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为我点绛唇(16)

作者:君子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颗泪珠滑下,她伸手轻轻抹去。

“他军功赫赫的回来,少年人难免有些张扬。我想,太后娘娘也是能够体谅的。只是可惜她老人家一心为晚辈打算,还宣了我家嫂子堂姐一同进宫……阿斐全不领情呢。”

荣王怒道:“不识好歹!”

“您别这么说。”见丈夫的火气已经被挑了起来,荣王妃忙含泪劝道,“大秦开国以来,十四岁的郡王便是空前的,阿斐争气。是湘儿和阿蕊配不上他。”

“胡说!”荣王安慰梨花带雨的妻子,“你不要妄自菲薄!承恩公府贵女,有什么配不得他的?”

霍湘,在京中闺秀里也是很有几分美名的。荣王见过这位内侄女,端庄秀美,还是难得的才女。

承恩公府精心教养的女孩儿,在荣王看来,配给那个阴测测冷冰冰的长子,只怕还委屈了人家的姑娘。

荣王妃顿了一下,低着头没有搭话。

今天在宫里,她也看出来了,大嫂子并不愿意将霍湘嫁给秦斐。

初时荣王妃还不大明白,按说秦斐已经是郡王,身份比几个光头的皇子不低。霍家的女孩儿们,最好的归宿就是嫁入宗室,怎么嫂子倒不乐意了呢?

后来听到大嫂不时与贵妃说话,话里话外地提着四皇子,荣王妃才算转过了弯。难怪呢,原来她大嫂子,竟然将目标放在了四皇子秦长安身上啊。

猜透了承恩公世子夫人的心思,荣王妃只在暗中嗤之以鼻。

不是她说,如贵妃心高气傲的,一心要为四皇子寻一得力的岳家。承恩公府虽好,可她们也都是霍氏女,底细谁不清楚呢?

霍家也就是仗着出了个太后娘娘,发迹不过十几年。与京城里那些树大根深的勋贵相比,简直就是暴发户一般。

最重要的是,霍家一无底蕴二无权。尤其在军中,除有个连了宗的将军霍城外,没有丝毫的助力。

如贵妃再怎么样,也不会让霍湘给四皇子做正妃的——更何况霍湘年纪比四皇子还大了三岁。

“对了,阿蕊是怎么回事?”荣王突然问道。

因田三太太和荣王妃同出霍家,日常走动便比较多。田蕊也时常随着田三太太来荣王府,与自己的女儿秦欢关系不错。这个,荣王是知道的。

只是,之前荣王妃不是说太后娘娘为秦斐相中了霍湘么?

怎么又捎带上了田蕊?

“太后娘娘说,湘儿虽好,然性子有些闷。怕阿斐不喜这样的女孩儿,阿蕊却是活泼伶俐,爱说爱笑的,所以今儿也叫她一同进宫了。”荣王妃倒是没瞒着荣王,一五一十说了,末了还加了一句,“娘娘实在是太过慈爱。”

“娘娘慈爱。”荣王顺着妻子的话重复了一遍。

他耳根子软,荣王妃一向知道。趁着荣王感动的时候,便又哭了起来,“可惜阿斐不能体会娘娘的一片苦心。还因此恼了,不然不会当着娘娘的面,打我的脸。”

荣王面色尴尬起来。

妻子不知道这玉牒的事,他却是一清二楚的。先前还上了折子请求了几次,后来见皇帝越来越不耐烦,便不敢再提,只想着等到皇帝高兴时候再说。这一拖,就拖了十几年。

王妃不上玉牒,女儿没有封号。

荣王知道,这都是皇帝表达着对自己,对霍家的不满。

他愈发不敢再提了。

没想到如今,叫妻子受了委屈。

“你放心,我这就去写折子,请陛下……容你上了玉牒。”

看着泪眼朦胧的妻子,他也只能这样安慰。

岂料,荣王妃摇了摇头,“王爷不要为我惹怒了陛下。我想着,有太后娘娘在,总会好的。我只担心咱们的放儿和欢儿。”

“欢儿是个姑娘,出门走动,被多少人笑话只是个空头郡主,不被陛下承认。放儿……这孩子自小多用功,您是看在眼里的。可就是这样,走出王府去,人也只都知道阿斐,不知道放儿。如今他大哥哥也有了好前程,可放儿的前程又在哪里呢?”

“我明白了。你只放心,放儿是咱们的儿子,我又岂会不为他筹谋的?”

正如妻子说的,秦斐已经有了大好的前程,凭军功封了王爵,那这荣王世子,总该让给他弟弟了吧?

秦斐半点不知道荣王两口子想在他身上做文章。他今日进宫去,和皇帝一起到了寿宁宫,就是叫太后明白,不要插手外臣的婚事。没想到,还能在宫里见到了阿福。

想到前世自己死后阿福的境遇,秦斐不及多说什么,便带着阿福先出了宫。

此刻,他正陪着阿福在王府里吃点心赏景。

看着小丫头捧着紫玉糕小口小口地啃着,啃完了就将手里的碎屑撒到水里去喂鱼,然后抬头朝着自己一笑。秦斐一颗心,都变得柔软了。

阿福抬头看看,春日高升,暖融融一片。

一杯茶递到了嘴边,秦斐哄着她,“喝些水。”

抿了一下后阿福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喝了。她扯了扯秦斐的袖子,“表哥,我该回去啦。”

估摸着这会儿,昭华郡主也该到家了。

“好。”秦斐很是自然地替她擦了擦嘴角,领着她起来,“该用午膳了,咱们回去吧。”

阿福眼里露出点惊讶。看这样子,秦斐还要去侯府里蹭饭呀?

似是看出了她的想法,秦斐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我府里还没有请好厨子。”

阿福:“……”

那她方才吃的,是谁做出来的呢?

秦斐没说。

总之,秦斐大大方方牵着阿福,又回了靖安侯府,继续蹭饭。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以后榜单,先压一压字数哈

第15章 打个喷嚏而已

昭华郡主与荣泰长公主长公主乃是表姐妹,二人性情相投,都是爆仗脾气,从小就很是能够玩到一块儿,也都对如贵妃荣王妃这样的矫揉造作菟丝花没什么好感。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霍如玉连玉牒都没能上去。”昭华郡主懒洋洋靠着荣泰长公主的身上,抬了抬手指,“你说,若是京中人都知道了,她还能不能出门?”

荣泰长公主笑道,“你想做什么?这事儿,皇兄从前都没有说过,今儿母后还不定会与他怎么闹呢,你不要多插手。”

她皇兄从来没将这件事泄露半点,上不了玉牒也不是什么有脸的事儿,荣王那边自然也不会大张旗鼓说出去。

说出去了,回头叫太后和皇帝都不喜欢,因为个霍如玉,不值得。

把个皇兄扔在了寿宁宫里独自面对太后的怒火,荣泰长公主觉得吧,自己和皇帝的兄妹情也就那样了。

“叫我说,那对贱人脸皮比《金刚经》还要厚,霍如玉又惯会哭哭啼啼的叫人同情,哪里会不出门?”荣泰长公主压了压额角,冷笑,“就这样,还满心的算计呢。不提她了,我听说,薛家那兄弟三个,又逮着泰安伯教训了一通?”

泰安伯人风流,却没什么本事,养个外室养得整个京城人尽皆知。泰安伯夫人好歹是国公府出身,除了人蠢了点外也并无大错,薛家那三个兄弟能不替妹妹出头?

荣泰长公主有着一张美艳无双的脸,更有一颗八卦的心,捅了捅昭华郡主,“教训成了什么样?”

“哪里是教训啊……打得猪头似的。”昭华郡主叹道,“太惨了。”

鼻青脸肿的,叫昭华郡主说,送回伯府,沈家那位老夫人都未必能认出来。

薛家这三兄弟,武力值随着年纪排。就算最小的三老爷,那揍起泰安伯来,也是玩儿似的。

泰安伯从外室那里出来,就被薛家兄弟堵在了路上。

薛家有个好传统,能动手解决的事儿,就绝不要浪费口舌。

别看泰安伯敢把儿子沈明程打了个卧床不起,但是对上薛家这三位大舅子,半点儿法子也没有,只能干挺着挨揍。

挨了揍还不算,又被薛三拉着脚腕子拖了走,说是要扔到护城河里去。要不是小厮们救得快,说不准这会儿泰安伯就已经填了河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吓到了,反正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国公府的侧门才打开,门房都还没来得及洒扫呢,泰安伯就硬生生地挤了进去,一溜烟儿就奔了松鹤堂,对着泰安伯夫人又是赔礼认错,又是做小伏低,求着她跟自己回去。

他一低头,泰安伯夫人就心软了。不但没再纠结丈夫养外室打儿子,反倒是捧着泰安伯的脸心疼得什么似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