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三国)+番外(162)

周皎思索了片刻,道:“也是……我这样想,他却未必,万一他将来长大就喜欢那戎马生活,也不会听我的劝。”

入冬之后益州便安稳了不少,毕竟周瑜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安稳度过这段混乱的日子,尽量安抚民心,在平定叛乱之后,百姓们也逐渐习惯了新的治理人,加上周瑜治下政策宽松、军纪严明,还有不少人暗自感激起周瑜。

既然攻下了益州,最大的问题自然就是由谁来监管益州各个州郡,好在孙策那边很快便下发调令,遣步骘任蜀郡太守,去年考绩合格的新兴官员也大都分散安置在了益州,想必也是听取了诸葛亮的意思,为了让他们多多历练,之后再回中央任职。

除了陆议,大部分人都前往了益州。

陆议虽然并不拘泥于世家身份,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但归根结底还是世家子弟,因此孙策一直让他在东南任职,虽然也曾任其他地方的官职,但总是不会跳脱太远,为的就是安抚神经紧绷的世家。

没过多久,山越人又隐隐有闹事的意思,为此孙策又派人前往镇压,却也不得不考虑一下究竟要如何与南边的土著们相处,毕竟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想要通过交流沟通来实现和平共处确实是有些难了。

北边的袁家兄弟本就关系不好,更是因此打了起来,反倒让曹操趁虚而入,打败袁谭,不过袁谭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表面上看着是投降,背地里却暗自笼络将领,以期未来翻盘。

如此,建安八年算是画下了一个句号,不过赶在年前,周皎肚子里的小家伙比时间更加急切,眼看着快要过年了,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

周皎身体本就不好,也没指望着自己满打满算、规规矩矩地生产,因此早就提前请了稳婆时刻准备接生,因着周皎是入夜的时候突然开始疼痛,诸葛亮也不必特地告假,被周皎疼得神志不清踹了一脚之后就赶紧去找稳婆了。

周皎敢打赌,在生孩子之前,自己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没能救下孙坚,但目前为止,给诸葛亮生孩子这件事有隐隐超过前者的迹象,原因无他,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疼了,疼到周皎觉得自己后脑勺凉飕飕的,好像下一秒就要蹬腿儿升天了。

更何况要只是一时半会儿的疼就算了,这种疼痛持续了四个多时辰,疼到周皎从一开始的痛不欲生到大脑放空再到麻木不仁,甚至开始暗中思考以后避孕的事情。

练师是个姑娘家,哪里知道怎么安抚周皎,只能听着稳婆的话给周皎擦身子,眼巴巴地守着周皎。

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周皎才生下个小姑娘,个头不大,但也很是健康,周皎本来就是头一胎,要是孩子太大,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好在最后还是平平安安地生了出来。

诸葛亮在门边上守了一晚上,只能听到周皎在里面从痛苦呻/吟变成哼哼唧唧,最终才等到接近猫儿一样大小的女儿。

女儿头顶生着黑黑的胎发,脸红扑扑的,被包在了浅色的襁褓里,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因着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大声哭喊着,诸葛亮看着又怜又爱,急忙吻了吻她的额头,又对稳婆道:“夫人怎么样了?”

稳婆如实道:“夫人年轻,又是第一胎,脱力昏过去了。

如今正让练师姑娘端了热鸡汤喂呢。”

诸葛亮又向稳婆道谢,见对方连声推辞,急忙让门外的仆从带着稳婆去拿酬金,这才抱着女儿进了里间。

小姑娘刚出生没多久,还没有喝奶,却似乎察觉到了母亲的存在,挥舞着双臂想要凑近周皎。

周皎本就是迷迷糊糊的,听到孩子的声音赶忙打了个激灵,睁开眼睛低声道:“孩子呢?”

诸葛亮急忙将孩子递到周皎胸口,周皎勉强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胎发,轻声道:“晏儿。”

小姑娘哭着冲她挥挥手。

真丑,可是偏偏周皎越看越觉得喜欢。

周皎想着想着忍不住噗嗤一笑,随后对练师道:“练师,扶我起来。

她应当是饿了。”

练师小心翼翼地扶着周皎倚着床头,手还有些发颤。

周皎搂着女儿,这才解开衣裳给她喂奶,原本情绪激动的小姑娘瞬间安静,乖乖投身于吃饭大业中,周皎抬起头,见诸葛亮紧紧地盯着自己,一时间倒有些不好意思了,道:“看着我干嘛?”

诸葛亮却露出一个笑容,伸手擦去她额上的汗珠,轻轻地牵着她的手,道:“辛苦阿皎了。”

周皎生了个女儿的消息很快就到了周瑜那里,周瑜将手下的事情大概安顿了一番,立刻前往新野去探望周皎和自己的外甥女。

周瑜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周皎还在坐月子,但已经能下地走动,她头上还戴着抹额,抱着女儿逗弄,见周瑜来了,急忙让人招呼。

周瑜见她虽然面容有些憔悴,但精神很好,穿着一身桃红色的衣裙,显得她没那么脆弱,周瑜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毕竟是见识过周夫人生周皎那时的情境的,因此格外担忧周皎。

“喏,这就是阿兄的外甥女了。”

周瑜急忙向后退了几步,道:“我再烤烤火,别让凉气冲着孩子。”

他见周皎抱着孩子嘻嘻笑,道:“你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

周皎撇撇嘴,道:“我每天让这小丫头吵着,能稳重才怪了。”

“你啊……”周瑜在火炉边上烤了许久,这才过去看自己的外甥女,又问道:“取名了吗?”

周皎抱着孩子一脸骄傲,道:“单名一个晏字,言笑晏晏的晏,我取的。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听?她父亲也给取了个小名,叫做阿晚,谁叫她是半夜吵着要出生的。”

如今诸葛晏已经半个月大,长开了不少,不再是刚生下来时皱皱巴巴的猴子样,白嫩了不少,肉乎乎的小脸像是个糯米团子,周瑜看了也不由柔和下来,道:“和你娘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周皎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道:“我小时候明明很可爱,哪里像这小丫头了?”

周瑜接过她臂弯中的孩子,温柔逗弄着,道:“你阿兄又不是没见过你刚出生的样子,比起我们阿晚可是丑了不少。”

周皎差点被气歪了鼻子,却又没法反驳,只能哼了一声。

第126章 春意拂面笑盈然

周瑜又与小娃娃玩了一会儿,这才交由练师,诸葛晏舒舒服服地躺在练师怀里,咿咿呀呀自己吐着口水泡泡。

周皎坐在一旁喝着热汤,笑道:“光顾着阿兄开心有外甥女了,我都忘了向阿兄道喜了——恭喜阿兄旗开得胜,一举夺下益州。”

周瑜好笑道:“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是多亏了阿蒙与兴霸,尤其是兴霸,他以前曾在蜀郡长住,这次攻取益州,这次他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皎笑道:“甘将军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伯符哥哥与阿兄能够知人善用,也是大功一件。”

周瑜与周皎低声道:“这次也要多亏了小安郎君如今统辖的枢密院,若不是传递军报及时,这险招不一定会成功。”

周皎莞尔:“那阿兄回头可别忘了向伯符哥哥多要一份属于小安的功劳才是。”

“放心,不用我们着急,伯符自会封赏小安郎君。”

周瑜瞄了一眼正在练师怀里自娱自乐的诸葛晏,又对周皎道:“如今伯符帐下人才济济,我也放心许多。”

周皎眨眨眼,忽然意识到什么,出声问道:“阿兄是有意……?”她仔细打量了周瑜一番,忽然意识到他的脸色有些过于苍白,忍不住问道:“阿兄是受伤了吗?”

周瑜摇摇头,道:“算不上受伤,只是旧伤复发。”

“阿兄……”周皎看着周瑜,沉默半晌,道:“等伯符哥哥的调令,让你回去修养一段时间吧,再请张先生为你看看。”

“不过是小伤罢了。”

周皎拉着自家阿兄的手,道:“受伤毕竟不是小事,若是伤口经久不愈,病情严重了可怎么办?你的外甥女还等着她的舅舅教她识字骑马呢。”

她刚说完,诸葛晏又啊啊高声喊了几句,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周瑜笑道:“识字骑马你们夫妻两个就能教,我可不揽这样的事情,省得没教好,到时候你又来怪罪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