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穿过赵祯喉咙的声音,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孙山知道,这不是因为自己的绝佳听力才显得如此清晰,只是因为此时的房间里实在是太过安静了。
而在赵祯喝酒的时候,陈琳向陈庭柳投去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眼神。陈庭柳回复了一个饱含歉意的微笑,然后坚定不移地点点头,使得陈琳发出了一声长叹。
这一对便宜爷孙,就这样完成了一次交流。而在桌子底下,陈庭柳轻轻地捏了捏孙山的手。
这是接力,也是鼓励。
因为今天这一版真心话大冒险的规则里并没有什么猜拳胜负,就是四人轮流发难,点到谁谁来选择。
第一顺位是陈庭柳,她选了赵祯。
第二顺位就是孙山了,按计划,他当然也只能选赵祯。
第一个问题赵祯没有回答,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对这种情况两人也早有备案,所以孙山很清楚,自己该问什么问题。
“轮到我了。那么臣斗胆请官家选择,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赵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转向陈庭柳问道:
“之前的规则里好像没有提及,问过一次的问题,不管是谁,都不能再问第二次了吧?”
显然,赵祯不想再听到刚才的那个问题。
陈庭柳也很痛快地点点头,答道:
“不错,正是如此。孙山的提问,不能和我刚才的问题相同。”
“好,那我还是选择真心话。”
赵祯做出选择之后,平静地看向了孙山。
与当今天子对视,孙山本以为自己会觉得害怕,或者至少有些慌张。可是真对上了眼睛,孙山却发现自己并没有生出半点惧意。
那只是一双迷茫少年的眼睛而已。
或许这件事情无关天下,无关江山社稷。就只关系到一个少年,到底有没有资格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
这答案,根本无需多想。
而孙山的问题,也得以脱口而出。
“那么臣斗胆请问官家,是否想要早日亲政,是否……想保太后娘娘一个平安?”
沉重真相
“那么臣斗胆请问官家,是否想要早日亲政,是否……想保太后娘娘一个平安?”
这是孙山的问题。
赵祯在脑海里反复回味了几遍,仍然觉得不对劲。这前一问和后一问,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是说自己亲政会让大娘娘陷入危险?还是说大娘娘已经在危局之中,只有自己亲政才能保她平安?
赵祯看看孙山,又看看陈庭柳,他开始觉得,需要通过这个游戏来吐露真言的,或许不止是自己。
也好,反正孙山之后,按照规则,就是赵祯的回合了,他可以点人来做真心话……嗯,还有什么大冒险。谁会选大冒险呢?这应该就是个充数的设定吧。
想到这里,赵祯收敛心神,捋顺了言辞,准备回答孙山的问题。
虽然同样涉及到大娘娘,但孙山所问还与朝堂政事有关,这一方面,他的确憋了很多话想说。
“我……不,朕,当然想要早日亲政!”
赵祯又换回了帝王自称,而朕字出口,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便多了几分威严。
“朕当然知道,历朝历代,二十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大多碌碌无为,甚至荒唐短命。唯一有所成就的,大概只有汉武一人。然而汉武十六岁即位,却直到二十二岁,窦太后去世,才真正掌握了政权。自有人说,汉武一生功业,都是靠了窦太后开得好头。若无窦太后主持大局,任汉武少年心气,一味大刀阔斧急功近利,坏了国是,就没有西汉的中兴。”
显然,赵祯是不认可这种说法的。这一大段,不过是欲扬先抑的话术罢了。
这个场,孙山还是愿意捧一下的。
“此言大谬!汉武大业,始于任选贤能,唯才是举。而窦太后醉心黄老之言,不但苛待儒士,甚至不惜残害变法良臣,来阻挠国家变革。若没有窦太后,汉武一生功业只会更加耀眼!而且不止汉武,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十七岁即位,只靠自身才识手段,便能翦除权臣,安定朝堂。究其一生,虽不成霸业,却也开创了盛世,将近三十载的元嘉之治,使得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伪宋之主尚可如此,官家是皇宋帝脉真传,自能胜其百倍!”
孙山这番话里自然带了拍马屁的成分,却不是为了讨好赵祯,而是在激发他的谈性,让他能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而这样的策略立刻起到了效果!
赵祯平日在宫里过得束手束脚,不论做什么都有人在一旁指导劝谏。能夸他两句的人,除了身边伺候的内侍宫女,就是新近入宫的几个宠妃了。可是那些人的马屁又肤浅又肉麻,哪能比孙山这种饱学之士吹得好听?
更何况这些言语正打在赵祯心头。自记事起,作为先帝唯一的儿子,他便知道自己将要继承这个伟大的国度。而被立为太子之后,他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这份努力,自然是为了做一个伟大的君王,直追秦皇汉武!宋文帝?兄弟阋墙,三度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不过是个功大于过的庸主罢了,赵祯当然自信能比他做得更好!
可是大娘娘也好,她属下的那些臣僚也罢,倒把他看成了亡国被俘,仍然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一般!只知道每每苛责,从未有半句赞许。
如今孙山提起,赵祯倒真想好好说上一说了。
“那是自然!朕自知年幼,要励精图治,少不了向列位臣工讨教,断不会一意孤行,更不会耽于享乐。我皇宋有良法,有贤臣,两府宰执各司其位,只要朝堂上下一心,何愁国是不兴?眼下显露出一些陈年积弊,只需耐下心来思虑改革良方即可。如今四海升平,只要徐图缓进,休养生息,待我大宋国力强盛,定能挥师北上,一雪前耻,收回燕云十六州!朕的年轻不是弱点,而是优势啊!”
话匣子一旦打开了,就再难关上。对自己亲政后的计划,赵祯滔滔不绝地讲了很久。其中不免有天真幼稚的地方,但总体听下来,仍算得上思虑周全,未来可期。
孙山也算是松一口气,听这一番话,那么至少可以确定,赵祯亲政之后,不会因为年轻而做一个糊涂皇帝。
然而赵祯说了许多,却始终对刘娥避而不谈。待他说得累了,饮茶润喉的时候,孙山适时插嘴问道:
“那么臣的第二个问题呢?官家是否愿保太后娘娘平安?”
赵祯皱起了眉头,从孙山的追问之中,他感到了一丝不安。
“朕的亲政,到底和大娘娘的安危有何关系?”
赵祯的情绪起了波动,这种时候,只有陈庭柳出言劝慰才是最合适的。
“受益别急,先回答问题。下一回合,你就可以问个够了。”
赵祯强压下那阵不安,终于还是做了回答,但与上一问相比,对这一问的回答却是极其简短的。
“朕当然愿保大娘娘平安!……无论发生什么!”
看赵祯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孙山也就点点头,算是结束了这个回合。
接下来,便轮到赵祯了。
大宋天子亲手倒满了一杯酒,放在了陈庭柳面前。他努力使自己的语调平静下来,但是声音中还是带着一丝丝颤抖——那是情绪波动的表现。
“柳儿姐姐,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真心话。”陈庭柳的声音像个温柔的大姐姐,“官家不用着急,一点一点地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一点一点地问?显然,这和刚才陈庭柳与孙山的问法不同,不需要在一开始把所有问题都抛出来,也就是说,可以刨根问底。
因为是天子所以享有优待?赵祯当然不会这么想。他愈发确认,对方是真的有什么要事相告。
“好,那我问你,你们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关于大娘娘的事情?”
“是的。”
“那就说出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太后娘娘不是受益你的生母。”
陈庭柳的回答和上一句话一样,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点停顿。
赵祯愣住了,然后哈哈大笑,把酒杯往陈庭柳的面前推了一下。
“柳儿姐姐,喝酒吧,你说了谎话,自该喝酒认罚。”
陈庭柳没有动,她依然温柔地看着赵祯,语气平缓而坚定。
“我没有说谎,受益你的生母,是我出宫前一直侍候的李顺容。李顺容当年跟着太后,身份低位,虽有幸诞下龙子,但先帝认为她的才德地位不配养育皇子,便撒了个弥天大谎,说官家乃是刘氏所生。此事……宫中旧人与朝廷重臣多有知晓,就只有受益你,一直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