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赵大小姐最感兴趣的,偏偏就是他被赶出了家门之后,竟然白手起家,做起了茶叶生意,短短的几年,就发展了十几家铺子,虽然都是在一些小镇上,但这些铺子,也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了。
现在看到他把铺子又开到了京城,赵大小姐不禁很敬佩,一个完全不依靠家里的任何帮助,空手打出了这一片天下,即使是看着斯文,也不得不让人敬重,从这时起,赵大小姐算是彻底对柳云鹤上了心。
再来买腌菜,她就经常自己上门,虽然并不用她亲自进铺子,可她总要把马车停在铺子门前,然后偷偷掀开帘子的一角,想看看能不能见到柳云鹤,只是,柳云鹤来京城这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见他一面并不容易。
而在这几年里,赵大小姐十七岁那年,家里又给她定了一门亲事,结果在准备婚礼的过程中,那位准新郎突发疾病,请了御医也说治愈的机率不大,宁王府赶紧退了亲事。
倒不是宁王府多势力,只是为了赵蕙怡的名声,不得不这么做,如果不退亲,那准新郎如果去世的话,即使没办成这场婚礼,女儿也算是寡妇了,想再嫁,可就更难了,而宁家也知道自己这么做确实不太好,赵蕙怡就决定三年之后再谈婚事。
虽然没有说是给准新郎守孝,但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是这个意思,知道赵家大小姐是有情有意的,这就足够了,而赵大小姐再想嫁人的时候,虽然年纪大了,却好歹是个清白的身份。
转眼三年过去,赵大小姐已经二十岁了,在这个年代,二十岁还没有嫁人的姑娘,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虽然赵大小姐在京城的口碑不错,但除了做继室,也没有合适的人家想要娶。
赵大小姐可是不愿意做继室的,而她这个年纪又很难找到没有结过婚的适龄公子了,宁王府的人急得团团转,赵大小姐反而不急了,说没有合适的,不如就不嫁吧。
这让宁王府的人很是奇怪,按照正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哪个不急得要死要活的,大小姐这样的心态不正常啊,渐渐的宁王府也瞧出些端倪了,仔细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女儿很爱往那个腌菜铺子跑。
那个腌菜铺子已经在京城里开了三间,赵大小姐每次出去,都要把三个腌菜铺子转一遍,府里的人就留了心,让人调查了一番,是河青省垂柳镇的人来京城开的,而在小东家窦旺好的身后,把柳云鹤给翻了出来。
经过仔细地调查,发现柳云鹤并不知道自家大小姐的存在,看来,两人并没有苟且,只是赵大小姐可能对那个人有了点心思,却又因为双方的地位,并不方便说,这才导致了赵大小姐心灰意冷,不愿再嫁,只是默默的关注着此人。
赵大小姐身边的小翠,就成了她了解柳云鹤的媒介,在这几年里,小翠倒是跟窦旺好相处得不错,觉得这个少东家人挺好,办事牢靠,聊得多了,也就间接地知道了一些柳云鹤的事情。
当然,也只是很表面的一些事情,以窦旺好的为人处世,还不至于对个王府小丫鬟的几句好话,就把柳云鹤的家底兜出去,但这些偶尔透露出的并不重要的信息,已经足够满足赵大小姐内心里美好的心动了。
第218章 京城轶事
赵蕙怡并没有说过自己想要听到柳云鹤的消息,但小翠是个聪明的丫头,何况又跟了赵大小姐好多年了,所以在发现赵大小姐连续几次亲自去腌菜铺子之后,就明白了她的意图,所以去见窦旺好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打听些柳云鹤的消息。
转头,小翠又会把自己听回来的消息转告给小姐,赵蕙怡就把有关于柳云鹤的一点一滴都藏在心里,她明白自己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了,没什么资格再找一份可心的感情了,那不如就这么悄悄的喜欢着吧,不让任何人知道。
赵家大小姐想让这份感情,成为自己心底的一个小秘密,陪着自己走完无聊的这辈子,虽然做为一个大家小姐,她知道自己对一个陌生的男人动心是不对的,是有悖妇德的,但她确实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每当听到哪怕一句有关柳云鹤的消息,赵蕙怡就会窃喜不已,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想法,即便知道这是错的,她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探知他消息的欲望,所以她才会对亲事不热衷了,因为她没法儿在心里装着一个人的时候,嫁给另一个人。
而在一个偶尔的机会里,小翠知道了窦旺好考上了秀才,并且想来京里读书,继续考举人,窦旺好想来这边读书,是林春暖的建议,林春暖觉得,京城这边的教学质量,肯定是要比镇上的私塾好很多的。
窦旺好能考上秀才,那可是没日没夜的勤学苦读,加上林春暖给予了一些适当的帮助,这才如愿的,但这个如愿可着实是窦旺好付出了太多才获得的,因为他不仅要读书,偶尔还要来京城这边巡检生意,所以他的付出让林春暖都觉得太辛苦了。
虽然有林春暖在一边帮扶着,但林春暖到底没有参加科举的经验,只能在正常的认字、解析方面帮些忙,那些什么八股文、试帖诗什么的,林春暖就真的无能为力了,想要再进一步,肯定还是不够的。
林春暖的意思,是要让他想办法在京城这边就学,这样就有可能寻个名师辅导着,听说考举人比考大学都难呢,应该相当于考研究生吧,这是林春暖自己的理解,也不知道对不对。
可无论如何,既然窦旺好想要继续考,她就肯定是支持的,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窦旺好之所以想要考上举人,完全是为了她,窦旺好想让自己拥有一个较好的社会地位,不然他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春暖。
从林春暖八岁开始,两人就几乎没有分开过,一直生活在一起,看着关心自己自己、爱护自己的春暖妹妹越长越大,要说窦旺好不动心,又怎么可能,但这么能干、聪明的春暖,也给了窦旺好很大的压力。
他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配得上林春暖,只是,在自己强大之前,他半点儿也不敢吐露自己的想法,春暖到底还小呢,他这么拼命的努力,也是想在春暖及笄之前,自己能交一份好的答卷给林春暖,让她知道,自己可以为她做好一切。
虽然林春暖不知道窦旺好的这些想法,但她还是非常支持他的,想要多学些知识到底是好事,何况,如果依靠这个知识取得足够的社会地位,也是林春暖乐见,到那个时候,看看谁还敢说旺好是天煞孤星,克这个克那个的。
只是,林春暖了解了一下考试制度,发现进京城来读书的人,不止要有地方衙门这边的推荐和保举,自己在这边还要有产业,并有担保人,产业自家倒是不缺了,可这担保人却有些麻烦,毕竟自家在京城没有根基,找人担保有些困难。
正巧这边缺人做保的时候,小翠把消息传递给了赵大小姐,赵蕙怡自己没办法出面,只好就求到了大弟弟身上,让他出面帮个忙,只是保举一下,并不会太麻烦。
这时候的宁王府,都多少知道了一点赵大小姐的心思,赵大少爷就不打算去帮这个帮,毕竟柳云鹤只是个商人,身上也只有一个秀才的身份,实在是配不上姐姐的。
还真别看不起秀才,就柳云鹤身上这个秀才的身份,还来之不易呢,当初河青省柳家根本就没想过栽培他,是他姨娘好说歹说求了自家老爷,才送儿子去了私塾,总得让儿子有点依仗啊。
不说学得多好,应试个大官什么的,哪怕有个秀才的身份也好啊,以后借不上柳家的力,给他弄几亩地,起码不用交税了,也能养活他自己,梅姨娘当然也早就看出来了,柳家是根本不想管儿子的。
柳老爷拗不过梅娇娘的撒娇,到底是自己喜欢的女人呢,这个也好歹是自己儿子呢,只是去认几个字,也没什么为难的,结果柳云鹤学习很有天赋,几个就考了秀才,而柳家大少爷却一直连个童生都过不了,柳夫人不干了,结果两个儿子都不再念书,柳云鹤也就只得了个秀才的功名。
而他这个秀才的功夫,宁王府肯定是看不上的,赵大小姐被弟弟拒绝,很是沮丧,她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本来应该安静的在一边守着就好,不应该参与他的事情,但他现在有了困难,赵大小姐实在不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