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为我点绛唇(62)

作者:君子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柳儿纳罕,“太太怎么了?”

“没事,你先下去。”

打发了柳儿出去,周氏自己躺好了,仔细地回想着母亲的每一句话,这才发现,昨日她母亲的话里话外都带着个人,她姨母。

周氏外祖家姓裴,从商几代下来,家资颇厚。不说豪富,在北方一带也是小有名气。裴家和周家,原本是远房的表亲,两家一南一北,虽不能经常见面走动,但两家家世相当,送礼往来关系还是不错的。周氏的父母,尚未出生的时候,便指腹为婚了。

不过后来周氏的祖父被一场风寒要了命,周氏的祖母带着当时年纪还小的周父十分艰难,便将家中买卖田地交由族人打理。不过两三年,便败落了。当时尚且不满十二岁的周父做主,将家中剩下的一座宅子几顷薄田卖了,带着柔弱的母亲和两个老仆来到了京城。

本想着裴家既是表亲,又是姻亲,周氏祖母先还想带着儿子一起去投奔来着。裴家那边,却颇有些个嫌贫爱富,虽也留母子二人住了两日,却绝口不提当年定下的婚约。不至于冷言冷语,眉眼之间的轻慢却少不了。周氏祖母吃了这个白眼汤,只得听了儿子的话,急急赁下一处小宅子,从裴家搬了出来。

当年之事周氏也不十分清楚,总之就是虽有个势利眼的娘家,但周氏母亲在亲事上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执着,不肯听父母之言退亲,执意要嫁给指腹为婚的周父。又恰逢周父中了举,裴家这才松了口,不过到底还是不大能看得上已经贫寒了的周家,周氏母亲的嫁妆只是看得过去而已。周氏母亲也是憋了一口气,哪怕同在京城里,成婚后与娘家走动也并不频繁。

周夫人为何在这个时候提起姨母,周氏也不大明白。思忖了一会儿,还是让守在外面的柳儿进来了,低低吩咐了柳儿几声。

柳儿退了出去。

过了两天,周氏的嫂子才悄悄地来了。

周大太太低声告诉周氏,“姑奶奶的话,我都明白了。只与姑奶奶说一句话,之前母亲来说的那些话,不但我们,父亲也是不知道的。”

“我知道父亲不至于如此……”糊涂。

周氏点了点头。

“这两天我旁敲侧击的,才知道母亲那些话,都是姨母撺掇着的。”周大太太摇摇头,婆婆是个不错的人,待她和两个妯娌都很是和善,也不干涉他们房里的事。只是不知道怎么想的,被人捧着说了几句话,就开始糊涂了起来,竟要把手伸到女儿和女婿的房里去了。

这要是传出去,得叫多少人说里外不分呢。

“姑奶奶你可还记得姨母家的雪表妹?”

周氏眉尖一蹙,“沈雪娘?”

“就是她了。”周大太太双手一拍,“她去岁出阁,嫁去了外省。成亲还不到一个月呢,当家的就没了。这不是么,好歹守过了一年的热孝,上个月被接回了京城。我听说,因这个,姨母家和她的婆家闹得很僵。姨母的意思,雪表妹年轻,肯定还是要再往前走一步的。”

“嫂子是说……”周氏悚然而惊。哪怕是早就疑惑她姨母这样的撺掇她母亲,怕是会有什么私心,却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上。

她姨母,想要将表妹沈雪娘……周氏咬住了嘴唇。

周大太太怜悯地看着周氏,拍了拍她的手,“姑奶奶莫气。这也只是我的一点儿猜测,做不得准。再者,姨母那人你是知道的,母亲被她一时迷惑了也是有的。”

姑嫂两个在屋子里把丫鬟都打发了出去,说话声音也慢慢地打了起来。二人都不知道,外面游廊上,薛娇躲在窗跟儿底下偷听,她气得脸色通红,一双小拳头死死攥住。

她就算还小,也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又是恼火那个什么姨外祖母心思不正,又是埋怨她外祖母竟然被人诓骗了还不知道呢。到底年纪还小,一时之间,气愤委屈,眼圈都红了,眼瞅着就要哭出来,被人从后边提着领子往后拖。

薛娇被惊得险些叫出来,挣着回头一看,是薛婧正奋力往后扯她,阿福在旁边挤眉弄眼地示意她别出声。薛娇安静下来,三个小姐妹顺着耳门跑了出来。

姐妹这么多,独独自己外祖母会给自己女儿找不自在,薛娇觉得面上火辣辣的,嘟着嘴坐在一块儿假山石上垂头不说话。

“做什么这样垂头丧气的?”薛婧看不了这样的,推了一下薛娇,“有什么话,与我和阿福说呀。”

阿福扶住被推歪的薛娇,皱着两道小眉毛,担心地问道,“五姐姐,你没事吧?”

她不问还好,一问,薛娇的眼泪就下来了,哽哽咽咽的,抱着阿福哭了半天。阿福只好和薛婧又安慰她,午饭晚饭陪吃不说,连睡觉都没回去,小姐妹三个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一晚。

薛娇连着好几天都蔫哒哒的。周夫人跑去劝女儿大度给姑爷纳妾的事,还是被周祭酒知道了。周祭酒好生教训了数落了老妻一通,问她:“如今你年纪也大了,人老珠黄的,是不是也该主动给我挑两个丫头?”

周夫人万万没想到丈夫这样说,遂大哭。

第51章

“那如何能一样?”周夫人哭得急了, 含着眼泪反驳丈夫,“咱们两个,相互扶持着走过来的。婆婆当年, 不也拉着你的手嘱咐,要好生待我, 说你要是负了心……”

“我要是负了心,就得遭雷劈了对不对?”周祭酒缓了声音。当年因妻子一意不肯退亲, 嫁了一穷二白的自己, 都长了两只势利眼的裴家人, 就没有不看她笑话的。这么多年了, 妻子贤良,将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两个互相扶持, 也算是家业双全了。不说临过世的母亲叮嘱,周祭酒自己,也并没有生出过二心。

“阿云和姑爷和咱们又有什么不同?也是少年相识, 一般的和睦。”

周夫人垂泪, “莫不是我就非得要给自己的女儿添堵?咱们夫妻两个几十年的情分, 当初婆母待我, 亲女儿似的。可阿云的那个婆母, 本就看不上咱们家里根基浅薄。阿云又……她岂有不借机生事的?我就是想着, 与其日后让她得了机会去坏阿云和姑爷的夫妻之情,不如这个恶人我来做。”

“……”周夫人哭得伤心, 周祭酒也是不好再说重话。他本就是个很温柔的男子,多年来夫妻二人从未红过脸,看着老妻发髻间的银丝,周祭酒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坐在老妻身边。

“你的心还是太实了。这夫妻之间,你敬我我敬你, 一心一计才是过好日子的根本。肉皮儿里扎根刺,还难受得很哪,夫妻两个中间平白插几个活生生的人,多好的情分也得坏了。我知你担心什么,可非得就在这个时候?阿云是个心思细敏的,若姑爷有了小的,她必是得难过。如今就先让她松心过几年又能妨碍了什么呢?”

国公府邸,什么好医术的太医请不到?什么珍奇的药材没有?谁又能说,几年以后女儿身子不能调养好呢?

就算不能,烦恼也是越往后越好哪。

连说带劝的,总算是安抚住了糊涂的老妻,周祭酒又让长媳去了一次国公府,“告诉你妹妹,已是无事,不要多想。”

周氏听后,总算放开了心。然而想到那沈家姨母,眼中闪过冷色。她确是从小信奉与人为善,然人有逆鳞,她的底线便是薛三。薛三他日变心,收通房也罢,纳妾也罢,她认了。但若是旁人从中插一脚,想要夺了她如今的幸福,那就别怪她心冷手狠了。这是她从薛蓁身上,得来的教训。

三房的烦恼暂且告一段落,周氏心里却是始终憋着一口气。因伤了身体,虽丈夫爱敬依旧,但周氏还是有些心灰意冷,夜深人静时候不免又暗自垂泪,只是不敢叫丈夫女儿知道。周夫人这一次行事,反倒是激起了她的斗志——她还活着呢,就有人想要算计到了她的丈夫身上,她就偏不让那些人称心!

怀着这样的心,周氏脸上总算多了些神采,灰败的眼睛也亮堂了起来。薛三父女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特别是薛娇,掩饰不住自己的欢喜,姐妹在一处的时候,脸上的笑就没有消失过。

她是轻松了下来,阿福却接连好几日愁眉苦脸的。万寿节才过,凤宁侯冯昭便离京回了西南。

冯昭将拒霜也带走了。

虽然知道拒霜本是将门之后,只因父亲获罪,才沦入了奴籍。这一遭跟着凤宁侯一同往军中去,也算是不辜负了拒霜一身的本领。留在京城里,拒霜永远都只能是大长公主买下的奴婢。去了军中,做了凤宁侯的麾下,前程只有比现下更好的。可到底相伴了几年,阿福还是满心舍不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