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推理小说受害人(43)

委托书上每一项条目都是说,当事人也就是杨清水过世后,应该处理的一切事项。一边看着,他的心不住往下沉,汹涌的情绪席卷而来,“一开口就让我帮这种忙?抱歉,我负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说完,将文件丢回去。杨清水接住,对他说:“你也是刑警,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有一天出事,能放心得下外婆跟你妹妹吗,你也希望有人能替你照顾她们,不是吗?这些日子,我经常想起我的合伙人,他没有亲人,过世以后的遗物只能放在警局的杂物箱子里,我不想自己死后也是这个样子。但我知道,我跟你,跟凌余都是选择了这条路走的人,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命运,为什么要假装无风无浪,假装不可能发生?”

杨清水深吸气,“或者你把它当成一份普通的预备交易合同,未必真的会兑现。我知道这个责任很重,但我能想到的人只有你。”

这样的看重,对于林知律而言,他只感到失望。杨清水轻易地把这份责任交给他,大约真的把他当成好朋友,可以牺牲付出,可以交托后事的情谊,而不是其他。在他面前,自己是可以义无反顾的朋友,他似乎并不觉得这份文件对林知律而言的重量。当中的区别如同红绳和委托书,他们似乎都想错了对方。

杨清水看着他,目光恳切真诚,无比坦率。好像一点一点浸入深海,堵得林知律一句话再说不出来,他也什么都没说,拿过了笔,在文件上飞快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委托书扔回给他,转身快步上楼梯。

他的出离失望,杨清水迟钝得不明所以,只站在原地看着人离去的背影,过了一会儿静静把文件收好。

入夜,高桥货运码头。

夜里的风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海湾吹上来带着腥咸味道的风,莫同在这里工作太久,能嗅出风里夹杂着不一样的气味,他看向码头边,整船的货柜箱子正在卸货,工人们忙着搬货上车,冻肉的血气从一个个货箱冒出,货柜上印着联青冷藏食品有限公司的字样,这艘货都是沈家的。

到了晚上才卸货,每个月总有几单这种案子,只要管得住嘴别乱讲话,这种活不难接,莫同继续巡逻码头,开了手电筒迎着月光穿梭在货柜集装箱之间。

他走着,脚步缓下,今夜月色很好,月光照亮码头一端,影子落在地上。不远处的前方,集装箱后头多了一个黑影,藏在后面隐约动了一动。莫同上前,影子往后躲,消失在集装箱的遮掩下。

心头大惊,他后退收回脚步,慌不迭扯起脖子的挂绳哨子,拼了死命吹响。哨声尖锐,划破平庸寂静的夜幕,码头边搬货的人动作顿了顿,往哨声来源看去,只有站在平台架上指挥的长马尾男子脸色大变,喊道:“把货扔水里,条子来了!”

这时众人才明白哨子的意思,听见是警察来了,全都惊慌失措,大家心知肚明箱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抓回去恐怕要坐一辈子牢。顾不上什么组织任务,有人索性脱手扔了木箱,爬上货柜就要逃跑。

马尾男子大骂一句粗口,警察摆明了有计划围捕,跑得了和尚难道还跑得了庙吗?真到了紧急关头,都是一群蠢货,他边骂着边拼命把木箱子打开,拿折刀划破牛皮纸包装的食品袋,粉末一顷而下倒入海里,然而,只倒不过两个木箱,就听见头顶的直升机螺旋桨呼啸,远处射灯打在集装箱上,从扩音机喊警告,要所有人投降接受逮捕。

镜头切向码头出,逃窜的嫌疑人在集装箱中狂奔,警方早已设好埋伏,围追堵截把逃跑的一一拿下归案。一幕幕追捕画面如同电影场面,虽然展现屏幕前面,依然惊心动魄,缉毒组发言人向媒体讲示此次追捕行动的成果:“得到相关人士提供关键线索,这一次警方的追捕行动十分成功,相信我们已经捣破了一个盘踞高桥市多年的贩毒集团。”

“……现场抓获嫌疑人21名,缴获可卡|因100公斤,同时逮捕与本次贩毒案件相关的三十三名幕后组织人员。这些人经调查都隶属于一个叫做联青的帮派组织,其中一人相信是组织幕后主脑也已经被警方带回调查。在这里也要感谢提供线索的人,他成功阻止了大批量的毒品流入高桥市内,保障了大众利益……”

有记者随即打断发言,问话:“你所指的相关人士到底是谁呢?”

部门发言人说:“按规定我们有责任保障提供线索人士的隐私和匿名权利,不过以这位热心市民对镜头的喜爱程度,我想你们很快能从社交网站上得到消息。”

记者会的同一时刻,高桥大学正在举行一场直播讲座。导播抱着脚本心急得不行,到处找人,“见着他了没?!”众人纷纷摇头。

几乎要崩溃了,导播瘫在后台地上,忽然听见背后的人声,“你在找我?”给她吓个半死。

她的身后是舞台幕布,回头只见热心市民杨清水先生掀开幕布走出来,他双手捧着手机,飞快敲着屏幕键盘,视线始终没有往别的地方看一眼。

见杨清水服装造型都已准备妥当,心头大石落了地,导播说:“杨侦探,马上要出场了。”

隔着幕布,都能听见舞台前的观众欢呼,他们都在等今天的主角出现。而主角本人,正忙着敲手机发帖。

“还有五秒,五、四、三、二……”一道追光打到脚边,导播姐姐急得抓心挠肺,杨清水面无表情敲完所有字,顺便回复两篇热帖,按下发送键,这才踏上追光,走出舞台。

“让我们欢迎,本期城中最热人物,高桥市的英雄,破案之神、名侦探杨清水!”

第49章

从穿进小说以后, 杨清水时不时感觉自己是个骗子,这一刻尤甚。

以大剧院规格打造的高桥大学大会堂,金灿灿的穹形屋顶, 环回式观众席的包围, 杨清水的每一句屁话颗粒饱满铿锵有力, 震慑力十足,音浪仿佛还会反弹回来, 台下座无虚席, 一双双或崇拜或沉思中的眼睛,看着杨清水, 有人还特么在记笔记, 琢磨他在开场第几分钟第几次抬头讲几个冷笑话,到底是啥用意。这种待遇, 不是站在顶端的传销头子都够不上边。

“在大众眼中您既神秘又高调, 好事者发动网络搜寻层层追踪都没能找到你的生平来历, 虽然有些人声称是你的旧同学或邻居,却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你的旧照或过去的资料, 我们对你的出身、来历了解几乎是零。与此同时, 你似乎也是一个网络社交沉迷者——”主持人易杨说到这里, 一片低笑声从台下传来, 他笑着顿了顿,“看来大家对你也很了解, 从二月中起你在社交网站上‘直播查案’, 隔三差五还揭露名流的秘密……”

昨天杨清水发帖,将城中某堪舆大师的情妇关系图列了出来, 还揭露大师喜欢“塑料玩具”的闺中癖好,帖子被推上热搜, 一时间成了舆论的热门话题,这个时候提起这茬,观众笑声更大了。这时,易杨看向杨清水,问:“你是刻意营造出矛盾的公众形象吗?”

杨清水跟所有衣冠楚楚的骗子一样,笑得高深莫测,“我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今天的讲座是讲解犯罪心理,我本?的心路历程放在这里不大合适。”

易杨也不追问,顺着他的话题问:“是的,你本职是一名私家侦探,也就是说你对罪犯的了解来自于工作?”

来自于创作……杨清水很想这样回答,但还是点点头:“我想是吧。”

易杨:“大众对这个职业普遍有误解,“捉奸队”、“狗仔”……类似的变成不少,”说着他故意打量一番杨清水,“您今日穿着风衣,蹲小面包车里盯梢应该很不方便吧?”

杨清水说:“可能大家觉得犯罪与一般风化案有高下之分,事实上,除了极端的案例之外,犯罪心理是研究人的心理,越线偷情或犯下虐杀案的凶徒,他 们得到的快感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有些傻子会认为只有可怕的案子才值得花费心机追查,这反而满足了穷凶极恶者卑劣的虚荣心,对我来说,蟑螂仅仅是 蟑螂。”说完他转头,看向易杨。

易杨的笑容收敛了些,问道:“就是杨侦探这些剑走偏锋的言论让大众对你产生关注,请问你有什么真正有建设性的理论或方法论,可以跟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分享呢?”

上一篇:云鬓挽下一篇:在点家文里女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