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三国)+番外(94)

丹阳毗邻吴郡,也算富庶之地,但难免有贫苦之人,诸葛均走在路上看到有面黄肌瘦的人,想起周皎对他说过的话,不由有些伤心。

“原来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啊……”

陆绩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道:“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告诉过我和阿议侄子,要想造福一方百姓,那就先要让百姓们吃饱穿暖,这样百姓们才能自觉遵守法律,官员也要赏罚有度,才是治理之道。”

周皎一手牵着诸葛均,一手牵着陆绩,露出一个笑容,道:“阿绩说的很对,不愧是陆太守教导出来的,均儿也要多多学习才对。”

诸葛均看到陆绩被周皎夸赞后开心的样子,不由小声嘟囔道:“嫂嫂偏心,要是二哥在这里看到我有这样的长进,一定会夸我的!”

周皎不由哑然失笑,道:“好好,均儿也很厉害,嫂嫂也觉得你长进了很多,现在更加爱看书了,这是好事,我以后一定多多夸奖均儿,到时候均儿可不要骄傲哦。”

诸葛均一扬头:“我才不会骄傲!”

陆绩听到二人的话,好奇地问道:“均儿的二哥是谁啊?很厉害吗?”

诸葛均夸起诸葛亮来顿时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听得周皎都在那里惊叹——她都没意识到诸葛亮居然有这么多优点。

一旁的孙权想了想之前周皎的说法,没有出声。

陆绩听完想了想,道:“原来均儿的二哥这么厉害啊,那我也要努力,比均儿的二哥还要厉害。”

诸葛均有些摸不着头脑,探出头看向另一侧的陆绩,问道:“为什么啊?”

“父亲是我觉得最厉害的人,可是均儿的二哥听起来比父亲还要厉害,那我就要成为比他还厉害的人!然后也要有阿皎这样的女孩子做我的妻子,不过她肯定要比阿皎更温柔。”

诸葛均立刻反驳道:“我嫂嫂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不可能有比她更好的人了!”

周皎听到两个孩子的话不由莞尔,要是也不在意陆绩的童言,只是道:“阿绩已经想得这么远啦。”

“那当然了,就是要像我外甥女那样的,温柔知礼,她也是名门望族之后,不过我们两个差着辈分,我才不会娶她。”

听陆绩语气,周皎估摸着他的外甥女年纪应该也比他大。

周皎故意逗他道:“你的外甥女还不一定想要嫁给你呢。”

陆绩定定地想了想,赞同地点点头道:“她肯定有喜欢的人啦,她和我说过,婚配要以两情相悦为上。”

周皎牵着两个孩子,只能意念扶额,心想现在的孩子早熟的也太厉害了,就没有他们不懂的……

孙权一下猜出她的想法,嘲笑道:“某人可还是什么都不懂啊。”

周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你个不知道爱了多少姑娘的大猪蹄子还敢说话!

孙权察觉到她眼神不善,立刻转移话题道:“前面好像挺热闹的,说不定是扮傩戏的,咱们过去看看。”

自从进了市集,街道两边就热闹了不少,时不时还有孩童的欢声笑语,这才让周皎有了几分在庐江时热闹繁华的感受。

因为马上就要到中秋,市集上难免会有热闹的地方,所以孙权才猜测前面说不定有耍杂耍的。

苦安远远地看了一眼,道:“好像不是,倒像是问诊的。”

等到一行人走近,果然看到有一个老者在那里卜卦,只见他穿着道袍,身边围了不少人请他卜卦,他发须皆白,旁边虽然有不少人催促,他却依旧不徐不疾,看着倒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周皎盯了好半天,原来这位老人不仅卜命,还会开药方治病,画符作法,难怪有这么多人围着。

周皎对这些倒是无所谓,反正这些卜者也大多是说一些通用的解释,听听就好。

她低下头对两个孩子笑道:“怎么样,阿绩与均儿要试试吗?”

诸葛均皱皱鼻子,向后躲了躲,道:“我不要……这个人看上去怪怪的。”

陆绩倒是很乐意,道:“我可以试试。”

周皎让诸葛均拉好陆绩,这才凑过去给他排了个队,孙权见有苦安看着两个孩子,也挤了过来。

周皎瞟了他一眼,道:“怎么,你也算命?”

“我不行吗?”孙权摸摸鼻子,道。

周皎调侃他道:“我还以为你会说‘这种女孩子家喜欢的东西,我才不感兴趣’呢!”

孙权哼了一声:“我可没这么说过。”

孙权排在她前面,等轮到他俩,他就走过去道:“劳烦卜者为我测命。”

说罢,他轻车熟路地拿起临时摆在摊子上的笔,在刮的不大干净的竹签上写下了他要卜算的人的姓名与生辰。

周皎在他身后有意想看,但孙权这货长得比以前更加壮实,她张望了好一阵子也没看到个一二三四,最后只好作罢。

孙权知道姓名生辰的,恐怕也就是他的家人了。

卜者看了看他的竹签,道:“没有具体八字,算不出确切命数。

可还要算?”

孙权坦然道:“我以前请过卜者测算,也都是这样说,卜者算就是了,我只求心安。”

“郎君所测之人命数跌宕,起伏不定,但命中自有机缘,亦可逢凶化吉,郎君不必担心。”

孙权拱手,随后放下了手中的钱,拿起竹签放入袖口,道:“多谢。”

周皎看着轮上自己了,急忙对陆绩挥挥手,道:“阿绩快来!”

“且慢——”

周皎眨眨眼,保持挥手的姿势看向卜者,道:“怎么了?”

卜者细细地打量着周皎的脸,直到看得她浑身不自在了,这才道:“小娘子面相奇特,贫道有些讶异。”

周皎放下手,将陆绩拉过来,道:“我要测的是他的,老先生给他看面相就是了。”

卜者看了看陆绩,笑道:“小郎君博学多识,有大作为。”

他说的简单,陆绩也没放在心上,应了一声就要与给了钱的周皎离开,卜者忽然出声道:“小娘子不测命吗?”

周皎露出一个笑容:“我不信命,我只改命。”

第73章 和合齐同固江东

孙权看到她对这些似乎真的没兴趣,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你缺算命的钱吗?”

周皎白了他一眼,只好道:“那老先生请讲吧。”

“小娘子想测什么?”

周皎与孙权对视一眼,歪着头想了想,道:“官运。”

一旁有围观的人,听到她的话不由吸了一口气,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反倒是卜者被她逗笑,道:“小娘子得遇明主,有驿有马,如蛟龙得水,骐骥出尘,官运亨通,财官双美,机缘众多、贵人相助,更有官兴桃花之象,且放宽心。”

这两个人还真的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卜。

别的女孩子大多都是问姻缘,会有哪个问自己的官运?而这位老者也不避讳,竟然真的为周皎测算命数,还说得头头是道。

孙权不由有些讶异,孙策虽然没说给周皎一个官职,但也大有让她手握实权的意思,而今天卜者这么说更像是要坐实这一点似的。

周皎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的,心里也有点犯嘀咕,又问道:“那家人呢?”

“小娘子幼年失怙,家中皆是薄命人。”

孙权知道周皎最在意的就是家人,听完老人的话一时间有些恼火,拍桌而起道:“你敢胡说!”

其实他也没有说错,她的家人确实薄命,父亲周异早早去世,周夫人身体也不大好,要是顺其自然发展,周瑜将来也会英年早逝,又或者说,这是近乎整个江东的宿命,在壮年时消散。

周皎这才问道:“有化解的方法吗?”

卜者也不因为孙权发怒而惊恐,只是故作神秘道:“小娘子心中有数。”

周皎松了一口气,道:“多谢。”

说完她又掏出钱放在卜者桌上,准备离开,她牵着陆绩的手向前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过头看向卜者,出声问道:“敢问老先生名讳?”

“于吉。”

周皎眨眨眼,终于从脑海里翻出了这个人名。

某策略桌游她还是玩过的,对于吉略有耳闻,不过也仅限于知道他是个道士。

至于他到底有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周皎对此还是持保留态度,毕竟孙权也说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