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荣安被烦得不行,低低一喝,忍不住端了酒盅喝尽后,又将酒盅重重搁到了桌上。
哪知她的这一下,却更是引了不少人都看向了她,众人随之露出鄙夷表情后,又纷纷看向对面男宾席。
荣安顺眼看去,这才发现,对面的朱承熠也正在喝酒。
且那厮明显也瞧见她刚喝尽了一杯,这会儿笑着看来时,还将手中杯扬了扬,随后一口喝尽……
这下,荣安也头疼了。
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她,在议论她。准确说,是看她和他,议论她和他!
她也终于明白是什么引发了大伙儿的热情。
因为皇上还没来!
所有人都在等皇上!
皇上没来,就不能开宴!
而皇上没来,这大殿里,提前动了杯的,只有他和她!
没有规矩,不懂礼数,胆大妄为,粗鲁粗鄙,整个京城的贵人圈里,最最荒唐的一对人,再次当众不约而同做了荒唐事!
再一次的,他和她成了“美谈”,送了大伙儿笑料。
而刚刚传开的那个这对荒唐人相互有意的说法,也进一步开始在交头接耳的人群里传开……
荣安也是一声叹息,这不是她要的!她要干大事的!她可是凤格!和他扯上关系,她……她可怎么办?再加上太子那里……真是烦到不行!
荣华更是双颊绯红,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她再次开始暗恨,荣安为何来参宴,为何与她一桌,为何动作那么快,她阻止都未及。她更担忧,怕荣安之后还会有什么不妥举动,怕被牵连,怕被笑话,怕竹篮打水……
这同桌的两人,同是郁闷无比。
“安安,我知道了。”荣华猛一抓帕子。
“你少说一半藏一半,不想说就别说!”荣安强忍了再次举杯吞酒的冲动。
“定是有人嫉妒我,为了阻止我暗害我,所以才故意用坏你名声的方法来拖累我。所以,暗中推波助澜的,定是我的竞争者。说不定……”荣华咬起了牙,红了眼,一把抓住了荣安手臂。“我早就让你少和常茹菲她们玩了,说不定就是她们……”
“你有病吧?”荣安甩开了有如惊弓之鸟的荣华。“懒得理你。”
今日又不是集市,能让一个传言迅速在贵妇贵女间传播,只有一种可能:那人不但位高权重,还得有一定威信和传播实力。
这样的人,今日可不多。
常茹菲她们或许能在姑娘里煽风点火,但绝不可能短时间内便将火一直引到贵妇乃至贵公子之中。
所以,荣安怀疑这便是长公主的手段了。
自己还是被连累了。
对方的目标是朱承熠。
长公主在用她自己的方法为女儿甩掉朱承熠那个挡路石。
而显然,朱承熠那狐狸也已经发现了对方的盘算,所以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刚刚当众对自己一举杯,不但进一步落实了他的风流无礼,又让这谣言更甚,为长公主创造了更恰当的反对婚事理由和更广阔的使力舞台……
荣安郁闷。
他这么反复拉自己下水,经过自己同意了吗?
她狠狠一眼瞪过去,可那厮却撑头在看房梁,令她一肚子火气没处撒,憋得慌。
总算,等了长时间后,皇上皇后和太后一齐到了。
众人跪拜,三呼万岁后,酒宴开始。
正如常茹菲所言,这就是一场充满了各种试探意味的午宴。既有权利的较量,也有利益的考量。
借着今日人多,入京才几日的朱承熠又被皇帝向众人引见了一遍。
朱承熠依旧表现着纨绔风流气,不怯不卑不正经,好在他气度不错,所以倒还不那么叫人厌恶。
皇帝在面对他时,也是少有地表露了几分疼宠。
“这厮往日里总不着调,今日大伙儿认清楚了这张脸,若见他又在外边胡闹的,只管来朕这儿揭发,朕绝对有赏。”
“别,别啊!”朱承熠赶紧拿了酒壶,一口气自罚了三杯。“臣心赤诚坦荡,何来不着调之说。路遥知马力,皇上只管看臣表现,臣定不负皇上期望!”
说罢,那朱承熠又是面向众宾客,再次自饮三杯。
“在下初来乍到,失礼之处不少,还望在场诸位多多包涵,在下有礼了。”
皇帝啐声道:“你也就这酒量最不负众人期望了!”
众人笑。
朱承熠则出席跪地,表示他父王今日刚送到了一份礼单。重礼尚在路上,但他实在憋不住,正好借着今日七夕,提前献出礼单,恭祝大周国泰民安。
内侍接过礼单念了起来。
北刀百柄。肉干百斤。马奶酒千斤。织毯百张。军靴百套……林林总总的燕安地特产足足几十样。
当然礼单里,最重要,也让皇帝眼中一亮的,便是五百匹骏马加一百纯种马驹。
大周国内战马缺乏,不仅是本朝,就是前边数朝,几百年来推行的马政也总不那么成功。骏马须群养于高寒之地,长于群山深谷,有肥草甘泉旷地……满足这些条件,已是很难。再要从百姓耕地中划出土地无异于夺粮养马,代价更是太大,怨声总也不止……
因而国内马匹的匮乏,尤其是战马的缺口一直是个大问题。
五百之数听着不多,但骏马难求,北平口外马悉数也不过二万。而去岁大周向各宗藩试图求购战马,结果却是“四夷未报”。只岭北求购时开出重金后,购得了三百之数。
自家养不好,又求而不得,这才是大问题。
……
第178章 皇帝的赐予
皇帝如何不得喜笑颜开?
倒不是因这天降之财,而是解了燃眉之急,只要运用得当,那么这还将是长流之细水啊!……
朱承熠入京冲撞了长公主那日,皇帝便故意漏了缺马的口风出去。
果然,这还没几日,北边的礼单便到了。
皇帝此举除了暗示缺马,自然也是为了试探。
他总要看看在燕安王心里,儿子的分量有多重。而燕安王回礼的质量和速度,便是最好的答案。同样也是燕安王对大周忠诚度的体现。
皇帝觉得很满意。
不管是对方诚意的试探还是忠心的试探。
只要好好带着朱承熠在京,那么燕安王那里不但无所畏惧,还会最大程度满足大周所求。这才是长久之道。
“燕安王礼重了。”
皇帝眼中宠溺更甚。“战马对燕安地至关重要。鞑军多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燕安地多年久战,战马消耗巨大,骑兵损失重,这礼……着实重了。然马匹既已在路上,这次便罢了,你且转告你父王,下次还是要多多保存前线实力为上。”
朱承熠磕头谢了皇帝关怀仁爱。
“父王一心为国强国富国泰民安而努力,只要能为朝廷为大周为皇上尽些绵薄之力,燕安地从父王到百姓,哪怕是束紧裤腰带也甘之如饴。父王转告,皇上仁爱宽厚,除了战马外的其他,皆是燕安地百姓出钱出力,主动向皇上尽忠之礼,恭祝皇上千秋万岁,恭祝大周国泰民安!”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齐刷刷跪成了一片,个个高喊“恭祝皇上千秋万岁,恭祝大周国泰民安!”
荣安心下叹了又叹。
朱承熠也是难啊!
那般的自污在先,这会儿还得巴巴求着拜着睁眼说瞎话地拍着马屁,可到头来呢?
现皇帝虽心下龌龊,可至少还要脸皮,若遇上朱永昊那样欲壑难填的……注定会被吃得尸骨不剩。燕安地的包袱太大,前狼后虎的,朱承熠再能,燕安王再强,确实也没多少好办法。
显然,朱承熠的马屁哄得皇帝很高兴。
皇帝笑得越发慈悲和蔼,说了几句漂亮话,喊了平身,又赞了燕安王和燕安地的众百姓。
“燕安地民众质朴赤诚,朕甚欣喜,传朕口谕,让礼部最快速度拟一张回礼单去。回礼的粮油布匹茶叶等北地匮乏的物资加双倍。争取九月九之前送到。”
朱承熠再次代替燕安地民众拜谢了皇帝。
“刚提到马奶酒。朕记得上次你带入京不少。既然提到了,不如摆上来,大伙儿都尝个鲜,也感受一番燕安地百姓的心意。来人,上马奶酒。”
荣安一直在暗暗观察长公主,只见坐在了太后身侧帮着布菜的长公主略有焦躁地又在太后耳边絮絮叨叨说着什么……而乐平郡主见朱承熠大出风头,则是一脸掩饰不住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