“我本是来告诉你事情原委,想让你死得明白。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不必再费唇舌。”便要离去。

杨氏年轻,依旧有些儿女情长的心思。竭力哭喊道:“那我祝你与陛下百年好合,祝你恩宠不衰,子嗣绵延。就怕到时和我同住这冷宫的还有妹妹你呢。”

说罢狂笑不止,待阁门再次被锁了起来,张美人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使这个日光微弱的时节更添烟霾。

☆、频惹

经此一事刘英才知张涣涣手段高明,心中叹服,又不免有些担心她不受自己桎梏,多加了些提防。

这天,冰雪都有些化了,冯婕妤便和颜贵人等去赏冰。回宫时人都觉着走动身子反而还热乎些,便一同步行着回宫。

宫道回环,四通八叉,便又遇到了张美人。

冯婕妤向来色厉内荏,郭皇后和杨德妃倒台后不曾想到是张涣涣使计,反倒觉得自己来了向上攀爬的机会。

张涣涣又因颜氏都升了位份,自己明明最得陛下喜爱却不晋位,不免有些怅然。又自比郭拂林和杨锦卿一类,哪里看得上她们,便也不问话更不问冯婕妤安。

冯婕妤见她如此,摆足了主殿的气势,道:“站住,这宫里没了皇后,可尚有我这个婕妤在。张美人是否太过目中无,笃定荣宠了?”

张涣涣停了下来,冯婕妤见此倒还得意,自以为她是被自己唬住了。

谁知那张美人转过身来,恶狠狠的瞪着冯婕妤,不动声色,便给了她左右两个巴掌。

颜贵人吓的退到一旁,冯婕妤护住双颊,怒道:“你实在太放肆了!本宫即刻便去告诉皇太后和陛下!”边说边哭着要走。

张美人又一把拉拦住她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时常喜欢在陛下面前编排我?若你再敢无事兴浪,我便让你去陪废后和废妃。”张氏压低着声,冯婕妤却听得格外清楚。

张美人又送开她,一把将她推后,颜贵人等皆来护住。张氏又道:“你若是还想告诉太后,那你去告。我是瑜迟公主的娘家人,看到时候太后是惩罚我还是更厌恶你。”

冯婕妤再不敢做声,等张美人走了好一会,她才醒过神来离去。

远处的岔路口,刘英经过,倒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之间看着势单力薄的张美人还推搡着冯氏和颜氏。倒是刘英从未见过的样子。

绿衣轻笑,道:“这张美人平时看着弱不禁风,现在望着还有些力气。”

刘英倒是添了沉思,道:“就怕到时候她的巴掌会打在自己人脸上,宫里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单靠自己经营的地方。”

一时人皆不做声了,只冷冷的看着这场好戏。

又一日,太后去紫宸殿见皇帝,杨太妃也在。

刘英说后宫如今群妃无主打理起来尤为不便,提议封张美人为昭仪或是妃子位同副后打理后宫。皇帝倒还颇为赞同。

只杨太妃当即打断道:“不行!张氏资历不足如此实在过于仓促,况且曹贵仪也很持重,位份家世皆在张美人之上。”

最后张涣涣只得封了婕妤,缓掌宫事,太后太妃协理。杨太妃趾高气昂的出来,貌似十分得意。

刘英反倒有些高兴,安欢有些迷惑问道:“太后您不该这个时候来为张婕妤求位份的,明摆着淑太妃会和您作对啊。”

刘英笑道:“哀家就是要这个时候来,那张涣涣两面三刀心机深重,如果真的年轻就封妃掌后宫事,他日只会更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今日借淑太妃之嘴阻挠她封妃,一切就与哀家无关了,凭她二人斗去吧。”

安欢恍然大悟道:“太后娘娘高明。”

这杨还芷也不傻,经过诸此一类事后她与皇帝也有了隔阂。德妃倒了,杨家一时也没有适龄女子可以入宫,势力也再不复前。

还是贺夫人那日提醒了她两句,要想扳倒刘英先要除其爪牙,便是尚宫局。

杨太妃便有意筹谋起来,先是故意害病。在皇帝面前便愈发做作,趁机借了皇帝之手贬了大批女官。

彭仁辖制的内府那边又趁机做大,一时大宋从先前持续的将近百年的女官制度自此告一段落。

尚宫六局也成了摆设,陆羊子只在夹缝求存。刘英一边更是羽翼大折,道:“这杨妃真是越来越耐不住性子了。”

又是一年重阳,枯寒的枝影如同生硬的笔法,有气无力的装点着秋日。

同样又是在菊亭之中,液池畔。

张昭仪陪着刘英,杨还芷,述律倪倚三人饮酒赋诗。

忽然来了一阵寒风,人人都为之一缩,紧了衣衫。前面有一盆菊花,摆放的暴露了些直接被风扯散,零落一地。

淑太妃望着满地零落,话语尖酸说道:“这内府可真会办事,尽是次货。”

张昭仪忙笑着打圆场:“哪啊,这内府要赶着开足了的送过来,免不得老了些。刚来一阵风那花处在风口才倒霉。”

刘英看着杨氏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又想起柔葭远去,嘉允错嫁,如今羊子折损,皆是因为她,道:“明明有好的花匠,有人自己赶了匠人如今又大骂花残,实在是自讨无趣。”

杨氏不悦,但停了尚宫局,她自己也实在不方便。如今都入了秋,往年不说是秋衣,连冬衣都备好了呈上来了。

加之女官制度被裁夺,跟着她的原先女官们也都失了官衔,人多有怨怼。此刻,听闻,更不高兴了,只系紧了外褂。

上一篇:王妃不干了下一篇:缘何知我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