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番外(61)

作者:顺颂商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请问老师,我们需要修改哪些地方呢?]

消息来得很快,新提醒挡住了陆静手机背景上小爱豆的脸。

[太短了,没细节。分成几期发吧,每期一个主题。]

像连载小说一样,既能省去宣新的工作任务,又能最大限度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还吊足了胃口。

陆静这会终于相信陈书记和故事里的陈放是同一个人了,差点就要回一句“原来你也是营销鬼才啊”。

当然,陈放平日假模假样的威严还在。就算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这样讲话。陆静卑微地说了个“好的”,又加上一堆感谢敬语才算结束这次聊天。

突然又来振动,看来单方面结束聊天的想法是泡汤了。

[不过大主题还是要劝学,最后一段落脚得正能量一点。另外,校庆快到了,你们看看能不能分一期出来,往校训上靠靠。]

看来您这是连校庆特别栏目都省了......

陆静又发了一连串“收到”,飞速打开研会小群,分享聊天截图。不出所料,一片哀嚎和吐槽。

这历经千难万险的系列推送,终于在二月上旬发出了第一篇。

陆静和李方潜确认了多次,没想到导师只提出,希望沈拙清出现的部分全用化名,其他的一概没看。

陆静只好把所有人名都做了模糊处理。

毫无悬念地,这篇推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遍了朋友圈。陆静盯着后台蹭蹭直涨的阅读量,心跳也随着加快。

部门群里急切讨论着去哪里庆功,约好了一天破10w+就去新街口,三天破不了就去六食堂。陆静嫌不断振动的消息提醒有些吵,干脆屏蔽了这个聚集了一堆话痨的群。

离开群设置界面时,一条消息突然跳进来:你们快看BBS啊!

这年头,仍旧活跃着的高校BBS不多,N大却保留了这个古老的网上讨论方式。虽然名称总被吐槽像相亲网,但学生们还是乐意在上面各抒己见,“论坛治校”。

如今的版面比十年前清爽许多,管理也严了不少,发言还需要学号登录实名。

十大热门话题板块里,陆静主笔的推送赫然在列。

“搞快点搞快点!新街口走起啊!学姐请客!”一个小部员在网上逛完一圈,在群里上蹿下跳。

10万+来得很快,准确来说,这次的系列推送,总阅读量破了校研会官微的记录。

孙乾明一脸嫌弃地指了指推文,兴师问罪道:“所以,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二货?”

李方潜正在往系统里录成绩,头也不抬:“差不多吧,你什么样子心自己里没点数吗?”

“亏我还辛辛苦苦替你排剧!”孙乾明忿忿拿起抱枕,下巴靠在枕套上,不由地又开始嫌这嫌那,“你这抱枕多少年了啊?都味儿了,该换了吧。”

“不爱闻别闻。”李方潜一把抢过抱枕,小心翼翼地放在腿上。

“不过......你这学生还挺厉害的,这篇推文的盛况,都快赶上我当年复排《情书》了。”孙乾明邀功一般,冲李方潜笑道,“当时校报怎么说它来着?哦对,‘炙热纯粹、生而自由’,啧啧啧,夸得我都脸红了。”

“跟你有什么关系?”李方潜终于合上电脑,一本正经地望着他,“那是剧本写得好。”

说着,冲里屋喊了一句:“拙清,该吃饭了。”

然后朝孙乾明比了个“请”的手势,笑着赔罪:“不好意思啊孙老师,今天情人节,我想跟拙清过二人世界,就不留您吃饭了。”

三秒钟后,孙乾明的国骂声响彻整栋楼。

而楼内,李方潜放好碗筷,细致地摆好盘。

沈拙清关在屋里赶稿,没听到叫声,于是李方潜跑去,把他拉进厨房。

胡萝卜切成一个个椭圆形,拼成太阳花的模样;鹌鹑蛋被剪了两刀,用牙签穿成一只小兔子;白汤里飘着青菜,翠绿色衬着乳白,色香味俱全。

红烧肉上冒着锃亮的油光,李方潜仔仔细细把肥瘦分开,又将瘦肉在青菜上滚了几圈,沥干了油,才放到旁边的碗里。

——沈拙清最近赶DDL赶得昼夜颠倒,胃也不好,不能吃太重油的东西,偏偏又馋得很。李方潜只能每次少做一些,用这种方式给他解馋。

桌上照旧多摆了一个空碗,饭吃到一半时里头就放满了青椒。

沈拙清倒一桌子菜,问:“今天什么日子啊,搞这么丰盛?”

那语气里不无惊喜,李方潜听着不禁心生甜蜜。

他见沈拙清累得黑眼圈很重,也没提自己想过节的心思和孙乾明来过的事儿,只是轻轻拉开椅子,比了个请坐的手势:

“不是什么大日子,这不是大作家要交稿了吗?犒劳犒劳你啊。”

沈拙清笑弯了眼,筷子迟迟不知道先夹哪个好,就放嘴里咬着。

“多大人了还咬筷子头?”李方潜拿自己的筷子敲了敲他的,语气带着点警示。

“啊?多大了?”沈拙清揶揄他,“你多大了?还搞小年轻那一套,以为我不看公众号呢?把咱俩夸得天花乱坠,你也不脸红。幸亏你学生用的化名,不然我们工作室要笑我笑上个两天两夜。”

“这不是陈放筋搭错了,非得叫我去采访吗!”李方潜苦笑着说,“还说要赶着校庆把这个礼物送咱俩——他才是小孩脾气。”

沈拙清摇摇头,无奈地说:“陈书记还真是一点没变。”

“都没变啊。”李方潜嘴里包满了饭,含糊不清地说,“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就算再有个十年、二十年过去,该不变的,一直都在那。”

第55章 石头

宣新部负责排版的是一位研一新生,她选了个牵手的剪影做封面。推送里最让她感兴趣的,反倒是那个丛林诗社。于是,她跑到校刊区,从许多报纸里找到那几本配色奇特的书,在图书馆坐了一整个下午。

文体部卯足了劲,要做比学创更轰动的内容。他们找到孙乾明,问他有没有想法复排几年前的《情书》话剧。这位老师的眼神晦暗不明,直到几个学生开始坐立不安时,才悠悠地点点头。

合交部仍忙着搭建实习交流的平台,对这些风花雪月的事一笑而过,只是在办完一场大会后,猜测起李方潜为何会接受小小的校内研会采访——大概是因为,这个研会属于N大吧。最后大家一致得出这个结论。

学创部此时正在聚餐,部员们满足地吃完,七嘴八舌缠着陆静要沈拙清的照片。

“我真的没有。”陆静无比真诚地举起双手,向一桌人求饶,“我导只给我看了一眼......怎么说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有少年感,那时候又没有美图秀秀,不知道真人长成啥样。”

“搜不到照片吗?”一个部员显然不信陆静,作势准备掐她的脸。

“真的没有!”陆静为了自证没有私藏帅哥照片,赶紧打开手机。这次面容解锁异常顺滑。

点开搜索栏,只找到几条通知和任命,寥寥几个字。一阵失落的叹息声此起彼伏,一桌人面面相觑。不应该啊,既然和名导合作过,怎么会搜不出来呢?

“你们傻啊!搜笔名!”

猛地被提醒,陆静一拍脑门,想自己最近真是改稿子改到智商下线。

赶忙重新输入搜索,山石。

果然,一溜代表作和轶事立刻跳出来,页面比刚刚多了好几倍。

“搜到没有!”大家催促着。

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等得着急,索性自己打开了搜索栏。

聚集在她身边的人此时已经换到桌子对面,有人伸长了脖子往里圈看。在等待过程中,众人三三两两猜测起九十年代的餐厅和加州。

“卧槽!这也太好看了吧?我是该酸你导还是酸沈先生?!”

不知是谁的声音从里外两圈的人头中传来。

“欸?沈先生竟然没去参加青教计划,他自己开了个工作室啊——我就说,怎么没听过学校有这么号人呢。”陆静咕哝了一句,继续往下翻任职百科,“啊啊啊啊啊啊!他当年没去面试,是因为陪我导去四川了!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啊啊啊啊啊!”

说着,大声朗读下面连着出现的新闻:

“2008年5月13日,著名作家、编剧山石先生应邀随N大地质科探队赴川,深入灾区进行纪实创作,其作品荣获......”

也不知新闻的智能联想是怎么抓取的,这条的旁边智能推荐竟然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