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要去京里,光是想想李氏便怵上了几分。目光不由转向一旁的沈爹。
“当家的………”
“都是人,有啥不好处的,平日里跟那些官家夫人不也处来了!”沈爹抬眼,见二女儿脸上担忧不似作假,语气不由得放软了些许。
“你爹我这辈子,也是快要入土的年纪了,却连京城的大门儿都没进去过………又不是不回来了,总要去看看的……”
沈爹摩擦着手上的扳指,思绪不由回到了年轻那会儿子。嘴巴里塞着硬邦邦的烤饼子,当时他年纪小,喉咙被磨的生疼,也只能就着凉水硬生生咽下去。跟着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哪哪都觉得疼,白日里唯一的高兴的地儿就是最听上头大老爷讲京城有多么多么气派,里头人如何气派体面。吃的,喝的玩的,没一样是他这种乡下小子见过的。
可惜那时候,他竟是连想都不敢想。离的最近那回他就站在城门口,看着比别处高大了不晓得多少的红色城门,还有城门处衣着鲜亮,再不济也是干净体面的人家。看着底下露在外头的脚趾头,一个激灵之下,他竟然傻乎乎的又跑了回去。
还是太年轻啊!沈爹心想,哪怕在晚个一两年,便是浑身破洞,他也是敢进去闯闯的。可惜以后,机会却是一次都没。
现如今,父亲也去了,大儿子一家子也不用在担忧,他这把老骨头再不动上一动以后就没机会了。
见沈爹主意已定,沈珠便也没再劝,从小她就知道,她爹跟村里那些人是不一样的。看过了外头种种,后半辈子却要窝在这里也太委屈了些。
从始至终,戴氏也只站在一旁并未开口。见儿媳如此,回到屋里张氏不由一阵儿气闷。指着戴氏恨声道:
“你说说你,平日里嘴巴多利索啊,怎么今儿个就跟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你这当娘的,怎么也不为咱们梁哥儿想想。”
这爹娘一走,日后小弟他们怕是回都不一定回了。都说这见面三分情分,日后关系不都生生硬下去了吗?还有梁哥儿,日后怕是难了。
“母亲息怒,爷爷既然做了决定,咱们小辈定然是劝不下去的。说的多了,落到小叔耳机,不免心生不满。”
话是这么说,可这公爹非要走可如何是好?张氏心中焦急,只觉得眼前发黑。戴氏见状急忙上前扶住自家婆婆。
“母亲,您又何必这般生气,就如公爹所说,如今出行较之往日可是方便不少,这逢年过节的,媳妇儿同壮壮总要过去看看二老的。这情分,哪里会薄了呢?”
“若是相公日后能进上一步,便是成了秀才,到了京城,小叔总会帮上一把的。“当然前提是能取中才是。这话戴氏是凑在自家婆婆耳旁说的。
听罢,张氏果然眼前一亮,竟觉得公婆去京里还是个不错的主意,方才种种怒气也没了踪影,只抓着戴氏手跟亲女儿一般。
“好媳妇儿,娘就知道你是个好的,日后可得好生看着壮壮念书才是。”
戴氏抿唇笑笑,又温声对着对方说了句什么,张氏便又高高兴兴过去看孙子去了。
只留下戴氏一人若有所思。
沈爹这厢也不太平,李氏回去后思前想后,想到二女儿说的,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当家的,不说旁的,要是咱们这么过去要是给儿子丢了脸咋办?”虽然她没瞧见过其他侯府老夫人什么样子,但想也是威风凛凛,只站在那,旁人自个儿就会矮上三头。她也就穿上那身儿衣裳还像些样子。
唉……李氏攸的叹了口气。
“笑话什么!”沈爹不以为意。“咱们多大年纪了,再说咱家本就根底儿薄儿,也没啥不能认得,你看儿子可有为这个说过一句。”
见李氏手上动了动,沈爹不知想到了什么,狠狠闭上了眼睛。声音轻的像是从远处飘来一般。
“你只担心咱们过去给儿子丢人,怎么不想想,若是不过去,以后等咱们没了,儿子这些年没照顾过咱们,日后可能安心?会不悔恨?”
第215章
因着沈爹正午时投下的大雷, 沈家众人心中或多或少总有几分难言。而与之相反,沈煊心中大石终于落地,此时正同顾茹一道坐在顾家厅里, 怀里还抱着自家乖闺女。
比起大宝,小月亮却是更认生些, 普一到了陌生的地儿,周围具都是不认识的大人们, 小家伙害羞总想往自家爹爹怀里窝着。沈煊这头, 哪怕他早早便励志当个宽严相济的老父亲,对着自家软软萌萌的女儿,自个儿划下的线总是要再低上些的。
父女俩这厢黏黏糊糊, 一旁的顾家父子万般拘束中, 瞧着也不禁有些眼热,只怪同自家妹子岁数差的大, 家里也没个适龄的小孩儿。虽也晓得两家身份差的大,但到底心里还存个念想。万一家里那个臭小子如了人家眼, 日后前程地位便具是不用愁了。
便是郑氏,私下里也没少同自家女儿感慨。“咱家小月亮啊,比咱们娘俩小时候可是有福多了!”
瞧女婿这模样, 私下里定然没少宠着的,哪像茹姐儿小时候, 有惯会撒娇卖好的菀姐儿珠玉在前。哪怕是嫡女,她的宝贝茹茹也没得多大重视, 顶多让嬷嬷们抱着瞧上两眼,逗弄个两下罢了。
以往尚不觉得有什么,说到底哪家女儿不都是这般过来的,只如今瞧着外孙女儿这般, 郑氏心里多少泛起了些许涟漪,握着顾茹手上不自觉便用上了力气。
“女儿有娘亲就好了………”里屋内,顾茹心有所感,两手环着顾夫人额上在娘亲肩头轻轻摩擦着。
小时候还每每因此呕气难过,如今父亲倒是对她诸般慈爱,她却觉得没甚意思了。
“都是侯夫人了,怎生还做这般小儿做态。”话是这般说,郑氏眼角间褶皱却是更深了些许。
“说来咱家茹茹也是顶顶有福气的了。”郑氏轻抚着女儿的发髻,入手处一片柔顺,较之闺阁时还要更好上一些,一看平日里便没少用心打理。郑氏心中高兴,面上便带出了些。
“要说女婿封侯那日,娘亲心里头又惊又怕,男子心中许是最为看中前途,但咱们女儿家若能得个一心人,能抬得起头安安稳稳过上一世心里便是欢喜的。”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君觅封侯。还好还好,她家女儿并未到得如此境地。
“若说咱家姑爷这般的,当真是举世少有了。”郑氏微微一叹,男子天生一副花花肠子,不说公侯人家,便是街上有些闲钱的汉子,也总是想享受一番齐人之福的。
“相公却是极好的。”顾茹从郑氏怀里微微仰起头,眼中似是透着星辰。“女儿觉得这辈子最庆幸的,一是投到娘亲怀里,其二便是侥幸嫁予了相公。”
“你呀!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滑嘴了!”还不是跟她家相公学的,顾茹嘴角微翘。不过这话不能说,她可得维护自家相公谦谦君子的形象。
郑氏何等心思,哪里瞧不出其中道道,对自家女儿女婿感情好,她老婆子心里自是高兴的。不过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上几句的。
“ 听说这回沈家二老也要过去?”顾茹点点头,面上也没有为难的意思,郑氏不由松了口气:“侍奉公婆乃是为人媳妇儿应有之义,只女儿你往日里自自在在当家做主习惯了,回头可切莫露出些不情愿来。”
“女儿知道,公公婆婆也都是明理之人,女儿会同他们好生相处的。”
顾茹轻声道,相公作为老来子,自小受宠,跟二老感情最是要好。这回能这道过去,相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想到这里,便是有些不便,她心里也是愿意的。
“茹茹到底没同沈家二老处这么久,这婆媳之间相处啊,最重要的便是分寸二字………”
那些说婆婆媳妇亲如母女的,不说其中真假有几分,于大多数人,不过是天方夜谭罢了。唯一庆幸的一点便是,李氏到底没吃过的苦,多少也不会刻意在这方面给女儿为难。
“茹茹还记得娘亲早前教你的吗,不论日后你们二人处的如何,便是七分的亲热也必要带上三分尊敬。同一件事,女儿做的,媳妇却是丁点碰不得的,有些线,为人媳妇的是万万不能跃过去的……”
内室里,郑氏苍老的声音不断回响。顾茹眼角慢慢湿润,做娘亲的,总是恨不得将一辈子的经验原封不动的塞到女儿脑子里。只盼着她日后平平稳稳,少有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