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农家乐(32)

作者:胡狼啸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这个朝代里,不是没有洗洁用品,有,名为“澡豆”,是以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辅以白芷、皂荚、萎蕤(wei-rui,即玉竹)、白术、桃仁、商陆等重要材料做成的,有的则添加珍贵麝香等香料。更是有变态的配方2,是寻常人家想都不敢想象的。成分都是如此名贵的中药香料等,一般人家根本消费不起,也只有富贵之家能够承担。

韩玉手头的绣花是一幅细雨牧童图,取义于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没完工,毕竟要卖好价钱,必须下苦功夫,绣得更加精细才行。

韩玉想着澡豆的事儿,手头的活自然就慢了下来,有些心不在焉。

“小玉,想啥呢?小心扎了手。”

春草在一旁笑着提醒道,随后对林氏说道,“娘,你说小玉咋就这么能(聪明),绣得这么好,绣出来的花草啊人啊都活了一样。”

“估计真是牛三说的那样,小玉就是个天才,我觉得啊,肯定是咱老韩家的祖宗们显灵了,知道咱家的生活不好,想给咱改善一下。”

林氏挑了一针,顿了顿,问道,“小玉,你说是不是?”

韩玉自然自语地说道:“要是做出物美价廉的澡豆来,那就好办了。”

“澡豆?”

看着韩玉走神自说自话,林氏看了看春草,听了手里的活,伸手摸了摸韩玉的脑袋,说道,“小玉,你说啥呢?说什么物美价廉的澡豆?”

“哦,娘,没,没什么。”

韩玉被林氏一抹,醒了过来,察觉到自己失态,连忙镇定了一下说道,“我是在想,要是有澡豆洗洗头,二哥就不会头痒了。”

“傻妮子,做梦呢你,咱家哪里买得起澡豆,那玩意儿比肉都贵,想都别想。”

林氏噗嗤笑了出来,指着一旁姜氏正在用篦子给他梳头发的韩冬说道,“这人要是不讲斤(不讲卫生的意思),别说用澡豆,就是剃了光头,他头皮该痒还是痒,该生老母猪,照样儿生。”

韩冬在姜氏的腿上坐着,被林氏这么一笑话,脸上立马就羞红了起来。

看到韩冬这样,周围几个人都笑的合不拢嘴,韩玉放下手中的针线,跑到姜氏的身边,附在韩冬的耳旁小声说道:“二哥,不用急,我想办法给你弄点东西洗头,比澡豆都好,洗一洗,老母猪就都没了,而且还不会痒。”

韩冬本来微微蹙着眉一脸的愁云掺淡,听韩玉这么一说,立马就满脸的光芒万丈,说道:“真的啊?”

韩玉说道:“那当然。我啥时候骗过你,不过你跟大哥要把我每天教你们的字都记住喽,而且不能叫旁人知道。这样我才会放心,才会有精神去做洗头的东西。”

“恩!恩!”韩冬努着嘴,小鸡吃米似的,不停地点头。

“啧,别乱晃,好不容易逮住个老母猪,也让它给跑了!”

姜氏一把摁住韩冬的头,让它老老实实别动。

林氏笑道:“两个死小人,在那鬼叨啥呢?”

韩玉打趣道:“没啥,二哥说要把头上的老母猪全部逮住,杀吃了打牙祭,过过肉瘾。”

“哈哈哈,那就先别逮,现在还瘦,养得肥肥的再宰了,岂不是更过瘾。”

韩子明恰好从外回来,取掉头上麦秸秆编成的草帽,挂在晾衣的竹竿上,笑着说道。

韩玉问道:“爹,啥喜事,这么高兴?”

“我去地里看了一下,才下过雨,墒3好的很,明儿个开始,把麦给种上,明年保准儿大丰收!”

说罢,韩子明笑意丝毫不退,咽了口气,长长舒了口气,继续说道,“东边菜地里我也看了,墒都好,萝卜白菜也都种下吧。”

“成!明儿一大清早,趁凉,去种!”

林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说道,“咱小玉又绣好几张了,等牛三过来,又是百十文钱的进账,咱这穷家,小日子是越过越好。”

“那是!跟着我过日子,还能叫你受苦受累受饿不成?!”

韩子明黝黑的脸庞上,也露出自信的笑意来,声如洪钟地说道,“几个娃子也争气,等有了钱,叫这俩娃子读书考功名,房子也扒了重新盖。别的不说,至少在咱杏花村,得过得有模有样的!”

林氏笑道:“瞧你们爹,又在那发癔症说疯话呢。”

本来在屋里地上弄了个小棍写着画着韩玉教授的生字,听到外面韩子明说话,韩俊也跑了出来,一脸阳光地问道:“爹,真让我俩读书啊!”

“这话问的,爹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什么叫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韩子明说着,上去就把韩玉一把抱起来,说道,“翻过年头,小玉就五岁了,再大点,爹跟娘就得开始给你准备嫁妆了,有了好嫁妆,就不愁好婆家!”

对于几岁便准备嫁妆的说法,韩玉当初接受不了,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原来在这农家,婚配生育上的事儿看得都非常远。就从林氏来说吧,刚有了韩俊和韩冬两个娃子,就开始准备孙子和孙女的猫头鞋,直到现在也在一双接一双不停地做着。而韩俊和韩冬的猫头鞋和婴儿穿的衣裳,都是当初姜氏做的,这么隔一代来做。而女娃子,从出生,有点条件的家庭就开始准备嫁妆,条件不太好的,五六岁开始准备。这样的习俗已经不知传承了多少年岁,在农家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了流淌在血管里和骨子里的习惯。

当天下午,韩子明和林氏花钱找人借了牛,又准备好了麦种,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更早的时候便出发了。

留给四个娃子的任务很简单,准备好午饭,晌午送过去。

正好皂荚已经成熟,韩玉正好想趁着送饭的机会,回来的时候弄一些,尝试着做自己心目中物美价廉的初级澡豆。

…………

注释:

1篦子: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齿要比梳子更密。主要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更由于篦子自古是闺中之物品,都被看成是儿女亲情、男女私情的象征。旧时,贫苦的农村青年普遍把篦子作为定情物送给相好,以此寄托真挚的爱情。

2其中最夸张的一例,《千金翼方》:“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奈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

3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

第026章 农田耕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的身体也是这样,经常运动,病魔才不会入侵,时刻保持健康。特别是医疗条件不发达的穷苦农家,小病还好,用一些土法子能够治疗,稍微严重点的,恐怕就小命难保。这也是这个时代夭折率为什么如此高的缘故。

颇长一段时间的八段锦练习,从刚开始做几个动作就气喘到现在做完两遍都轻轻松松浑身舒坦,韩玉觉得整个身体都很轻盈,加上生活条件稍稍改善了一些,个头一点点也起来了。

立秋之后,阔大的梧桐叶已经开始掉落,正是:落一叶而知秋。花草树木等,虽然依旧葱郁,但多少显出了一丝萧瑟和衰败的痕迹,如人到壮年,脸上开始现出细微的皱纹一般,身体也逐渐出现颓势。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必须经历寒风霜雪的侵蚀。

“也不知道这里处于什么地带,如果还是在古中国的大陆上,那应该是秦岭淮河以北,否则不会这般四季分明。”

韩玉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伸手抹去脑门上细微的汗珠,心里不停忖度。

“小玉,发什么呆呢,大清早的凉,你就穿这么一点,别冻着了。”

春草把一块硬的跟砖头似的杂面馍馍,在水中泡了一泡,喂了黑豆,站定,微笑地看着韩玉,关切地说道。

“放心吧,你看我头上都出汗了。”

韩玉在头上抹了一把,伸开湿漉漉的手掌,走过去让春草看个清楚。

这时,灶屋里传来姜氏的声音:“春草啊,来把这盆恶水(刷锅水、洗碗水等)倒了,我这老腰,端不动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