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拉着王长安书房相互拉着彼此的手叮嘱、耳语一番两人依依不舍,出了书房与二无般,唯有此次间眼神交流若细心自会发现端倪。
徐静亲自送王长安离开徐府,两人行至前方,后面四人说着京城发现,皆在嬉笑交谈。
此时的王长安从徐府而出,并不知自己已是长安城内茶余饭后交谈的首要对象。
此时长安城内王长安玉面阎王之名亦是再次掀起高潮,更有甚者其言,“王长安乃地府阎王转世历劫而来才会武能安邦,文能断案明冤。”
第121章 将军府
王长安归至镇国公府,不见顾安勋,王长安询问管家顾安勋是否在府。
管家恭敬告知王长安道:“镇国公至今未归,不知去了何处。”
王长安想了想,让管家带话,王长安对管家道:“我今日带着蓝涣等人搬至将军府,叨唠多时未能亲自向瑜文道别,劳你转告。”
“将军府可以住人了?”
“嗯,今日得到通知,这几日白天夜里皆在修善,昨日傍晚已竣工,袁大监通知我今日已可回府。”
管家恭敬应是,二人寒暄一番,王长安带着几人随后与管家话别带着几人离开镇国公府。
管家目送几人离开后,随即关上府门后便直接前往书房,管家恭敬一礼,随即抬头只见自家镇国公,此时正坐在案前。
房间右侧放着一张紫檀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二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粉荷。
顾安勋手握宗卷,食指微微抬起,皱眉而看,手里的宗卷半天也未见翻动。
早晨微阳升起,斜入枕花格的窗棂照在他的侧脸,朦胧不真切,思绪难辩。
管家推开门,对着顾安勋恭敬道:“公爷,王将军来了又离开了。”
见自家爷似是听到了,但目光瞧着宗卷未有任何变动半分,似乎未曾听到。
管家再次一礼,又次补充道:“王将军询问公爷何在,我遵爷的吩咐说您尚未在府,王将军让我转告爷,道,将军府已经提前修茸好,今日带着蓝将军等人今日便搬回将军府。”
“扑通”一声,管家只见爷手上握的宗卷突然掉落案上,随即茫然瞧了一眼,随即如常,重新拾起宗卷。
顾安勋淡淡看了管家一眼,“我已知晓,你下去吧。”
管家瞧了瞧自家镇国公,与之前无二般,但又如何有什么不一样,自己也说不上来。
管家随即点头,管家朝顾安勋拱手一礼,应声,“喏。”后退三步转身离去,顺手轻缓关上书房的门房。
顾安勋见管家已离开,起身行至书房的牖轩旁,朝着宅门方向望去。
自己虽望不见宅门,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胸口处还伴随着细碎的痛意。
比起登州哪夜阿瑛醉酒时亲吻徐静时的愤怒不悦,那昨夜自己担心阿瑛未归,想去徐府去接她时所听所闻,自己情绪却不再受自己控制。
那种感觉撕心裂肺,仿佛自己心脏被人狠狠捏住,犹如水鱼上岸,喘不上气,连呼吸都是痛的。
徐静虽好,但以他的性子未必能护住阿瑛,自己不想阿瑛再受到点滴伤害,阿瑛该如自由的鸟儿,展翅遨游天际,不该只困于金丝小笼。
随即顾安勋冲出书房,等顾安勋来到府宅门时,宅门已关,只剩入正门小径旁假山上潺潺的流水声……
此时,王长安带着蓝涣几人行了一阵,来到昌乐坊,柿子巷。
马车行到一处颇有气势的府邸前,朱漆大门上方悬着“镇国大将军府”的匾额。
大门两侧,皆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
些许街坊出门探看闻名京都的镇国大将军是何许人也。
柿子巷居住的皆是显赫高官,亦或是京中富户。
此时门口观望者皆是府中仆役替自家主人探看了解。
王长安带着蓝涣、王墨、刘嘉、丁宝林以及士卒十几人行至府邸时,长巷府邸门口皆有仆从观望。
其中也不乏侍卫和奴婢带着自家幼童公子观看,满是好奇的观看,侍从们护着自家小公子,小小姐。
王长安在镇国大将军府邸门口朝众观望者抱拳一礼,“本将王长安,率众将士,见过众位街邻,往后望多加关照。”
王长安带着众人抱拳一礼,巷内所站的小公子、小小姐随即还一礼。
“蓝涣,带着众人去吧。”王长安拍拍蓝涣肩膀,随即蓝涣带着众人拿着竹编小篮,挨家挨户凡出户者皆送去一个小封红。
有小公子得到封红十分高兴,满脸兴奋,对着王长安方向又是一礼。
王长安见此着皆回一礼,等分发结束,王长安带着众人回府。
入府后,径直入内,约摸两百来步的距离,便见得阕影阁。
一幢低矮宽阔的建筑,大门紧闭,前有一块不大的场地,周边摆了各类兵器与一些石锁石墩,想必就是演武堂了,一切器物皆新。
此刻正是午休之时,正午越来越浓烈的热浪肆意侵袭而来,自入府以来,种种景象无不让此刻四下耀眼的硬铁精钢被灼烧着而散发出的压抑气息。
绕过演武堂,景致却一下变了,后面是一处池塘,将大将军府分成了两个分明的区域,眼见着绿树之后隐现的园林庭院,便是后府。
一座木制拱桥垮于池塘之上,成为通往后院的唯一通路,阳光之下,池塘的水面反射着碎金般的光芒。
粉色的睡莲正在水中绽放,在绿树倒影的映衬下,更显得细致柔和,清爽别致。
闭目聆听,有流水之声缓缓入耳,想必池中是从永安渠引来的活水,更令人心旷神怡。
扰人的暑气似乎也知趣地四散而去,心情回复到一汪澄明清澈的平静之中。
池塘四周碧树环绕,夏花缤纷,蛙鸣蝉叫热闹而滑稽,让人忘记了此时身处的是大将军府,忘记了前院那些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却好似进入人间仙境一般。
后府院内,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首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进入将军府,正房厢庑(wǔ)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
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丫鬟女仆迎着,王长安训话,嘱咐几句便各自行事。
整个镇国大将军府,虽不如镇国公府华丽奢华,面积大,但府内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
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既符合将军府的威严也不失别致,在京中怕也是数一数二的院落设计。
第122章 早朝
王长安之后几日带着蓝涣众人忙着府内采购,丁宝林直接驻府做起了总管。
京城无什么要事,王墨与刘嘉带着入京时的十几士兵当起了将军府的护院,由两位亲兵负责。
蓝涣与王长安为采购主力,主要采购一切日常所需的用度。
庖厨是环采阁常燕燕在众人入将军府第二日一早送名单时得知,下午便把阁内厨子直接匀了一人过来。
此期间王长安去过镇国大将军府几次,顾安勋一直未在,要么已经出门未归,要么刚出门不久,自那日后未曾再见。
期间徐静多次处理好徐府事宜后抽空至将军府给王长安不时帮帮忙,两人无人时相处如胶似漆,但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等王长安彻底安排好将军府的一切吃穿用度,府内安排结束后,已是离天子圣人许假十日的第九日。
此期间,王长安与府旁众街邻已是熟悉,基本底细也知道差不多。
镇国大将军府处于U型柿子巷的最中间位置,左边隔壁一家不知是谁人居住,府内似乎有人居住,但不曾露面。
左边居住的是京中安禄侯府,户部尚书齐治源大人的齐府、翰林院修书白春禹大人的白府、京中富户宋府……
整个柿子巷所居住皆是达官显贵,若要采买需得出了柿子巷昌乐坊梨花街采买,整个昌乐坊由六巷八街所组成。
镇国大将军与镇国公府只隔中间一个七夕巷,镇国公府所属贵公巷,巷内所居住的王公贵族较多。
世家大族好清静,徐府所居住又是在南门昌平坊,与柿子巷相隔有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