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都这么说了,嘉平帝更加慎重对待此事了。
他从太后公里出来,原本是打算去皇后宫里坐坐的,说来也真是奇怪,原本年轻的时候相看两厌的两夫妻,等到时过境迁,都已经到了做祖父母的年纪了,反而都把从前的事情看开了,解开了心结,彼此都对对方变得更加宽容和体谅起来。
嘉平帝如今竟然也觉得古板固执的皇后可亲可敬了起来。
不过他才吩咐了,就有人来传话,说是锦衣卫的方良求见。
这么晚了,按理来说宫门都已经下钥了,有什么消息都应当传不进来的,除非是十分紧急的大事,才能让守门的羽林卫破例传信。
可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大事?
想到卫敏斋去边境追捕徐二少爷了,嘉平帝心里一紧。
难道是那边的事情出了什么差错?
不过不管是什么事,既然方良会选择这个时候传消息进来,那就是大事,他立即就宣了人到御书房去。
第1219章 问罪
方良今天是不当值的,所以他传消息进来,也废了许多功夫,首先就得经过守门的羽林卫,而后再往后宫传递消息。
这种事在之前除了卫敏斋还没人做过,方良头一次做,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好在他见嘉平帝并没有十分动怒,心里紧绷的心弦才略微松了一些,急忙跟嘉平帝行礼。
嘉平帝并没有动怒,他心里知道卫敏斋带出来的人不是没有分寸的人,既然会选择这个时候来,肯定就是有必须要禀报的事儿。
所以虽然今天忙碌了一天已经十分疲倦,但是他还是皱了皱眉头,强打了精神开口问他:“什么要紧事,这么急着来见朕?”
方良扑通一声跪下来,把自己今天抄了李御史等人的家的事情说了。
嘉平帝有些反应不过来。
抄家?李御史?!
李御史他当然知道了,那是个总是动不动就参这个参那个的人,但是为人还算是清正廉明,朝廷上大家都公认的好官。
他皱起眉头,看着方良问他:“谁给你下的令,你就敢私自去抄一个四品御史的家?!你们胆子大了!”
李御史是朝廷言官,虽然这些言官们实在讨厌,基本上都是风闻奏事,总是让人下不来台,但是朝廷没了他们不行。
而且他们非常喜欢抱团,一个若是出了事,其他的御史言官都会一拥而上,恨不得都被皇帝给打了杀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十分光荣,可以流芳百世的事情。
嘉平帝对这些言官向来是很宽容的。
因为他立志要当个仁君。
对这些书呆子,连卫敏斋都知道得缓着来,不能太过狠辣。
方良怎么能私自去抄家?
眼见嘉平帝发怒,虽然心中早就已经做好了措辞和准备,但是方良还是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很是紧张。
他急忙解释:“圣上容禀,实在是事出有因!”
方良急忙申辩,把已经做好了的文书拿出来,恭敬的递过头顶。
嘉平帝看了张庆一眼,张庆就会意的上前去接过来,送到了嘉平帝手里。
嘉平帝展开看了一遍,顿时变了脸色,猛地把这些文书给摔到了桌子上,面色铁青的问:“竟有此事?!”
这些人竟然这么胆大包天,连王太傅的孙子都敢公然掳走,威胁一国首辅?!
真是笑话!
这些蠹虫,这些蠹虫竟然敢如此算计他的大臣,要来害他的儿子!
方良知道这是已经戳中了嘉平帝的心思,就急忙道:“臣不敢撒谎,现在王奇王公子已经回家了,是人赃并获,当时臣去抓人的时候,他们险些就要割下王公子的耳朵,送去太傅府中威胁太傅妥协,让太傅改变态度,反对太子回朝。臣抓了他们,连夜审问,才得知他们竟然目的不简单,意在东宫。”
嘉平帝的脸色越发的差了。
这些人管的太宽了!连这样的事都敢插手。
他目光落在最后一页纸上。
方良看着,急忙道:“这是他们各人的名下的财产产业,臣对照了他们的出身和年俸,还有他们的岳家,发现他们原来都有一笔说不清来源的巨大的财产,完全不符合他们的等级和身份,这一查,才发现李御史原来当年是在英国公镇守的宣府当过巡城御史的,两人交情深厚,这些银子的来路一查,就更是对上了当初卫指挥使去查的齐正那笔流向了河北的巨大的银子,于是臣连夜审问,终于查出来,他们的确是收受了徐二少爷的贿赂,因为徐二少爷授意,他们才胆大包天,敢绑架首辅的孙子,威胁首辅,阻止议定太子回朝的事宜。”
这些文书摆在桌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其中齐三老爷的供词更是叫嘉平帝大为光火。
说起来,齐家还是王太傅的姻亲呢。
为了徐二少爷,他们连姻亲的情分都不顾了!
这些人,非得挑拨他们父子离心!
徐二少爷大约还是想要通过整死太子来匡扶七皇子呢!
想必到时候等到楚庭川一死,这些人就要跳出来要求他再次择定太子,早日匡扶国本了。
这帮混账!
还有那个余孽!
他们竟然敢!他们竟然敢这样算计他和他的儿子!
嘉平帝少见的咬了咬牙,冷笑道:“这些人,朕一个都不想再看到,这个案子,由你亲自全程盯着,能揪出多少人,就给朕揪出多少人,朕要这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徐二在京城安置的这些内奸,有一个算一个,他全都不会放过!
方良立即应是。
嘉平帝转天就厚赏了太子妃,夸赞太子妃仁善孝顺,侍奉太后和皇后尽心尽力。
前朝准备派出使团迎接太子回朝,后宫又如此抬举太子妃,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看不清楚风向了。
看这个风向,嘉平帝竟然是没有换太子的意思?
不然的话,之前太子妃都成了什么境地了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是出了什么事,才让皇帝忽然改变了心思?
别人是怎么想的,静安公主并不关心,反正她收到消息的时候,是整个人都蒙了,紧跟着她就把木鱼都给敲碎了。
真是笑话!
一个当过俘虏的太子!
父皇是不是疯了?!
他竟然还这么看重东宫!
这么看来,东宫竟然没有换人的打算!
她原本准备好了看笑话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等到晚上白柏勋来的时候,她还是横眉怒目,半点没有平复心情。
白柏勋倒是比她沉得住气多了:“殿下宽心吧,到底瓦剌人肯不肯放人,会不会狮子大开口这还是两说呢,人都还没回来,说什么不会换太子还是会换太子,这都太早了,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殿下何必为了这些小事动怒?”
静安公主忍无可忍,完全不吃这套:“放你娘的屁!等到那个杂种回来,还有本宫立足的地方?!再说,你不是说对付那个小杂种只是抬抬手的事儿吗?那为什么这么久了,本宫半点效果都没有看见?!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第1220章 花会
静安公主的脾气一向都不是很好,她的驸马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能被内侍省从几百名人选当中最后挑选出来的,脾气相貌还有人品那都是一等一的,但是饶是这样的人,面对的又是金枝玉叶,伏低做小是难免的,静安公主跟驸马的关系还是极差。
这都归功于静安公主的脾气实在是太大了。
一国公主,有些脾气的确是正常的,但是问题是,静安公主动辄便要动怒,动怒起来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什么身份,一律都没有任何脸面可言。
驸马自己倒是能忍得,许久以来都不愿意和公主起冲突。
但是公主对于驸马的双亲却也毫无尊重可言,甚至因为驸马的母亲不会说官话而不许驸马的母亲同桌吃饭,让驸马的母亲去跟丫头一桌。
这实在是欺人太甚了,饶是驸马的脾气好,也忍无可忍,夫妻二人的关系就一路僵持下来。
起初的时候,静安公主进宫里去告状还有些成效,嘉平帝总是更偏向女儿一些的,驸马爷就只好忍让。
驸马的父母亲也都是忠厚老实的人,不敢得罪公主,一味地讨好赔不是。
可是时间逐渐久了,驸马发现自己也只是被训斥而已,胆子就逐渐大起来,他已经不愿意再搭理静安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