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外出取材中+番外(81)

作者:谷草转氨酸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贴身带个针线包干嘛?”阮绛扬起眉梢揶揄他,“准备随时给我缝扣子啊?好贤惠一老婆。”

张仪懒得理他,弹了他脑门一下。

如今有句话,是说导航能导过去的地方,都不算真正的偏僻。来前阮绛在网上查过,榜留寨几年前被一个导演组采风过,基本通了路,也有信号。他发出去报告线索的消息,韩仕英和霍雀两个人还是没有回复,这隐约让人有些不安,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天气不算好,越往山里走雾越低。墨绿的水,墨绿的山,一切景色像是被罩上了层灰冷的镜。阮绛看着看着,靠在车窗上睡着了。到底不是自己车,他没找到最合适的角度,不多时就被颠醒了,脑袋在窗户上不轻不重地磕了下。

这是个多水的地方,水道间又有连绵起伏的山,风水上把山脉称为“龙”,把水道称为“脉”,榜留寨不知就藏在哪一个龙与脉的转角间。阮绛心里装着对未知的忐忑,再次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停了,门开着,张仪贴的很近,说话时唇齿间呵出温暖的白气。他轻轻摸了他的脸,温声说:“阮绛,起来了,到了。”

阮绛晕乎乎地睁开眼,只看见车停在树下,前方不远处是一座不宽的石桥,横跨在深不见底的碧绿江面上,桥对岸,黑瓦的是吊脚楼。

“要走进去吗?”阮绛揉揉眼睛,迈下车。

“嗯。”张仪低声应道。

两人提着行李箱往村寨里走,这里的房子其实看上去和外面旅游景区的区别不大,只是没有那么拥挤热闹。很容易就打听到了村长家,人也并不难相处。村长家的老太太穿着蓝布的传统服饰坐在门口抽土烟,张仪身上学者气质重些,他费劲跟村长说明两人身份来意,阮绛则站在门口摸出手机看,没信号。

“不该啊……”他自言自语说。

老阿嬷放下土烟,嘟囔了一句话,带着浓厚的乡音。阮绛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是在同自己讲话,他弯下腰,大声道:“您说什么?我没听清——”

“举高一点就有了!”阿嬷也大声回他。

阮绛点点头,将手机高高举起,脚也掂了起来。胳膊不稳当地晃了晃,手机果然有了一格信号。

“真的有了!”阮绛扬着眉梢,喜滋滋地笑起来。他低头,只见阿嬷也仰着头看他,得意地咧开嘴角。

第183章 吊脚楼

李太太曾经的屋子在河后,没有几户人家挨在一起,基本已经算是村尾了。村长把两人领过去,絮絮叨叨地交代着诸如小心虫蛇、不要未经允许拍村民的脸一类的话。他的口音也很重,阮绛费劲地听了会儿,就开始打量四周,反正张仪会仔细听的。

说是河,其实该说是条不到膝盖深的小溪,水流湍急,架了一座窄窄的石桥,差不多只够两人并排通过。四周的一切都很新奇,张仪时不时回头瞥一眼阮绛有没有冒冒失失,别不小心踩进水里。

张仪和村长商量好了交伙食费请他家里送饭过来,他道完谢给村长递烟,村长摆了摆手,提醒说:“夜里很黑,出门拿手电筒。”

阮绛凑过来,指着水道问说:“这条河通向哪里呀?”

大抵觉得说也说不清楚,村长摆了摆手,只笑。他走后,张仪开门,果然只挂了把小锁。屋里几乎没什么灰尘,但有些若有似无的霉味,窗户打开通风后很快就散了。两人在房子里转悠了圈摸清楚结构如何,穿过堂屋找到了李老板所说的卧室,床有点窄,勉强够睡俩人。

“李老板说还有间闺女房,嫌窄可以去那边睡。”张仪把两人自带的铺盖往上收拾,阮绛四处乱看,嘴上倒接话很快,“我不,我要和你一起睡。”

堂屋很开阔,地上放着烧火盆,有面敞亮的窗户。阮绛两手撑在上面往外看,离这里最近的另一户人家也在百米开外,倒是那条小溪的另一段弯弯绕绕从屋后而过。他吸了口冷而润的空气,感慨说:“这里真僻静。”

张仪应了声,拿出手机检查信号——这儿已经算是地势高的位置了,信号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他往窗边走,说:“一会儿村长来送饭和木炭,请他帮你把火盆点起来,别烫到你;把屋里也擦擦——”

“哎哎哎你去干嘛啊?”阮绛长腿一横,拦住去路。

原来张仪把罗盘从行李箱内翻了出来,小巧一个托在手上。他指指窗外的小溪流,答说:“我去看看水道的走向,顺着看看,不会走太远的。”

阮绛不由也转头看,小溪流清澈见底,他有点不放心,但张仪面无表情地拿着罗盘站在旁边,他蓦地又乐了,小声说:“你这样好专业哦。”

张仪不说话,揉了下他的头发,意思是“走了”。

他在楼下仰头往上看,阮绛身子探出窗户,冲他招手,“小心一点哦!”

溪水清冽澄澈,靠近了就能感到股湿冷的水汽,别说城市中见不到,现在很多风景区都没有这样的野水系了。他眺望远方,山峦望不见头。阴阳交互相生,山巍巍雄壮为阳,岿然不动又可为阴;水至柔冷冽为阴,湍急回环又可为阳。意识形态的不同或许稍带来了些许阻力,但太极大道安之若素。张仪顺着水道不知走出了多远,四周既无人烟也无杂音,他一路紧绷而不自知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不少。回头看看,吊脚楼早已连瓦檐都看不见了。

“这趟能成。”

他在心中自言自语,将罗盘随手挂在了背包外的系带上,慢悠悠地往回走。在他无法察觉的身后,罗盘指针忽然摇摆不定、左右抖动起来。张仪毫无所觉,信步走着,下一刻,指针在盘内快速自转,平稳而不止。

第184章 罗盘

新鲜感渐渐落下,屋里开始让人觉得有点冷了。阮绛又翻出了一件张仪的风衣罩上,裹得厚到胳膊要打不过来弯儿。饭菜放在火盆旁扣上碗防凉,他走到开着的窗户边朝外看,远远就看见了张仪。

“张仪!”阮绛扬起嘴角,开始冲着他招手。

他站得略高,也不知在笑什么,这幅模样令张仪立刻就回忆起了高中的时候。他自己也低头笑笑,快步回去,上楼。

“饭给送来了,”阮绛蹭过去,随手接过他的包,“你走到哪儿去了?”

“没走多远,先别放——”张仪说着,从包侧面取出了几片绿色的叶子,“有清水吗,泡水里。”

“这什么东西?”阮绛好奇问了句,把包放好,余光瞥见了系带上的罗盘。他顿了顿,把罗盘解下来,回头道:“张仪,这个指针……是该这样的吗?”

张仪闻言,把绿叶子放在桌上走过来,接过罗盘。他一瞧顿时皱眉,轻声道:“指针失灵了。先别管了,我一会儿修修看,没事,还有一个备用的。”

阮绛哦了声,不管了。他过去把扣在碗下面的饭菜摆好,顺口又问,“哎,你还没告诉我树叶是干嘛的呢。”

张仪只得把泡在水碗里的树叶子端过去给他看,解释说:“这是抹草,就是防风草,辟邪的。我看见路边有,顺手摘了点。”

原本打算休整一晚,明天再正式开工,饭后两人无事可做,干脆围在火盆旁有模有样讨论起案情来。霍哲和杨云燕遗体被发现时,是在距离榜留寨几公里外的水道下游,两人用霍哲的鞋带把手腕绑在一起,鞋带挂在了岸旁的石滩上。

大部分时间,其实是阮绛在自言自语。这年头谁没看过几本推理小说,可等真的轮到自己,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当年的技术有限,有用的信息其实不多。阮绛分析的时候,张仪就坐在旁边修那个罗盘,他拆开看了几眼,又装回去,拿出手机自带的指南针对了对,发现似乎又好了。

“修好了?”阮绛歪头看一眼。

“嗯。”但修好了张仪也并没有开心,反而皱着眉有点忧心忡忡的。他把罗盘搁在旁边的桌上,信口道:“算了,换另一个用吧。”

天黑以后,两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外面一点人造灯光都没有,习惯了城市中的光污染与永不停止的杂音后,四周静得可怕。阮绛感觉快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了,他无意识地用手敲着身下的小板凳弄出点声响,冲张仪道:“这也太黑了,现在几点啊?”

“七点半。”张仪看了眼手机,“李老板说屋里通了电的,有插座板,但现在没有灯泡。用手机凑合凑合吧。”说着,他抓起阮绛的手,“走,窗边看星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