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农家乐(64)

作者:胡狼啸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韩子明烧着火,看着韩玉说道:“小玉,好好看,以后这些你都得会做才成!”

“有啥可学的,到时候自己就会了。”林氏说道。

韩子明一本正经地说道:“有啥可学的?别看是简简单单做个饭,这里面的道道多了去了,有些人做一辈子饭,做出来的饭不见得一定好吃。”

“咋,想说我做一辈子的的饭不好吃?”林氏听罢,朝韩子明扬了扬手里的锅铲,说道。

韩子明说道:“啧,瞎想个啥,我给你说,除了你做的饭,二人做的我还不稀罕吃呢。”

“你个老不正经,没看娃子都在边上啊。”林氏再次扬了扬锅铲,有些气鼓鼓地说道。

韩子明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这有啥,都是自家娃子,忌讳个啥。”

听着两人你一眼我一语地拌嘴,春草和韩玉在一旁笑成了一团。

夕阳西下的时候,远处已经传来朦朦胧胧的鞭炮声,而年夜饭也做好了,待到夜色降临,关了大门,韩子明放了三个响亮的炮竹,作为“关门炮”。每个爆竹都是双声,寓意着“双喜临门”,连放三个,寓意着“三阳开泰”,一共有六次响声,寓意“六六大顺”。放了关门炮后,夜里不能再开门或出门,否则风水、喜庆、财运等统统都会逃走。

韩家,包括整个杏花村再次陷入沉寂,静静的,等待着午夜的到来。

************

注释:

1浆子:即浆糊。最先见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 :“便叫他跟在一旁,不是给烧烧烙铁,便是给刮刮浆子。”周立波《暴风骤雨》中也提到:“白玉山打了点浆子,把年画贴到炕头的墙上。”

ps:

在前面的问看到一些虫子,无地自容……以后每写一句,就念一句!誓死与虫子作斗争!

第053章 除夕之夜

因为没有时钟,农家人都是根据多年作息的习惯来判断时间。晴天根据太阳自然很好辨别,阴雨天气也不怕,生物钟给人的感觉是绝对错不了的。

“咚……咚……咚……”

南边传来朦胧的钟声,足足敲了二十四响。

从杏花村,过了金钱庄、广阳、前楼,横跨过官道,有一条十八里沟,宽约五六米的样子,长自然不消说,有十八里地,蔓延曲折,像一条长长的蛇。沿着十八里沟,有不少的村子,其中一个叫十八里村,村中有一座不知存在了多少年的寺庙,名叫感业寺。

按常理说应该晨钟暮鼓,但常理不见得每次都有用。这感业寺一年之中,只会敲一次钟,那就是除夕之夜的子时,新旧年交替的时分。

古时没有二十四点之说,是按照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给一天的时间命名。

而感业寺之所以敲二十四响,也有说法。一说:前十二响是送旧年,后十二响是迎新年,寓意辞旧迎新。另一说:二十四响对应来年的二十四节气,正好一年的时间,寓意风调雨顺,没天灾,无**。

韩子明和林氏本来已经差不多要醒了,听到钟声之后,起来点了灯,穿衣起床。

“我去放开门炮,你喊几个娃子起来,烧点热水洗洗脸,穿上新衣裳。”

韩子明非常利索地穿好下了床,说了一句,就燃了一根蜡烛,端着来到堂屋,把正中央条几上的两根贴金红蜡烛点着,屋里立即白昼一样。他又从条几下打开柜子,拿出一个小鞭的炮和四个的手腕粗细的大炮仗。去了灶屋,把大蜡烛也燃着,另一手抓了火折子,来到门楼下,把门闩拉开,“吱呀”一声推开大门。

“开大门,放大炮,财来到,喜也跟着到。”

韩子明嘴里念念有词,先把小鞭的炮点了。赶紧扔在地上,一阵噼里啪啦。这叫“百子炮”,祈求百子百孙。人丁兴旺。紧接着把大炮仗放在门口的地上,引燃之后,立即跑开,“轰”的一声巨响,连续放了三个。三阳开泰,新年大吉。第四个没有放,按照不成文的习俗,要“带四放三”,防止前三个有哑火的,才特意准备的。

“开门炮”的声音越高越响就越好。三个必须都响才行,声音越是洪亮清脆,就预示着来年越吉祥。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燃放中途不能断响,否则不吉祥。若是出现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心里默念“响了,马上就响了”。并立即补一个。

听得自家门口的开门炮响了,不等林氏穿好衣裳起来喊。几个娃子就兴冲冲爬起来了。

韩冬蹦的最欢,脸上的困意一扫而光,喊道:“开门炮放了,快起来,要吃年夜饭了!”

“都把新衣裳新鞋穿上,起来洗洗脸,等会儿就开饭啦!”

林氏推门而入,嘱咐几个人,随后过去帮白泽穿衣裳,穿好之后,扶他起来坐着,“等会儿就能吃了,别急。”

“春草,快点,咱俩得赶紧把灶屋里收拾下。”

林氏说着就往外走,“我往大锅里烧几把火,热热菜,你在小锅里烧点水洗脸洗手。快点,要是慢了,你爹又该吵了。

韩子明的脾气,韩玉也慢慢摸着了,平日里有说有笑,不怎么严肃,一旦到了节骨眼上,祭祖拜天之类,那是一板一眼,没有丝毫马虎,一脸的庄严肃穆,几个娃子谁要是哪点做的不如他意,立马就开骂,这种时候,连林氏都不敢多说一句话,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

白泽在堂屋门口坐着,韩氏三兄妹跟在韩子明的屁股后头,看他在院子里摆鞭炮。

刚才是开门炮,现在这个是除夕之夜的大鞭炮,有三四米长,两边辫得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炮竹。

过年,过年,实际上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年”是一种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而放鞭炮就是要把“年”吓走。

韩玉在一旁忍不住笑了笑,心想,消灭“年”这种怪兽的重任,交给奥特曼不就成了吗,还非得家家户户放鞭炮,污染空气不说,还可能伤到人。

“大娃子,给,拿着,等会儿我叫你点你就点,点了赶紧跑回屋里。”

韩子明把火折子交给韩俊,嘱咐了一句,又分别指了指韩冬和韩玉,“你俩赶紧回屋,要是怕响,捂住耳朵。”

说完之后,韩子明去灶屋里,端了盛放果蔬、馒头和肉块等祭品的托板出来,在堂屋里放下,跪在地上,烧纸磕头,还点了三支香,插在满是芝麻的香炉里,拜了几拜,心里默念着,嘴里说着一些吉祥话。随后去灶屋里,同样是烧了一沓纸,磕头跪拜。在院子里也祭了之后,重新把托板放在灶屋里,灶爷灶奶奶的画像面前。

“好了,点炮!”韩子明抓了一把香,在蜡烛上燃着,朝外面喊了一声。

只见韩冬趔着身子,侧着脸,点了之后,立马跑开,来到堂屋里,放下火折子,站在韩玉的背后,捂住她的两个耳朵。

紧接着就是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足足响了有一两分钟的,炮纸纷飞,白烟升腾,空中弥漫着一股子硫磺的味道。

韩冬兴奋的又蹦又跳,等炮熄灭了,跑过去捡那些没有响的,大口嗅着,说道:“真好闻,我就喜欢闻这个味儿。”

韩玉也轻轻闻着,说心里话,这味道是挺不错,很提神。心想,这应该是和喜欢闻汽油味差不多,属于怪癖。也有不少说,闻着硫磺皂的味道就想咬一口,真真叫人不敢想象。

“都过来洗洗脸!”林氏灶屋里喊道。

几个娃子立马就奔到灶屋里,几双小手同时摁进温温的水里。在脸上捞摸几下,就算是洗好了。

“这就是洗好了吗,你看着脸上,还有芝麻糊呢!”

林氏搓了搓热毛巾,拧了拧,在韩冬的脸上擦干净了,“你看你大哥跟小玉,洗的多干净,就数你不知道干净肮脏。”弄好之后,林氏又弄了点干净的热水把毛巾搓搓宁宁。过去给白泽也把脸手都擦得干干净净。随后喊道:“他爹,快来端饭吧。”

趁着两人端菜的间隙,林氏在小锅的热水中下了半锅的饺子。这些饺子都是先前准备好的。

一桌子整整十二道的菜肴,荤的有整鸡、整鸭、红烧鱼,素的有萝卜、白菜、豆腐汤,半荤半素的有淋鸡蛋皮子,甜的有甜米。咸的有煮花生……每个人面前又有一碗饺子,饺子里混着几根宽面条。农家里,不管平日里过的多艰苦多难,但年夜饭绝对不能凑合,不管家里几口人,至少十二道菜把桌子摆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