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GL+番外(55)

只怕他自那日起,便开始无法安睡,觉得处处都是郑家耳目。

皇帝开始忍耐,一忍十余年,哪怕有了亲信,哪怕太傅渐渐不再过问朝事,他仍记着当年的阴影,生怕下诏又是无人奉诏的局面,一直隐忍,直至太傅过世,他这时才将满腔怨愤发泄出来。

“紫宸殿的宫人都是见过陛下对着太傅唯唯诺诺的,他一看到我们便会想起当日的不堪,于是连我们也不放过。”苏都唇角有一抹冷意。

郑宓没想到竟是这样,她又问:“事发之时,便无人示警吗?”

苏都道:“太快了,我一得知,立即往仁明殿告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立即书写了两封信,一封递回郑府一封送到淑妃娘娘手中。

但前者还未出宫门就被截了下来,后者是我顺手带出来的,怕被发现,没敢往淑妃娘娘手中递。

直到陛下下令软禁了皇后娘娘,我恐信中有什么要事,才想方设法地送到了淑妃娘娘手中。

“淑妃娘娘与皇后娘娘一向两头不对付,一年到头连面都见不着一次。

但自郑家出事,淑妃便一直替郑家求情,在紫宸殿外一跪就是一整日,还递书信出宫试图联络楚家相助。

可惜那时宫门看得严,淑妃娘娘写的信,一封都未送出去。

直到看到皇后娘娘给她的手书,她突然安静了下来,闭门不闻窗外事。”

这事也叫苏都疑惑了多年,故而一直记着。不过那时替皇后求情的妃嫔不少,淑妃后头,也未受牵连,保全了下来。

“那月余,风声鹤唳,宫里宫外全然阻隔了消息。郑家顷刻之间颠覆,同时宫中也开始不断地死人,我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躲在这冷宫中,如此苟延残喘,活得比死还不如,也不知为的什么。可就是舍不得这条命。”

郑宓听完了旧事,出来时,天已快黑了,外头在下大雪,地上的雪很快又厚了几分,自入冬,便未见过这样大的雪。

她踩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云桑就跟在身后,路上偶尔还会遇见宫人,郑宓连伤心悲哀都不敢表现出来。

但脸不知是被风吹得麻木了,还是怎么了,竟是一丝冷意都感觉不到。

她满心都是苏都方才说的话。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她回到仁明殿,衣衫都湿了,云桑忙令人备水,又命烧了姜茶。

郑宓浑浑噩噩的,沐浴之后,想要独自待一会儿,外头便有人来禀,陛下来了。

皇帝数月不来,忽然驾临,宫人们手忙脚乱,连忙准备接驾事宜。

郑宓的恨意充斥心头,想要到皇帝面前质问一句,太傅何处对不住国家,何处对不住朝廷,何处对不住皇家。十六岁还政,他还了不曾,国舅犯法,他当不当死?

但那道明黄的身影自黑暗中走出来,到了大殿之下时,郑宓蓦然清醒过来,还不到时候。

她握紧拳,手心被指甲刻得生疼,面上却柔和下来,款款地福下身子,身子每低一点,郑宓的心便如被刀划了一下,便似看到了祖母吊死在堂上,看到祖父尸骨自墓中启出,被丢弃到街市任人践踏,看到父亲叔伯在午门外被砍掉头颅。

“臣妾见过陛下。”她开口说道。

皇帝走到她面前,一把把她揽进怀里。郑宓浑身僵硬,恶心得几乎要吐出来。

“怎么这般僵硬?冷?”皇帝觑着她说道。

郑宓垂下眼眸:“臣妾紧张。”

皇帝笑了两声,却揽得更紧了,看着她的脸:“冷落皇后了,可朕这不是来了?”他说罢,便一抬手,命宫人退下。

郑宓开口:“且慢……”

皇帝笑吟吟地看着她,手一路摸到郑宓的腰上,郑宓抬头看着他,笑意温柔:“臣妾这儿有一心意,特意调・教了准备献给陛下,不想陛下就来了。陛下可愿一览臣妾的心意?”

说罢抬手勾住了皇帝的腰带。

皇帝大笑:“好,就让朕瞧瞧,是什么心意。”

郑宓看向云桑,云桑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宫人们会意,各自备了丝竹管乐,又奉上佳肴美酒。有美人自帷幕之后而出,笑意嫣然,舞步动人。

皇帝笑了一下,揽着皇后坐下了。郑宓目视前方,一面寻思皇帝怎么突然来了,一面想着如何脱身。

美人的确是美,是郑宓自行宫寻来的,身段妖娆,面容却如出水芙蓉一般清丽,使人心生怜惜,皇帝看得津津有味,却并不多入神,也未放开郑宓。

他看多了美色,这般姿容虽已是上乘,但只要在宫中便不必着急享用,迟早都是他的。他记得他今日来,是来寻皇后的。

“歌舞迟两日看也不急,朕与皇后的新婚之夜却是等了许久了。”皇帝笑道。

贞观殿中,明苏还未出宫,她与三皇子说完了话,风雪大作,阻了她出宫的路,她见天色不早,干脆就在殿中歇一晚。

正要睡,殿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一看,却是皇后身边的女官。明苏依旧决定不再见皇后了,何况她眼下一心挂怀郑宓,正要命人劝她走,那女官急道:“陛下忽然驾临仁明殿,天这样晚了……”

明苏打断了她:“陛下驾临仁明殿,这不是好事?”

云桑来此是自作主张,心中既急且慌,听公主之意,是不愿援手,忙道:“可……”

“姑姑回去吧。”明苏说道,挥了下手,立即便有宦官来,推着云桑出去。

宫门被关上了。将人关在了外头。

明苏转身回殿,炉上的水沸了。她走了过去,拎起水壶,沏了杯浓茶。

她想好了,不再见皇后,何况帝后相谐,本就是理所应当,与她何干?

沸水注入壶中,茶香四溢,可明苏非但不觉心旷神怡,反倒略略烦躁。

她静等了片刻,提壶,泻下一盅清茶。

“我不想侍寝。”皇后的声音骤然间在她脑海中响起。

明苏端起茶盅,观赏茶色。

“我不会侍寝。”皇后不依不饶。

明苏冷漠地想,与我不相干,我只想阿宓,我不能对不起阿宓。她低头闻了闻茶香。

玄过入门来,正要说话,殿下突然站了起来,将手中的茶盅在桌上一顿,快步走了出去,闯入了风雪之中。

第四十一章

人老了, 难免怀旧。

皇帝今早在乔婕妤身边醒来,忽觉身边这宠幸了月余的女子像是一夜之间失了颜色,索然无味。

他回了紫宸殿, 又觉后宫之中, 美人虽多, 却无格外亮眼之人,皆是平庸之辈。

正想着不如择日往行宫一趟,兴许能有佳人偶遇, 天便下起了大雪。

空中白茫茫的一片,入目俱是纷飞的雪花, 自紫宸殿外望去, 这皇宫好似被大雪掩埋, 这冬日仿佛永不消融。

皇帝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多年的那个冬日, 他初次见到废后, 也是这样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这些年, 他过得顺心顺意,每每想起郑家恨意犹在, 可更多的,却是得意,郑泓再强势又如何,如今还不是全族皆亡,一丝血脉都未留下。

但今日, 他隐隐地竟有些怀念, 怀念起那时,他才十五岁,尚未及冠, 还是锦衣玉冠,意气奋发的少年天子,他见了郑氏,不知她是何人,却觉眼前一亮,满心都是这是谁家女儿,竟是如此姿容。

后来,自母后处知晓了她是太傅之女,是母后召入宫来说话的,那日的惊艳便完完全全转为了厌恶。

待他们大婚,他小意温柔,郑氏也还算识趣,倒也过得平静。

今日又见了这样大的雪,皇帝忽然有些想念起郑氏来。

结为夫妇二十六载,自少年时起便相伴的人,再是怨恨防备,也少不得有许多温存而宁静的岁月。

何况郑氏本就秉性温良,贤淑端庄,有她在,后宫从未使他有过片刻烦心。

皇帝一想就想到了入夜,决定去仁明殿瞧瞧。到了仁明殿,却看到殿中走出一人来。

那人身着后服,自殿中迎出,像极了多年前,每回他来仁明殿时的模样。

怀念之意荡然无存,皇帝心中蓦然间涌出无数恶意,当年他惧她畏她,不敢放肆,可如今这后宫,谁不是任他拿捏搓弄?

歌舞虽好,但皇帝看惯了,也不觉有什么新意。

他望向皇后笑道:“歌舞迟两日看也不急,朕与皇后的新婚之夜却是等了许久了。”

若花辞树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