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113)

作者: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馆内翰林大多出自书香门第,少部分则为寒门子弟。就连馆中也隐隐分为两个圈子。但就有这么一位,几乎被排斥在两个圈子之外。

勋贵之子,武将之后。

文武之间,从来不乏偏见与争锋。不说这其中有多少是上位者手笔。毕竟若是文武官都抱坐一团儿,那该哭的就是皇帝本人了。

就在上周早朝,满朝文武据说还为军中增设一文职而发生争吵。要说这文人想插手军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而反观武将。没有哪个想要个整日叽叽歪歪,屁事儿不干,只会捣乱的文人过来指手画脚。

两方人马可谓吵的脸红脖子粗。

连一向稳重的言大人都差点就要撸袖子了。

再加上根深蒂固的文武偏见,可想而知,处在其中的郭子义是何等难为。

另外还有一点,沈煊猜测,武勋之后入翰林这个“储相”之地,着实触碰到了文人们那根敏感的神经。

上次兵部尚书入阁一事传了许久,太上本也有意,不也在众臣的反对声中不了了之了吗?

内阁之中一旦混入一个外人,其影响绝对小不了。很可能意味着武官整体地位的提升。

这是众文官阶层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只是不管上面如何宽宏,天下承平日久,无仗事可打,武将勋贵的没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勋贵们一些眼光长远之人想要改换门庭也无可后非。

看着少年稚嫩的肩膀,微红的眼眶。沈煊微微一叹,这才多久呢,若是承受不住。怕是十几年努力尽数付之东流了。

勋贵虽说有钱有势,在上皇那里也颇有些脸面,但论起师资力量,也不过比之寒门稍好一些而已。

真正有地位,珍惜名声的士子又有哪个愿意污了羽毛。但这位却能在这般年纪得中进士,其中辛苦,!,他们这些考过科举的人最为感同身受了。

想到这里,沈煊难得动了恻隐之心。

讲解过后,正要离开之际,沈煊却突然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三年再久,也不会比十几年更久了的。”

留下郭子义如同雕塑般愣在了原地。片刻之后,只见对方抬起袖子,重重的擦了擦眼睛。

手中拳头紧握,直到许久都未曾散开。

自那日之后,沈煊也并未见到郭子义再来讨教。只是在无人之处,藏书室时,也会冲沈煊笑笑打招呼。

沈煊登时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不由心中一暖,对方这是生怕他受到牵连,被一块儿不待见了去。

而郭子义本人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了起来,平日没人理会,便静静的来到书阁看书。反正初入翰林,也就在一旁打打杂的事儿。

这就是身份高的好处了,身为候府公子,哪怕不被馆中众人待见,最起码没人敢正儿八经的来找茬。

单单冷暴力或许只能让人咽下这哑巴亏,可若是涉及打压同僚。勋贵们就算此时无甚权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能量也绝对不可小觑。

最绝的就如前几日那位马将军,人直接豁出去脸面直接进宫抱着太上的大腿就哭。那叫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沈煊在院内听到众人讲起之时,一群士子那股子嫌弃,都快写到脸上了。大呼有辱斯文。

其实沈煊自个儿到觉得那位颇有意思的,脸面当然重要,但比起实惠来,当然是后者更有意义了。

果然不到第二天,太上皇便亲子下旨申饬了与之发生口角的礼部侍郎原大人一顿,作为补偿,还重重赏赐了对方。

可见实惠一词,那是半点都不掺假的。

不过沈煊羡慕归羡慕,身为文人,你要是形象不好,名声不好,那仕途算是毁了一半儿了。

一饮一啄,自有其道。

文人地位虽高,所受束缚自也不小。

不过很快沈煊便没有心思在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了,缘何?

新科士子探亲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

第109章

大瑞朝虽已立朝几十余载,但于制度方面而言却并未有太大的变动,多数都沿袭自前朝时期。

用本朝□□隆兴帝的话来讲,“万载千秋,其功甚于嘉明者,举世难寻。吾又何耻于以之为鉴?”

“华朝之祸,非制之罪也,乃人之祸尔。”

故而在本朝,探亲假也是有着详细规定的。探亲假期的长短也是与祖地的距离息息相关。

“父母在三千里外,三年一给定省假四十二日。”

而考虑到新科进士还需回乡祭祖,时间上则更是宽裕了一些。

沈煊算了一下,他这回回乡的时日约莫有两月有余。

讲真,本朝在官员休假这方面儿可真是颇为不错的了。

此时,沈煊拿着从上面批下来的探亲条走出翰林院之时,只觉得天都蓝了许多。

只是这股子兴奋劲儿等到回家看到自家还大着肚子的夫人之时,不自觉的便淡了下来。

如今孩子已经有六个多月了,再过三个多月便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这头家中也没有长辈在此,沈煊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只是老家一行也是不可能更改的。

不说在家里头翘首以盼的父母族人,就说进士回乡乃是定例,若是有所不愿,怕是立马一封不孝的帽子就扣到他脑门儿上了。

一旁的顾茹看出对方的为难,心中一甜,这些天来心中的那点子委屈立马便没了踪影。这时候反倒故作不知笑着打趣道:

“相公这副作态做甚,马上便要见到爹娘,相公总该高兴才是。”

沈煊总不好说担心媳妇儿有什么意外吧!事已至此,总不好让夫人跟自个儿一块儿操心。

想着这些,沈煊这两日特意携厚礼拜访了几位邻里,只说自个儿不日即将回乡,劳烦几位家眷这些日子能够帮着照看一下自家夫人。

甚至还跟京中的几位好友打过招呼,谢兄就只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放心吧,兄弟已经跟郡主打过招呼了,有事喊人招呼一声就行。令夫人肚子里的可还是我家未来女婿呢!”

前半句话倒还挺让人感动的,只是这后半句咋就这么不对呢!他家大宝可都还没有出生呢,谢兄夫妇更是连个动静都还没有,咋就成儿女亲家了!

涉及儿女,这下沈煊可是不淡定了。语气也严肃了许多,娃娃亲可是要不得啊!

“咱们什么时候说要结为亲家了?”他应该没在谢兄!兄面前喝晕过吧,沈煊突然有些不确定了。

可惜此时的谢瑾瑜完全没能听出对方的意思,反而笑的一脸荡漾。

“安华她前几日刚诊出了孕相,小弟马上便也是有小棉袄的人儿了。

呵呵,小棉袄这个词谢兄倒是记得清楚。这是棉袄还是铁锤都还不一定呢?沈煊暗暗吐槽道。

不过怪不得他总觉得今儿个谢兄颇有些不同寻常,原来由头在这儿啊。沈煊先是诚心祝贺了对方一番。随即便明明白白的表达了自个儿的反对。

“两家孩子都还没有出生,咱们这边贸然定下不妥,万一日后俩孩子互看不顺,日子过不下去呢?”

再则,是男是女还不定呢?也不知谢兄这般着急干嘛?

“唉,这不是想着咱俩关系这般铁,俩孩子从小玩到大的,感情自然不比寻常。小弟这头也能放心不是。”

沈煊:“………”说的倒是挺有道理,可他怎么感觉有种童养夫的既视感。

反正,任对方说的天花乱坠,沈煊也不会松口答应这般不靠谱的事儿。

终身大事,那可是涉及一辈子的大事儿,反正他是做不来这般独断专行的封建老家长。

见好友态度坚决,谢瑾瑜这边倒是没有再劝什么,只是心里头始终还是认为自家夫人说得对。

感情还得是自小培养才好,沈兄且不说才华过人,只说如今高中探花,妻族也不得力的情况下,还能这般都洁身自好。日后女婿肖父,定然也错不了的。

再则,未来女婿在自个儿眼皮子底下长大,也不担心歪到哪里去。

这般想着,谢瑾瑜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儿的样子。小时候,小郡主捧着一捧小黄花喊着要送他的情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只是还没来的及抓住,谢瑾瑜便被沈煊口中后日起程的消息给打断了思路。再也连不起那根弦了。

一直到后来某天,听着夫人用亲身经历教导女儿“养夫之道”之时,谢瑾瑜才骤然间明白了此时的不对劲儿从何而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