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得冻死人的天气里,娜塔莎由于恐惧,浑身禁不住颤抖了。
“下车……”传来狼似的低沉命令,好像不是从嗓子里发出的,而是从胸膛里吼出的。
娜塔莎和货车司机抖抖索索地下了车。
“车上装的是什么?”一个瘦高的歹徒问道,他的手中握着□□,狼一样的眼睛在月光下泛着可怕的蓝光。
“是……运动鞋……还有一些羽绒服……”娜塔莎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垂眸说道。那种浑身冰冷的感觉更浓厚了,从头顶一直浸透脚底。
“啊哈……一条大鱼!”旁边的小个子欣喜若狂地叫道,他搓了搓手,兴奋地望了同伙一眼。满脸的络腮胡子,漆黑一团。看起来,像一只手舞足蹈的猩猩。
但他们高兴得太早,不速之客,顷刻打破了他们的如意算盘。
雪亮的车灯照了过来,一辆乌拉尔轻型军车在路障前猛然停下。
两个穿制服的年轻人冲下了车,显然凭他们非同寻常的警觉,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社会动荡,令人痛惜地出现了一些抢劫事件。
那伙歹徒如同兔子见了老鹰,慌不择路地越过一片覆盖着白雪的草地跑远了。
两个军官弯腰挪开了路障,大手一挥,“打蛙力士,可以走了!”
娜塔莎长舒一口气,和货车司机上了车。
“谢谢!嘎比旦!”娜塔莎打开窗玻璃,大声喊道。
站得像白桦树一样挺直的军官,大度地挥了挥手。
借着星辉,娜塔莎看见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她的脑袋迅速运转起来。“西多罗夫!”
黑影点了点头,笑出声来,“是我!”
上了车的娜塔莎,又打开车门跳了下来。
“西多罗夫!真的是你!”
西多罗夫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是我!娜塔莎,我又遇见你了!这是上帝的美妙安排!”
娜塔莎在黑暗里羞红了脸,她注视着眼前这个年轻帅气的军官。那个曾经横在心头的心结打开了,她可以不再为移情别恋的江翻译而苦苦守候。
“怎么不说话?”西多罗夫笑了,娜塔莎感到他的笑容充满了暖意。刚才由于歹徒们恐吓而发冷的身体,正变得正常,甚至有那么一点热血沸腾。“上我的车,我把你送到家!”他脑袋微微一偏,露出一个调皮的可爱微笑。
“打蛙力士!跟着我们的车走!”善解人意的西多罗夫的同伴,立即对货车司机大声说道。
娜塔莎上了军车,和西多罗夫坐到了后排。他们在深情凝望之后,开始了愉快地交谈。
原来,西多罗夫因公事路过这里,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心上人。
那次在开往圣彼得堡的火车上的美丽邂逅,至今还牢牢印在他的心中。
重新遇见娜塔莎,他心里乐开了花。从那次之后,这个名字就给他带来异乎寻常的感觉,那种甜蜜的温馨。
护送娜塔莎安全地回到小区,西多罗夫才返回。他在临别前,拥抱娜塔莎的时候,在她耳边轻轻说道,“记得到去莫斯科议会保卫部找我!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西多罗夫!记住了?”
娜塔莎点了点头,看着他迈着有力的步伐上车离去。
空喜一场
大红的灯笼,朱红的门。雕梁画栋,飞檐翘壁。
门匾上,几个硕大的汉字和一行俄文字母金碧辉煌。
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爽心悦目、富有中国特色的装修风格,在莫斯科街头异常醒目。
迈步而入,丝绸屏风、青瓷花瓶、书画扇子、桐油布伞,还有窗户玻璃上贴着的中国字,让人顷刻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味道。
婚后,在莫斯科华人的帮助下,李兰开起了一家中餐馆,并依据俄罗斯人的口味,对菜肴配料进行了优化调整。比如,少放辣椒多放番茄酱、少放姜蒜多放欧芹莳萝、少放米醋多放酸奶油等。
毛式红烧肉、糖醋咕咾肉、北京烤鸭、四川火锅、清蒸鲈鱼、宫保鸡丁、葱烧海参、糖醋里脊、松鼠鱼、凤梨虾、酱牛肉、白斩鸡、卤猪蹄、燕窝汤、饺子、茉莉花茶……五花八门,单单看起来,就不禁让人口水连连,胃口大开。
这些改良的中国菜,征服了俄罗斯消费者们的味蕾,深得愈来愈多的顾客们的喜爱。
李兰和斯拉瓦的这家中餐馆,名声渐渐传开,生意越来越好。
“兰,你的判断,是对的……其实,一开始……开中餐馆能否赚钱,我的心里根本没有底……”房间里,斯拉瓦拿着厚厚的一沓钞票,欢天喜地地对李兰说道。“真该感谢你,兰……你不仅漂亮而且还很聪明……”
受到表扬的李兰,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我得感谢那份俄罗斯学者发表的研究报告……作者认为苏联瓦解之后,社会的贫富悬殊会凸现,因此即便是中餐馆价格较高,还是会有人消费的……”
那位学者看得真准!正如所料,中餐馆开张之后,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俄罗斯新贵,常来光顾,出手阔绰。那些赚了钱的中国人、越南人、高加索人,也常来尝鲜。
哪怕是在汇率暴跌的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年代,在莫斯科,同样不缺乏高端消费人群。加剧的只是贫富分化,那些先知先觉的富人,早把大量的卢布换成了□□的美元。
陈小林也时常带着中国朋友、俄罗斯朋友们前来捧场,照顾斯拉瓦的生意。
李兰亲自端茶递水,上汤上菜。
“捏捏捏……”陈小林笑着阻止了一个把冬笋片准备放入口中的俄罗斯小伙子。“冬笋片还是生的……需要放到火锅中涮一涮,熟了再吃……”
“哦……夫姑死呐……”俄罗斯小伙子吃下一片烫熟了的冬笋片,发出由衷的赞美。“我说我刚才觉得那么难吃……原来是我搞错了……吃的居然是生的……”
“我来演示一下……北京烤鸭的正确吃法……”陈小林看着面对北京烤鸭不知所措的俄罗斯女孩,“先取一张薄饼,再把蘸了甜面酱、酱油、醋的鸭肉、葱丝、黄瓜条、萝卜条放到饼皮里……卷成筒……就可以吃了……对……对……就是这样……”
“噢噫……窝禽夫姑死呐……你们中国的菜肴做得太好了……”俄罗斯女孩吃下了一个完美的烤鸭卷饼,禁不住赞叹道。
火锅、炒菜、卤菜、茉莉花茶,美味可口,一行人酒足饭饱。
李兰与他们道别之后,她又突然想起了什么,拿着正在收拾的一个空盘子走了回来。
“小林,我有个事情想麻烦你……”
陈小林停下了脚步,“尽管吩咐……我们之间还客气啥……”
“那好……你帮助继续打听一下……”李兰对他说道,“一名叫娜塔莎的年轻姑娘,曾经在苏联电子电气科研所工作过……全名叫娜塔莉娅阿列克谢耶芙娜彼得诺娃……江翻译上次来,就是专门来俄罗斯找她的……”
“嗯,我也知道……你放心,没问题,江翻译的事就是我的事……”陈小林拍着胸脯说道,“我一定帮助打听!我至今还感激着江翻译曾经在谢列梅杰沃2号机场及时帮助了我们……”
第二天,陈小林独自一个人来了。
李兰高兴地迎了上去,“小林……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来了?……想吃点什么?北京烤鸭、宫保鸡丁、葱烧海参、四川火锅、毛式红烧肉、松鼠鱼、酱牛肉,还是白斩鸡、卤猪蹄……”她一口气说了一大串他常点的菜肴。
“我今天不是来吃饭的!”陈小林急急忙忙地说道,“我是特意赶过来,告诉你们一个消息的……”
李兰顿时收敛了笑容,感到喘不过气来。现在俄罗斯的社会秩序有点乱,她以为陈小林带来的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见李兰紧张成那样,陈小林笑了,“别紧张,是好消息!我昨天忘了说了,回到住处才慢慢想起来……前几天,曾经有个俄罗斯姑娘到过我的摊位,找我批发鞋子……当时,她手里拿着封信,上面用汉语写着的收信人,好像是叫‘娜塔莉娅’,而且是什么研究所的……”陈小林一拍脑袋,“想起来了,苏联电子电气科研所!我当时还以为她穿越了呢……”
“没这么巧吧!”李兰笑着说道,大眼睛灼灼放光。“专家娜塔莎不会跑去卖鞋子吧?”
“真是太愚蠢了!”陈小林自怨自艾地说完了,又马上一惊,连忙摆摆手,“不不不……我不是说你……我是说我自己太愚蠢,当时忘了问她的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