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便不愿意再看见她了。让人将沈染拖出去关起来,这种时候,不能再出现乱子。然后栗氏就真的病了。
如此,太后宫殿里,便只剩下沈琩,沈老夫人,定北侯三口,再加上迟来的折乌和太子殿下。
折乌进去的时候,沈琩忍不住朝她走近了一步,又觉得羞于见人,只能看几眼,便低下头去。
太后瞧见众人神色,咳嗽了一声,这才开口,“哀家叫你们来,就是让这件事情有个结果。”
她说完看向折乌,“折乌,你说说吧,如今这事,你想要怎么办?”
折乌愣了一下,看了眼太子殿下,然后朝前走了一步,行礼道:“太后娘娘,臣想要一封断绝书。”
第105章 断绝书(下)
断绝书三字, 太后娘娘这次第一次听见。
第一次是韩先生跟她说的,断的是沈家那边的孽缘。
太后娘娘欣然应允,还十分支持。
可这一回, 断的是父母缘分。
她还是震惊了一瞬,思后想想,又觉得符合折乌的性格。
她缓缓看向沈琩和沈老夫人,“你们觉得呢?”
沈老夫人今日是想着求和来的。
沈氏名门,之日事情没暴露那倒还好,如果暴露了, 沈家也不会弃折乌不管, 她知晓这么多年, 于沈家而言,对折乌是又亏欠的,所以正好趁此机会, 让折乌改姓, 写入沈家的族谱。
如此,不仅弥补了折乌, 还能示好太子殿下。
可谁知道,折乌却依旧像对定北侯一家一般对沈家。
沈老夫人有些不可置信。
对折家绝情, 沈老夫人能理解。
虽然折乌自己说之前的事情不记得了, 但是丢失的那时候,她也是稍微能记点事情的年纪了,万一就记得呢?
定北侯夫人如此绝情,让折乌伤透了心,可是沈家没有啊。
她让儿子去太子府里勤快一点,心中也是想着可以让儿子跟折乌多多熟悉。
后来虽然没见过面,可是沈老夫人敢确定, 沈琩在折乌的心里,也算是熟悉的人了。
对于儿子,沈老夫人是敢打包票的。
他爱憎分明,忧国忧民,对待女儿家也是尊敬有礼,知晓折乌要去兵营,沈琩回去还夸赞过她的好志气。
沈老夫人停在耳里,喜在心里,就想着慢慢的慢慢的,让折乌和沈琩两人关系再好点,到时候,即便有一日瞒不住了,也能少些纠葛。
谁知道,世事难料,四皇子做下这种事情,牵扯出了后续一串事情,如今是哪里都不对劲了。
折乌不认沈家,沈琩这个懦夫,也不敢鼓起勇气去面对折乌。
可是,即便再是难堪,今天这断绝书却是不能出的,不然,以后沈家和折乌都会成为别人的笑谈。
她心中感慨万千,慢慢的跪下,对太后道:
“太后娘娘,哪里有小辈不认祖归宗的,阿乌一个人在外面,我们也不放心。
她还是个孩子,想来心中没想明白,今日即便不能争论出一个好歹,但也绝对不能说什么断绝书啊,那样,阿乌身上便有了污点,即便以后从官,也会被人抓住把柄不放,对她不好。”
她也不跟折乌说,是跟太后掏心掏肺的模样,可字字句句,好像都在为了折乌好。
这时候,沈琩也回过头来了,他也急忙跪下去,“太后娘娘,不可啊,不可啊!”
他又紧接看向折乌,“阿乌啊,好孩子,你还小呢,你知道什么?
阿爹……
不,我,我知道你的志向,断绝书一出,以后你便是无宗无姓之人,你,你是要被受欺负的。”
他说着说着还老泪纵横起来,“都是我不好,我过的糊涂啊,三个女儿,一个都没顾好。”
这怎么还感想起人生来了?
折乌就觉得自己可能真有些薄情了,她见他们哭,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甚至还想说上一说。
“太后娘娘。”
她弯腰行了一礼,也似沈老夫人和沈琩似的,只跟太后说话,“太后娘娘,说到污点,臣自小便是污点满满。
臣自记事起,便已经是别人眼里的野种。”
她说出野种两个字的时候,不止沈老夫人和沈琩两个人表情不顺,就是许氏,也是难堪的低下了头。
折乌笑了笑,继续道:
“可是这种污点,是谁造成的呢?”
她问沈琩和沈老夫人:
“是臣吗?
臣觉得不是,臣今日来这里之时,坐在进宫的马车里面,突然回顾了一番臣的人生。
臣发现,臣这辈子,一点错也没有。”
“成为一个母亲偷人生出来的私生女,是臣的错吗?”
不是。
她看向许氏,道:
“臣觉得,是定北侯夫人和沈大人的错。”
“成为一个被抛弃在狼群的人,是臣的错吗?”
她继续看向许氏,摇头道:
“不是,这是定北侯夫人的错。
她做贼心虚,恨不得臣当年死去。
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她显然不是虎,是只毒蝎子。”
太后嘴角抽了抽。
许氏双拳紧紧的握住。
折乌看了她一眼,抬起头,继续铿锵有力的道:
“如此,后来被村里的人叫野种,是臣的错吗?”
她昂然道:
“自然也不是,是臣养父母和村民愚昧的错,臣自认这么多年,没做错过一件事情。”
太后已经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
只听折乌继续道:
“太后娘娘,从出生自现在,臣一直都在努力的活着,臣一直都在凭着实力活着,臣前面十年的人生里,可没有什么母亲父亲,却依旧要承担野种的名声。
臣之后的人生里,明明已经摆脱了过去,却依旧要被说野种。
臣着实是厌恶了这种说法,对给臣带来这种困扰的父亲母亲也是十分嫌弃。”
太后娘娘:
“……”
嫌弃两个字一出,除了太子殿下低头笑了笑,其他人俱都震惊的看向折乌。
沈老夫人尤其头皮发麻,她想了半天,想过折乌是憎恨,想过折乌是性格与众不同,所以才不肯入沈家的族谱,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嫌弃。
一想到这两个字,她的心里就翻起了千层浪。
沈家,哪里被人这么说过,沈琩,也哪里被人嫌弃过。
许氏则一瞬间苍白后,又继续恢复了平静的脸色。
嫌弃也好,难堪也罢,反正,她以后是不会跟折乌有牵扯,今日这断绝书出了也好。
只有沈琩一时间回不过神来,他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哪里遇见过这种事情。
且在之前的日子里,女儿们对他也是亲切有加,根本就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女儿嫌弃。
但是他又说不出任何的话来。
只能喃喃了一句:
“是,是,我让你丢人了。”
折乌便肯定了一句:
“是,你,你们都让我丢人了。
所以——” 她看向太后娘娘,手握在一起,给太后行了一个礼,然后跪下,“太后娘娘,所以,臣嫌弃生父生母,不想跟他们牵扯上关系,又有何之错呢?
臣以为,是人之常情。”
沈老夫人嘶哑的道:
“这怎么能是人之常情呢?
你——” 折乌立马打断她,讥讽的跟太后道:
“生父糊涂,不知道自己有个女儿在外面受尽苦楚,是人之常情。
生母爱慕虚荣,心肠歹毒,将自己的女儿抛向狼群,是人之常情,那么,臣不愿意认下这对给臣带来苦楚的生父母,为什么就不能是人之常情呢?”
“难道臣非要拉定北侯夫人的手,说臣不介意自己被抛弃,难道臣非要拉沈琩沈大人的手,说臣知晓他不知道前尘往事,不关他的事情,如此这番,难道就是人之常情了吗?”
折乌说完话,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片,太后也默了半响,问她:
“你为何如此决绝?”
折乌笑了,“太后娘娘,沈老夫人说,臣不入沈家门,怕是一个污点,这是对臣的误解。”
太后:
“误解?”
折乌点头,“沈家是名门,是世家,写入沈家之后,臣好似就能被沈家和这京都接纳了一般,可是——太后娘娘,臣自始至终,都不用靠沈家,不用靠沈家的族谱,臣自己就可以是世家。”
她说出这话的时候,身上有一股傲然之气,看的太后娘娘忍不住直直的去看向她,又觉得她身上的光芒不可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