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离方敏家很近,从家里后面的小路走过去,便到了。林杉上小学时经常去方敏家玩,也便经常走这条路。她常和方珊玲方敏一起在这条路上玩捉迷藏,摘野果子吃,记忆中这条路两边都种满了蔬菜,还有一片狭小的竹林,一路生机盎然。可此时这条路却俨然要被野草给淹没了,村里青壮年大多都出去打工,只有些老人留守在家里,田地便荒芜了大半。那里野草横行,淹没了小路,林杉只得绕远路。她七拐八拐地总算到了方敏家所在的那个村落。第一个印入眼帘的是方氏祠堂,林杉还记得那年祠堂上得意洋洋的四个字,双喜临门,这番热闹仿佛还在昨日。
不一会已到方敏家,林杉远远地便看见了方婷姐,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方婷看到林杉,知道她是来找方敏的,便跟她说,方敏今年不回家了。林杉呆立在那里,想问侯一下方叔叔的病,又觉不好开口,便和方婷闲聊了几句,方婷倒是自己说起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在家里确实困难,还好我大学马上要毕业了,也可以帮帮家里了。我知道你和方敏要好,可有些事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是家事,我也不便跟你多说什么,有些事就算你知道也于事无补,与其四处抱怨,还不如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尽人事听天命吧。”
林杉听方婷姐这么说,想到自己也确实帮不上什么,便自去了,刚到家,妈妈便跟她说。
“刚刚玉梅来找你和小槐玩呢,见你不在,和小槐说了几句,便走了。”
林杉应了一声。
“那我去找她吧。”
“你还是别去了吧,方玉梅那叫一个。算了,你自己去了就知道了。”林小槐道。
林杉家和方玉梅家离得很近,一会便到她家门口了。方玉梅的奶奶此时正在门口坐着晒太阳,她头发已全白,皮肤松弛的脸上更是爬满了皱纹,林杉乍一看见她,竟有些受到惊吓,她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露丝老了后的样子。原来人老了整个身体都会变得老态龙钟的,林杉在心里默想。方奶奶看到了林杉,知她是来找方玉梅,便喊方玉梅,又拉着林杉说方玉梅很孝顺,身上的黑棉袄便是方玉梅买的。林杉这才发现方奶奶的确换了新棉袄,不再是过去那件穿了几十年的老旧红棉袄,自打林杉记事起,方奶奶似乎每年冬天都穿那件棉袄。不一会方玉梅出来了,她打扮得,怎么说呢,特别像外地回来的打工妹。头发烫卷染黄了,化了很明显的妆,鲜红的嘴唇,脸上有些卡粉。簇新红棉衣,帽沿处有红色的绒毛领,黑色打底裤,黑色高跟靴。她一出来便热情地拉着林杉的手,热情地掏出手机,热情地要和林杉合影。林杉注意到那是索尼的智能手机,价格应该不低。
“你有□□号么?我加你□□号吧。”方玉梅问。
林杉于是报出了那熟悉的一串数字,方玉梅便拉着她说话。
“厂里可比上学好玩多了,我呆的那个镇上比要我们这个镇热闹多了,服装店、饭馆、网吧到处都是。我们厂伙食也好,每天都有鸡腿吃,一个月还有两天假呢。对了,来,我给你看一下我的手机,花1000多块买的呢。什么功能都有,你用的什么手机啊,是智能手机么。”
林杉于是掏出她那部小小的步步高。
“你的手机也太小了吧,怎么不买部智能手机啊,非智能手机功能也有限啊。”方玉梅言语间颇有些得意。
“我还没工作,花的都是家里的钱,哪能跟你们工作了的人比呢,”林杉耐心的回答,对着方玉梅她总是多了份耐心。怎么说呢,没有怜悯同情那么居高临下,是怜惜吧,怜惜她从小被奶奶养大,怜惜许多小伙伴都不愿和她一起玩,因为她穿得不好,身上又脏兮兮的,成绩也不好。
“对了,你有没有交男朋友啊。”方玉梅的声音打断了林杉的思绪。
“没有,你呢?”
林杉只不过是习惯性地问了问方玉梅。
方玉梅却很是得意洋洋。
“我暂时还没有男朋友,可追我的人可多了。他们请我看电影,请我去网吧玩,请我吃东西。不过我还没有决定跟谁在一起。都说太容易追到男生就不珍惜了,我一定要让他们追长点。”
林杉看着方玉梅,微胖,小眼睛,脸上有雀斑,再普通不过的长相,一时之间不知该不该相信她的话。
看出林杉一脸不置可否的表情,方玉梅又补充道。
“你问问我们一个厂里的人就知道了,我在厂里可受欢迎了。”
两人一起站在门口,虽是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可此时却并没有什么话可说。她们俩的人生道路从林杉上高中便开始分叉了。一个大学生,一个打工妹,又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呢。俩人寒暄了几句,林杉终于呆不住了,起身回家。林小槐正待在门口晒太阳,见她回来,便对她说。
“方玉梅是不是特别烦人啊,不就买了部手机,见人就拿出来现。都说打工辛苦,她倒好,成天炫耀她们厂有多好。她一个月才多少工资,就有钱买得起智能手机了。”
“别说了,方玉梅从小爸妈就把她丢在家里,没怎么管她,只带着她弟弟在温州打工。她从小吃了不少苦,现在好不容易出去挣钱了,又买了部好手机,拿出来炫一炫也是情有可原的。”林杉劝林小槐。
“我看你就是圣母心,你忘了小时候方玉梅怎么欺负你的了。姑姑结婚那年,你六岁,方玉梅五岁,她抢了你的糖就跑,你也是真没用,也不知道抢回来,就知道在原地不动地哭。要换做是我,我就是和她打架也要把糖抢回来。我可不管她可不可怜,别人既然欺负我,我就要欺负回去。”林小槐振振有词。
“玉梅确实是有些可怜的,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她奶奶年纪又大了,平时几乎算得上没人管过她,小槐你就少说几句吧。”妈妈刚好从厨房出来,便插了几句。
“你有这个闲工夫说别人,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你看看你的英语成绩。你要是摊上方家那样的爸妈,你也早就出去打工了。”妈妈总是几句话就能说到小槐的成绩上。
几个人正说这话,这时方思玲走进来-村子里家家户户白天都是不闭户的。她提着一篮子青菜,说家里青菜种得多,她妈妈知道林杉家没有种菜,便叫她把蔬菜送过来。妈妈收下了菜,又顺便问了问她姐姐方玲的婚事,林杉则问了问方珊玲在不在家,很快便得知她在家。林杉倒也不急着去找方珊玲,反正她回家了,早晚都见得着。
家乡的风俗,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糍粑。爸爸揉面,林杉姐弟三人用印子把糍粑做成花样,妈妈蒸糍粑。家里用来做糍粑的印子只有几个花样。妈妈便从村落里其他人家借了几个印子,那些印子上有许多不同的花样,有鲜花、有金鱼。林杉姐弟三人围着桌子,他们把揉好的面团塞进印子里,然后把面团敲出来,这样面团便变成了印子花样一样的模样。尽管姐弟三人忙得脚不沾地,可还是忙不过来。林杉便又找方思玲和方玉梅帮忙。过了许久,第一笼糍粑总算出炉了,林杉他们便开始尝鲜。糍粑软而不腻,直接吃好吃,沾糖吃好吃,下面条时作为配食也好吃。妈妈又让林杉把新出炉的糍粑送给邻居尝鲜。
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感觉,林杉觉得越大,过年越没劲。年来得越快,也过得越快。今年叔叔没有回家过年,一家人便和奶奶一起守岁,一起过年。除夕那天,爸爸一大早便贴上了对联,妈妈张罗了一桌菜。林杉照例洗头洗澡,换上今年新买的衣服,其实衣服早已穿过了,可自从高中后林杉每年便不再等到过年才穿新衣服了。家里几个孩子都不喝酒,家里便买了可乐,照例举杯庆祝,每个人许愿,每个人说几句喜庆的话。林杉的心愿是新的一年能攒够钱买电脑,因为老去机房太不方便了。然后一家人围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家里没有茶几,妈妈便搬来条板凳当茶几,上面放着些瓜子花生和散称来的饼干。林杉今年任然没挨到凌晨倒计时,十一点都没到,她就撑不住回房间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起床了,她慢条斯理地吃着桂圆红枣鸡蛋汤,心里默想,旧的一年就这么走了,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大年初一无非就是出门走走,和邻里街坊互相拜拜年,去邻居家蹭东西吃,同时也有邻居的小孩来家里拜年、蹭零食吃。农村就是有这点好,邻居之间相处得虽不能说都很要好,但总比城里人更亲密些,因为小孩从小一起玩,大人也常在一起干农活,一起玩牌。平时哪家有什么事,村里人也基本上都知道。可同时也有它的弊端,人与人少了互相尊重的距离,嚼舌根的人和多管闲事的人便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