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看了一下跟自己记忆中没太大出入,又算了一下需要留下的余粮——他有封邑有俸禄,但是他这个王府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可乱七八糟算下来也有好多人呢,别的不说,他的护卫就有上百人。
这些人都是要张嘴吃饭的,李显要留出一定的余粮,然后在剩下的一部分里面拿出一些来捐出去!是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说实话,李显现在对于从中央到地方的那些官员的印象,跟前世的红十字会也差不了多少了,他总觉的哪怕自己捐出去了,说不定又要被谁给贪了。
还不如,他亲自派人将粮食送到灾区呢!至少那些东西是都到了灾民手里了!
不过捐粮食不如捐款,粮食不太好算,所以李显直接让长史弄出一部分钱直接送到户部去——这个他就不用亲自去了。
户部侍郎杜正伦也算是服气了,虽然李显把他们喷了个狗血淋头,但是人家还真说到做到了,并且一捐就是两千贯,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要知道现在一品大员的年俸一百三十贯钱。
李显捐的钱再加上太子和沛王那里陆续捐来的钱,加起来有三千贯,哪怕粮价在逐渐上涨,这笔钱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大家都以为李显捐这么多钱是掏空了家底了,实际上,他们谁都不知道,皇室亲王里面没有人再比李显过的更朴素的了。珠宝珍玩他不在意,衣服饰品都按规定来,不是穿朝服就是穿常服,唯一的也就是喜欢琢磨个新菜式,只不过他一个人能吃掉多少东西呢?
这次借着水灾的借口他有消减了一下自己吃饭菜品的数量——每次吃饭只有一个人,但是要面对一大桌子美食,看得见吃不下简直是太折磨一个吃货了,更何况……太浪费了有木有啊,他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啊。
长史和狸奴他们都不太同意,觉得这样没有亲王的气度,可问题是他在王府,在自己家里摆什么架子呢?
折腾完自己的王府,李显一转脸就去找太子联络感情了——李治让他亲近太子,他就亲近太子呗,至于太子将来的命运……他自觉是没那个本事去更改的。
李弘对于李显的到来显然是很意外的,在李显说了来意之后他就更意外了。
“你要自己派人去送灾粮?不是,你哪里来的灾粮?”
李显微微一笑:“太子不必担心,臣弟手里还是有些余钱的。”
李弘:……
要不是知道他弟弟手上没有实职,也没有出镇一方,他简直都要怀疑李显也贪污了,这货怎么会有那么多钱的?之前东宫捐出了五百贯已经觉的很多了,再多一点他的钱都要不够用的了。
实际上李弘跟李显怎么能一样呢?李弘要费心去经营关系啊,他的东宫就是个小朝廷,想要让人家死心塌地跟着他,他就要细心一点啊,嘴上说的再好也没用,逢年过节和人家生日的时候总要关心一下下属的,这就是一大笔支出了,再加上东宫的日常开销走的是内库,可以说李弘比李显缺钱是正常的。
李弘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不是,我是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自己运粮食给灾民,以前没有过啊。”
“因为我不信他们。”李显很坦然的表示:“万一他们再贪污呢?我宁可直接送给灾民也不想让那些黑了心肝的让你都给贪掉。”
“那……你以什么名义呢?”李弘心里一动,这件事儿……虽然以前没有人做,但是真的要去做的话,对提升名望很有好处,太子现在……还真的有点需要这个。
结果李显很干脆果断的表示:“以朝廷的名义啊。”
李弘:……你还真是大公无私啊。
第36章 36
李显找上太子说这件事儿其实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思,太子手下能用的人总比他的多吧?他倒是可以让自己的护卫去,但是压着那么多的粮食,这一路上万一被查了怎么办?
至于不跟帝后说……谁敢当着李治和武后的面说不相信你们治下的朝廷官员,所以我要自己干啊,这不是作死呢吗?虽然李显也知道他今天在太子这里说这些话帝后二人也不一定不知道,但是有的时候从别的渠道听说和被人当着面说是不一样的。
李弘有些纠结的说道:“这件事儿……你让我再想想吧。”
李显有着现代人的很多毛病,比如说想要做什么事儿就要尽快做成,要不然他就没耐心了,或者说如果不快点办成,说不定他的拖延症就要开始犯了,拖着拖着这事儿……说不定就黄了。
李显想了想之后说道:“太子要是为难就算啦,你要忙的事儿太多了,本来这件事儿我也不应该打扰你的,不过太子殿下可要为臣弟保密啊。”
李弘也有些纠结,出人出力出钱的事儿办了……回头半点讨不到好,这有什么用?是啦,他也不是不关心灾民,但是他跟李显的出发点是不太一样的,李显是真的可怜那些灾民,这位虽然已经穿成皇亲贵胄了,但是他当了二十多年普通百姓的思想一时半会还是转变不过来的,这需要时间。
所以从灾民的角度来想的话,家被毁了,地里的收成也没了,吃的用的啥都没有,朝廷的赈灾物品还一直迟迟不到,这日子怎么过?
哪怕就是前世的时候,李显也是那种有什么地方遭灾了他也会想方设法捐点钱或者衣服物品,不会太多,但终究是个心意。
现在他作为亲王能量更大了,哪怕不能照顾所有的灾民,能管一点是一点吧?他和太子李弘从思想上就不一样,李弘只看大局,只要不影响帝国的稳定,灾民的东西迟一点他也不介意的。
思来想去太子还是下定了决心:“我这里也抽不出人手,护送粮食至少要可靠的护卫才行,东宫十率我也不能轻易动用,而且没个名目就派出京去,阿爹阿娘那里也不好解释。不过你放心,你想要做就做,不用担心别人扯后腿。”
李弘对于弟弟跑过来跟他说这件事儿心里还是有些踏实的,李显到底还是想着他这个哥哥的,至少不会给他找事儿了,这就行了,至于帮忙,这个弟弟……还是算了吧。
被李弘拒绝了李显也不介意,他本来也没觉得李弘会跟他一道做这件事儿,想来给户部捐款如果不是他站出来说估计李弘都不会有这个想法。
李显出了东宫就坐着马车慢悠悠的回家了,结果半路上的时候就被郑玘身边的书童玉锦给拦住了传了个话,说郑玘明天要请李显吃饭,就在平康坊新开的那家食肆里。
李显听了之后眼睛一亮,顺手赏给小书童几个铜钱,笑眯眯的让他去回话。
回去之后李显先是让长史将富余的银钱都换成粮食,当然不必是精粮,粗粮也可以越多越好。
李显知道,遭灾之后人们什么都没有,饥一顿饱一顿的只要能吃上饭就行了,对于粮食的要求没那么高,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手里的钱如果真的全换成精粮的话,还真换不了多少,但是粗粮什么的就能换不少了,俗话说一米度三关,多换点粗粮总能救更多的人。
折腾完这个之后,李显就开始吩咐厨房明天做几个菜,他要打包带走,于是第二天穿着一身白衣坐在食肆里悠闲喝茶的郑玘就等来了带着一堆菜过来的周王殿下= =!
郑玘定了定神觉得自己选的地方不太好——你上人家这里来吃饭还带着食盒,里面还放着好几种别人见都没见过的菜,你这是来吃饭的还是来踢馆的?要不是看你穿的非富即贵人家当时就能把你撵出去好吗?
真是每次看到这个学生都能发现他在花样作死。
好在李显也不傻,虽然自己带着食盒,却也点了几样这个食肆的招牌菜,然后笑眯眯的对着郑玘说道:“这两天研究出来的新菜式,郑傅尝尝。”
郑玘看着摆在桌子上七八份菜颇有一种扶额的冲动,他刚离开王府多久啊,这就多出了这么多道新菜,他家学生是每天都在用来研究新菜式了吧?
郑玘不想一见面就训话只能问道:“阎先生可还严厉?”
其实郑玘想说的是阎立本是在消极怠工吧?要不然李显怎么有时间去折腾菜?
李显听了之后嘴角一抽:“阎傅书画一绝,然而……我实在是……”
李显跟阎立本简直就是上大学选错专业的绝佳代表,阎立本当然想要教好李显,但是李显对书画显然……没那份天赋啊,书法勉勉强强现在能写个工整了,所以阎立本也就是能教教他读书,顺便教教他各种道理了,可这些东西郑玘能教的基本上都教了,顺便还教了阎立本不擅长的各种武艺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