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三国)+番外(120)

如今已是初夏,院中一片绿意,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周皎一进王姝的院落,就听到琅琅书声,她有些讶异地向内看,原来是孙绍手里捧着一卷竹简,正在给王姝念书。

几月不见,孙绍看着又长高了一些,读书时摇头晃脑的,倒是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

王姝早已听到仆从传话,见周皎来了,招呼她一同坐下。

孙绍许久没见周皎,如今看到她来了,便把书丢在了一边,笑嘻嘻地粘在她身边,追问北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王姝嗔怪道:“他啊,越大我越管不住了,每天都收不住那颗心。”

周皎见她小腹隆起,不由微微一愣,道:“嫂嫂这是又有孕了?”

王姝赧然一笑:“是……如今也有近两个月了。”

周皎搂着孙绍,捏了捏他的脸,道:“难怪咱们绍儿这样勤恳地读书,原来是给弟弟妹妹听的啊。”

孙绍不满地嘟着嘴:“这都是阿父交给绍儿的,我明明也很喜欢读书……”

周皎与王姝都被他逗笑,周皎道:“好好好,等到我回去之后,让人把府上的书都搬来给绍儿看,到时候再给你找个一样爱读书的漂亮媳妇儿,好不好啊?”

孙绍被她逗得没办法了,羞得直往王姝怀里钻。

“嫂嫂和伯符哥哥说过了吗?”

王姝摇摇头,道:“将军在外忙碌,不能因为这些分心,因此我也未曾去信。”

“这样啊……没事,伯符哥哥回来若是知道了,必定很是开心。”

周皎歪过头看向孙绍,打趣道:“到时候绍儿与阿父一同保护弟弟妹妹,好不好?”

孙绍立刻挺起胸膛,道:“当然了!”

王姝与周皎都被他逗笑了。

诸葛均在曲阿,周皎也没什么其他事情可以做,除了想想自己魏未来的安排,偶尔去孙权那里帮把手,余下的时间她难得静下心来抄录了几卷书,她早就习惯了当自己做一些无聊的事情的时候时间就过的飞快,果不其然,她抄到第三卷 的时候,孙策就带兵回来了。

兵贵神速,孙策迅速出击,豫章一役倒是难得轻松。

而孙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见周皎。

孙策一路行军回来,脸上难免有疲惫之色,但与她说话时还是一如往昔的神采飞扬,见到周皎便露出一个笑容,调侃道:“阿皎可算是回来了,之前公瑾在我身边,断断续续知道你的事情,担忧了许久,好在陛下的旨意来的也快,我托人传给他消息,想必他在庐江也安心了。”

周皎忍不住也弯了嘴角,道:“伯符哥哥就不要嘲笑阿兄了,他知道了肯定气急了。”

“他如今在庐江正忙着呢,好在我听闻周氏与陆氏有旧,刘勋无德,庐江大族与百姓倒是很信任他。

想来他过几日也能回来了。”

周皎露出一个笑容,道:“那就好。”

她打了个腹稿,这才道:“伯符哥哥,之前在宛城时,我救下了曹公的长子……”

“张公来信已经告诉我了,此举也是帮了你自己,不然也不会如此轻易便能够事成。”

孙策见她神色依旧紧张,忍不住摸摸她的头,道:“立场固然重要,可是事情也有对错,阿皎能坚持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我很欣慰。”

周皎犹豫了一下,道:“伯符哥哥不问我为什么吗……”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自然有你的道理。”

周皎蹙着眉露出一个笑容,道:“我当时只是在想……会说笑的少年要是死了,这世间会冷寂许多吧。”

孙策听她似乎话里有话,不由微微一愣。

周皎接着说道:“伯符哥哥,如今豫章已经攻取,江东平定,伯符哥哥又被陛下封为吴侯,大局已经稳定……外患暂平,剩下的便是内忧了……”

孙策笑了笑,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嗯?”周皎有些讶异地看着他。

“先前公瑾与我说过这些,我也仔细想过了,他说的极有道理,但这些世家大族一向傲慢,顽固异常,并不是一夕之间就可以收服的。”

孙策见周皎听得认真,继续道:“而你与公瑾都是庐江大族周氏族人,与陆氏交往甚密,结交世族甚是便宜,阿权平日里又担得是农耕文职,世家大族难免要与他接触,加上他在吴郡读书时曾结交过朱然等人,由他出面替我来接待这些世族,你与公瑾帮助一二,想必以阿权的聪慧,足以缓和我们与江东世族的关系了。”

周皎迟迟没有说话,孙策又笑着说道:“我自然是知道自己没有这个机会了,率众征伐、决战两阵我敢有几分自得,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我不如你们,因此这些事情还是交由你们来做才好。”

周皎眨眨眼睛,听完后思考了片刻,才道:“我知道伯符哥哥信任我们,但是你才是吴侯,是江东的主人。”

“我知道我这个吴侯要有威严,才能镇的住这些下属。”

孙策笑了笑,道:“可这也不影响我重用我的弟弟妹妹与我的好兄弟,何况你们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

周皎的笑容越发灿烂,半开玩笑道:“怪不得说‘打虎亲兄弟’,伯符哥哥倒是一个都没落下。”

她随后道:“但之后伯符哥哥不能总是这样‘任人唯亲’,更要多用张公他们推荐的人才才是,等到攻取荆州之后,伯符哥哥还需要一条招揽人才的策略。”

孙策打趣道:“看来阿皎又有办法了。”

“有是有,不过还要伯符哥哥配合。”

周皎神色轻松不少,转移话题道:“伯符哥哥还没去见嫂嫂?”

“未曾。”

周皎忍不住笑道:“那伯符哥哥还是不要与我闲聊了,不如先回去看看嫂嫂吧。

我就不打扰伯符哥哥你们一家人叙话啦。”

说罢她就笑嘻嘻地跑开了,留下孙策有些摸不着头脑。

孙策与王姝又有了孩子,自然是喜不自胜,孙策没有任命,周皎闲来无事就去街上闲逛,不久便找到了当初为她测命的道人,他如今开了个医馆,同时还给百姓批命,倒是很受欢迎,周皎找起来也很是方便。

周皎也不认生,坐在于吉对面的座位上,道:“于老先生,好久不见。”

练师跟随着她站在一侧,垂首不语。

于吉笑眯眯地开口道:“原来是小娘子啊,不知道小娘子可是夙愿已成?”

“托于老先生的福,我这一行很是顺利,而且也知晓,这世间命运并非不可破的定数。”

周皎说到这里,嘴角也不由多了一丝笑意。

“小娘子能这样想,再好不过。”

周皎与他对视,忍不住问道:“老先生为何在丹阳久居?”

于吉倒是坦然:“南方远比北方安定,孙将军又是雄踞一方的诸侯,我在丹阳,既可救治百姓,又可安稳生活,何乐不为啊?”

周皎看向偶尔路过与于吉打招呼的百姓,不由露出一个笑容,道:“看来于老先生在丹阳很有威望啊。”

“威望不敢当。”

“可是威望高了未必是好事。”

周皎一手撑着下巴,道:“若是有人利用就不好了。”

于吉仍旧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道:“那便是我的命数了。”

周皎学着他捋胡子的样子,捋了捋自己耳边的碎发,道:“实不相瞒,于老先生虽有心杀身成仁,但要是成了别人手中害人的刀就不好了。”

“哦?”于吉放下手中的药草,看向她道:“不知小娘子又何高见?”

“高见倒是算不上。

于老先生的医馆实在是小了些,我与伯符哥哥想给先生换一间大一些的,老先生怎么看?”

于吉沉默许久,随后笑道:“小娘子实是个妙人。

既然如此,我便不客气了。”

“多谢老先生夸奖。”

周皎见他依旧是仙风道骨的样子,还是忍不住问道:“老先生,你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前世今生吗?”

于吉笑眯眯地打太极:“小娘子若是觉得它存在,那便是有,小娘子若是觉得它不存在,那便是没有。”

周皎暗自腹诽这老头还真会推脱,随后道:“既是这样,那些什么神仙也是这样了?”

于吉神色坦荡:“自然。”

他倒是比周皎想象中还要随意,一个道人能这么主观唯心,倒也很不容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