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女配开挂了+番外(602)

这女子也就十七八,梳着妇人发髻,眉眼清秀,五官端正,除了肤色瞧着黑红黑红的,到真是个清秀佳人。

女子听见声音,徐徐抬头,看到同杨玉英一起进门的妇人,面上顿时露出一丝高兴:“阿妈,今天好早。”

“给你带来个客人,是贵客呢,千万要招待好,把你泡茶的本事都拿出来。”

妇人笑道。

女子高声应了,很快就拎着一只木桶,直接到茶肆门前清清亮亮的池水中舀了一桶水。

山泉水从山坡上汇聚,一条小溪蜿蜒而至,直入池中,显然这池水正是太平山的山泉水。

不多时,茶水烧开,女子一只手拎着高高的茶壶,给杨玉英倒了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

茶叶只是普通的山茶,可炒制的还行,色泽微微泛出一点青翠的光,整杯茶水都透着莹润美丽的光泽。

杨玉英却着实有那么一点不想碰茶杯。

她端着茶杯装模作样,摇头晃脑一副认真品名的模样。

在皇城司,他们都做过各种伪装训练,杨玉英这个不爱茶的,装起茶道高手,那也是似模似样。

一边品茗,杨玉英似是想起什么,抬头便问也坐在柜台旁边,不知从何处摸出个针线篓子,开始做针线的妇人:“大姐,敢问这太平山靠山屯是不是当真发现了一株四百年的参王?是谁家找到的,可愿意出售?”

妇人一下子笑起来。

泡茶的女子也心下好笑,摇了摇头:“姑娘竟也是来寻人参的?这几日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拨人,都说要找人参。“

“昨日我阿哥从京城回来,还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无聊,在京城那等地处胡乱传了这般没头没脑的消息,说靠山屯里有个采药人,去山里得了一颗四百多年的老参,正打算出手卖了好给儿子娶媳妇。”

“咱们太平山,以前到是长过些人参,但哪里能等到四百年?但凡有个二三十年也留不住。”

“再说,山上的采药人一共就五个,还有一个女的,老头也确实有一个,我们都叫他费六叔,是个哑巴,人家有俩儿子,十三四岁就娶了媳妇,这媳妇来得容易的很,哪里用得着卖了人参再娶?”

女子说话脆生生的,声调也高,三个客人自然都听得见,顿时一脸失望。

杨玉英缓缓放松了背脊,面上颇是低落,喃喃自语:“我答应我们家小林和李道长,要给他们带上好的人参回去入药,最近京里一点好人参都没有,不知道谁闲着没事搜刮人参来着!”

靠窗的客人猛地灌了杯茶,气道:“我父肺痨很多年,终于请了京城的葛神医过来,说是能给开个延寿的方子,只是需要百年以上的老参入药,偏最近这老参一支都见不到,真是,真是……哎!”

杨玉英漫不经意地道:“若只是肺痨到不算大事,相见有缘,我这里有李道长制的清肺丹,送你一瓶,每天以温水冲服一颗,三到五日便可好转,要想断了根,需得一十四天。”

第549章 主意

口中说着,杨玉英随手打开身边的背囊,从里面掏出个密封的长方形药盒,药盒一打开,满屋药香弥漫,满屋子的人顿觉得神清气爽。

给杨玉英带路的妇人更是神色骤变,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肺腑,目光湛湛,死死盯着那药箱。

她神色变幻,犹豫未曾开口,却听咔嚓一声,女子手中茶壶把手倏然断裂,茶壶落地,碎片四散,茶水飞溅,到是把一屋子的人惊醒过来,齐齐回头看她。

女子愣了下,连忙低头,讪讪道:“这茶壶该换了!”

那边客人笑着调侃了两句:“老板娘是够节省的,你这茶壶一瞧就是老样式,几十年前到流行,如今少见呢。”

靠窗坐着的客人却是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只不敢置信地看着杨玉英:“这位小姐,此言当真?”

他目光微微下挪,盯着那只瓷瓶。

瓷瓶不大不小,不过巴掌高,上口小,大肚子,青蓝色,上面有些高山云雾的花纹,颇为雅致。

杨玉英起身走过去,把药瓶放在他的桌面上:“特别管用,你拿回去试试,三天要不见效,你回来找我,我任凭处置!”

“小姐言重了,无论有没有效,都是您的一番好意,我白愁心再是糊涂,也不敢说什么处置的话。”

客人深吸了口气,郑重其事地拱手道谢,才拿起瓷瓶,翻来覆去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敢问这药什么价格?”

杨玉英一愣,挠了挠头:“唔,这还真不知道,不如这样,您先拿回去用,如果令尊病好了……你看看我这药材单子。”

说着,她从袖子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纸张,递给这客人,“这些药材我都想收购,量不用很大,种类却繁多,如果令尊能好起来,那你搜集一批药材送我,就当抵用了药费,如何?”

客人忙接过来,就是老板娘和她母亲,都不自觉凑过来细看,见大部分药材都比较常见,只种类繁多,全部搜集齐全,的确不是那么容易。

杨玉英道:“最近我两个神医朋友斗医斗得不可开交,四处义诊行医,消耗的药材越来越多,偏偏又都要研究各种疑难杂症,要炼制无数新药,还敢号称神丹,他们到是玩得痛快,却苦了我,满地界给他们筹药材,一批两批的还不够,看看我这腿脚,都让他们给溜细了。”

客人轻笑,神色舒缓,半晌却忽然一惊:“李道长,难道是登州来的那位李神医?”

杨玉英惊讶:“他们最近才打算上京,公子竟是知道她?”

客人神色极郑重地道:“久闻其名,可惜缘悭一面。我有一位族叔曾去登州,那年登州永平县闹时疫,整个县城十室九空,十分凶险,我族叔也被困在当地,心中绝望,只能等死,没想到李道长慈悲,来到永平县,三日研制出特效药,把无数一只脚踩在黄泉边上的病患都救了回去。”

“当地百姓无不感念她的大恩,为她设长生牌位,我族叔回京以后也一直说,天下神医虽多,无一人能与李道长相比,她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能生死人肉白骨,端是神医之首!”

杨玉英大笑:“这话有点夸张,不过,我这位忘年交,手底下到还真显少有治不好的病例。”

“以前也还罢了,最近她结交到一个同道中人,本事大增,心气也高了,以前还有点谦虚品质,如今敢当着好些同行的面说天下病人,就是阎王爷发了话要收的,她也能拉回来九成。”

杨玉英摇摇头,“都说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我们这位李道长真是把话说得太满,我看,还是膨胀了,迟早非吃亏不可。”

“那也是有底气,才说得出这等豪情漫天的话。”

客人感叹几句,心中似是急着带药回去,揣上药,付了茶水钱,便匆匆走人。

杨玉英继续坐着喝茶,前头另外两个客人,也不自觉坐过来攀谈。

大家都是外来寻药的,齐聚于此也是缘分,虽都是陌生人,交谈却十分快活。

这茶肆的老板娘,目光忍不住在杨玉英身上来来回回地打转,她面上神色不动,实际上心潮翻涌。

老板娘姓费,五年前便嫁了人,夫家姓袁。

只是她才嫁人两年多,丈夫忽而得了怪病,身形消瘦,四肢乏力,日日咳嗽,经医生诊断,只道肺部有毒,难以驱除。

不止如此,去年起,丈夫周身生疽,各处都有溃烂,生不如死,若不是自幼习武,心性坚韧,恐怕已有主动求死之心。

老板娘和丈夫新婚不久,还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婚后一载,生有一子。儿子还小,哪里能失去父亲。

每每想起此事便心痛如绞,这些年,京城附近的大夫他们也多看过,但别管多大的医馆,多响亮的名气,皆是摇头不语。

她本身也不是一点医理都不懂,只看大夫们开的太平方,还有说的那些云山雾罩的话,心中便已绝望。

他们生活本来也较拮据,丈夫一病,家里的钱都花的差不多,能借的也都借过,如今别说药,吃饭都是个难题。老板娘便是有心给丈夫再寻找神医灵药,却是见到也没钱去求来的。

如今家中孩儿才四岁而已,若丈夫离世,她实无把握一人把孩子带大。

老板娘盯着杨玉英,一时怦然心动!

弄雪天子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