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武将军对相貌看重了几分。回去便去请韩家三兄弟喝酒。不为何,就是为了大家都是武人,为什么人家那么白。
折乌回到太子府里,却算是了解了一桩心事了。她告诉殿下:“我觉得她很厉害。”
厉害不厉害的,太子殿下并不关心,他问;“今日去可看见什么了?”
折乌摇头,“没什么。”
太子殿下想也是,□□的,能见着什么。他放心了,还训诫她:“以后不能去了。要是想见她,便约了去你的宅子里。”,顿了顿,又加上一句,“杨柳巷的。”
折乌嗯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
太子殿下真是越发的聒噪了。她拖着殿下的手,“帮我去收拾衣服吧殿下,明天我就要走了。”
但这话还没说完,就见晴云慌慌张张的进来,“太子殿下,姑娘,刚刚韩先生宅子里的仆人来说,韩先生突然昏迷不醒,让您过去看看呢。”
折乌一时间慌了神。韩先生身子康健,不像是突然一病不起的人。太子殿下便将一件披风给她披上,“去准备好马车。”
晴云哎了一声,转身走了。他又道:“让徐太医也准备准备过去。”
桑启应声而走。
折乌便跟在殿下的身后,着急忙慌的上了马车,喃喃道:“可别出什么事情才好。”
第95章 药味
韩先生府里, 虽然随着主子的病乱了起来,但是好在这回韩将军和韩家三兄弟都在,已经请了太医, 丫鬟仆妇们煎药的煎药, 迎客的迎客, 乱中有序。
不过今日来的客, 也只有折乌和太子殿下两个。三月微风已经入凉,此时虽然是半下午,却院子里没有阳光, 满屋子的清冷, 让进来的人也心凉起来。
折乌跑着进去的时候,韩先生就躺在床上, 脸色惨白,看着就像是要不久逝世于人间一般。这般的架势,让折乌心里发慌起来,问出来的话还带着颤音,“这到底是怎么了?”
太子殿下也是敬重韩先生的为人的, 让徐太医也进来号脉。徐太医这回是真脸色跟着白了起来, 以前的太子殿下每每着急让他过去, 都是折乌的乌龙,可这回不一样,韩先生的脉相,是只吊着一口气了。
他站起来,微微摇头, “怕是不好了。”
折乌眼泪水都要下来了,“是得了什么病?”
徐太医摇头,“这个, 说不好。”
脉相把出来,是因为心中着急,气血上升,导致直接晕了过去。可按照韩先生的身子,醒来也就没事了,何至于会昏迷不醒?他行医这么多年,遇见的疑难杂症多了,这般奇怪的也不少。以他的经验来说,遇见这种查不清楚原因的,一大半是救不回来了。
他脸色难看至极,屋中的几人心中又凉了一截。太子殿下问:“可去了宫中报信?”
徐太医来之前,韩将军请的大夫已经将徐太医说的话已经跟他们说过一遍了,所以才去请的太子殿下和折乌。一来是为了太子的府医,看有没有好的法子救治,二来,若是真医治不好,也能让折乌见韩先生最后一面。
韩先生有多看重折乌,只有他知道。
回回写信,都要在心里面跟他吹嘘一番,韩将军就是心里再能忍,此时听了徐太医的话,再次打破了希望,眼中的泪水下来,“去了,求皇上和太后娘娘让太医院的人都来看看,万一呢?”
万一就能有一个能救治呢?
若是太医院不行,他们就真的要满京都的去请大夫了。
徐太医跟韩家的大夫下去商量药方了,韩忠还是在审讯府中的众人,接着去查衣食住行。韩将军就跟太子殿下和折乌细细说里面的事情。
“今儿一早还好好的,臣还来看过,只是后面接了一封来信,是韩老夫人寄来的,臣已经看过那信件了,无非就是老生常谈,说要小妹回家嫁人——臣想来想去,唯一能气住小妹的,今日便也只有这件事情了。”
但这事情,韩老夫人回回写信都要说一回,一年要写十几封信,哪里还能气的住“天高皇帝远”的韩先生?
太医们都说,韩先生的脉相看着是情绪波动太大,气血直接冲了头脑,这才急的晕倒,导致现在醒不来,韩将军想来想去,就只能相出这么一件事情。
“真没有其他的了吗?”,折乌问。
韩将军摇头,“还在查,暂时能查到的,便是如此。”
折乌一下子就塌在原地。她看着昏迷不醒的韩先生,一时间心里全没了主意。她今天早上还挺高兴的,他乡遇故友,见之安好,便欣喜万分。谁知下响就要遭受这种折磨,真就跟拿刀子在她身上割肉一般。
韩先生对她而言,已经如亲人般一样了。
亦师亦友,填补了她“父母”的空缺。
可她刚尝到甜头,便要失去了吗?
太子殿下拍拍她的背,“没事,徐太医毕竟不是擅长此类事情,宫中太医院全数来拯治,总有一个是能看出毛病来的。”
正在此时,屋子外面传来阵阵脚步声,折乌转身看去,见是太后和皇后一并来了。几人上前见礼,太后大步的走过去,根本不理会他们,皇后正要说,就见众人已经起来了,倒是没等她说“免礼”。
她心中暗恨,也装作着急的去看韩先生,跟在太后后面。太医们在后面排了一队,一共来了七个人,都是胡子白花花的老人了,行医经验足,一个个上前看过之后,说辞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气血攻心。”
太后最是喜欢韩先生,之前在折乌面前表露出来的那张咄咄逼人的脸,如今却耷拉着,灰败着,好似一夜间苍老了十岁,回到了她应有的年龄。折乌见她握住韩先生的手不放,一个劲的抹泪。
皇后娘娘嘴角抽搐了一下,觉得太后也有今天,不过劝还是要劝的,她轻声细语的道:“母后,人之命数,说之不尽,韩先生既然——”
太后娘娘一肚子悲伤便转成了怒火,尽数的对着皇后去了。
“既然人皆有命数,依哀家看,你的命数肯定是好不过哀家的。怎么,难道因为你的命数没有哀家好,便要死在哀家的前头吗?”
皇后娘娘憋屈的不行,低下头,“儿媳不是那个意思。”
太后此时也没心思收拾她,摆摆手,“你出去吧。”
看着就心烦。
折乌也没心思看太后和皇后吵架,她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会不会是下毒呢?”
话音刚落,就见太后的眼神一下子就看了过来。
折乌也不怕,“不可能突然愤怒成这般,若是有人下毒,却正好撞上了韩先生看信呢?”
太后倒是也没没责怪她,只是问太医:“可有中毒的迹象?”
几位太医都摇头,“暂时查不出来。恭桶里和韩先生今日吃的食物,都已经看过了,并没有发现什么。”
折乌颓然下去。
难道就真是命数了?
韩将军心中一片悲悯,“若是让老夫人知晓此事,怕是也会不好了。”
若是查不出来别的,只查到看信后情绪失控,怕是老夫人会自责而死。
太后叹息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折乌这回不敢贸然说话了,她小声的问太子殿下:“是不是食物相克呢?”
但屋子里太静,她问话已经被听见了,其他人有的顺着她说的话往下想,有的人如太医,已经摇头——就算是食物相克,也是能根据她吃过的东西查出来的。
只有皇后娘娘,这位心中不着急,此番瞧着是来看热闹的道:“别胡说八道!你这一句话,牵扯进去多少!且你这般胡说,不是扰乱了太医思绪么?简直不知所谓。”
被她看了一眼的太医却不敢接这话,太后和太子都在呢。他便立即道:“折姑娘说的也有可能,还需要去查。”,然后看了看太后和太子,“臣等先出去商讨药方。”
太后摆手:“去吧。”
折乌看看床边的太后和韩先生,再看看屋子里的其他人,缓缓的起身,“臣也出去帮着审讯。”
太子点头:“你便先出去帮忙。”
太后看了太子一眼,“小楼,伺候着你母后在里面呆着。”,免得出去了瞎咋呼,帮倒忙。她本是不愿意带着皇后来的,可是皇帝却要,说是太后是太后,皇后是代表着他去的,也是给韩家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