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番外(152)

作者:奶酪月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没想到,顾岁安在给自己打了跨洋电话之后,竟然还会给自己写信。

跨洋而来的信件,让苏苗苗的心里多了几分暖意,与心疼。

如今的M国对黄种人仍带有极大的歧视,哪怕顾岁安是被公派到M国念书,处境也一定不如国内放松。这点哪怕是到21世纪,也还是不同肤色的人与人之间,难以达成的共识。

想到顾岁安,苏苗苗猜,他的学业压力也一定很大,毕竟只有半年的时间。像他这样大费周折只为了给自己写一封信回来的行为,估计会在同一批学生里显得很奇怪吧。不过他一定不在意。就是不知道这一封信,是如何漂洋过海才成功抵达到自己手里的。

单纯只是看到一个信封,就已经思绪万千的苏苗苗,终于小心地拆开了被密封的信,将里面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有些皱皱巴巴的信纸展开,眼神贪婪又期待地,读起了这封信的内容。

“吾妻苗苗,见字如面。

国外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我多想分享给你,让你知道这里的奥妙,然后再同你一起将它们建设在祖国的土地上。为你,也为祖国,我将竭尽全力学习这里的知识。而我也希望苗苗你不要太过感伤。出国为你我共同所愿,你无需对此抱有歉意。思念是必然的,但我更想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等来年紧紧相拥着彼此,亲口诉说爱意。”

“而我也将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等到回去的时候就立刻分享给你。等到那一天,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我会亲口告诉你,我不再是不知道未来该往哪儿走,需要你来指引的迷路者了。因为,我将会是可以永远守护你、追逐你,直到能与你并肩的……爱你且忠诚的,你的骑士。”

“原谅我本有千言万语想要向你诉说,却又因文字无法将我对你的爱意表达出千分之一而感到沮丧,故此只能纸短情长,一言顶千言这般同你表诉衷情的行为。如果可以,真想抱你在怀,如临别前的那个拥抱一样,紧紧地、深深地、仿佛将你我融进彼此的身体,感受彼此心跳的速度。”

“实际上,到了国外,我才知原来爱意还有另一种说辞:你是我的肋骨。但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因为你本该是自由的独立体,而非从我身体里取出肋骨……在听到这个说法时,苗苗你一定猜不到我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我想的是,竟然只是一根肋骨吗?于我而言,苗苗你该是我为你狂跳的心脏,是我全身为你而奔腾的血液,是我不可缺失的一呼一吸……”

“其实,我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想你。但就如同苗苗你所言,我们是要携手走完一生的人。如今的分离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在一起,但我必须要说,等到我回国以后,我至死都不愿再离开祖国,这其中必然有对生我养我的土地的热爱,但更多的,是因我再不愿与你分开。”

“信的最后,请苗苗你原谅我难脱俗套地写下这一句:‘我将用我的全部来爱你,至死方休。’”

苏苗苗的心因为这封信的内容,而变得和顾岁安信中所说的那样——“因他而狂跳不已”。

上一次收到顾岁安写来的信,还是她刚入学时,顾岁安寄来的那一封“诀别信”。

那封信里的内容同这一封差不多,同样是情意绵绵,充斥着顾岁安对她的深情与不舍。

可那时的苏苗苗虽甜蜜却没有如今,因分别而格外激动的感受。

“我也很想你。”苏苗苗低声呢喃着,将信纸捧在胸口处,仰着头,如同以前她总觉太过夸张的古早爱情电影里那样,恨不得引吭高歌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而这份喜悦的心情,一直持续到苏苗苗坐上前往东三省的货车。

跟着苏苗苗一起来东三省准备与当地务农人达成订购大豆,作为他们食品厂原材料的人,除了方正义父子外,还有在家常春秋菜馆里跟着后厨帮忙的大军嫂子。

大军嫂子名叫刘月娥,因为她家男人叫大军,所以大家就都管她这么叫了。

因为她娘家就是东三省的,所以这一回,苏苗苗也带上了她。

苏苗苗坐在车里,感受着随着越靠近东三省,而越来越冷的气温,对大军嫂子道:“嫂子,等到了地方,您可一定得帮我掌掌眼,看看这黑土地上的豆子品质怎么样。”

大军嫂子向来是个敞亮人,面对苏苗苗这个给如自己这样的军人家属一个工作机会的小老板,她更是感恩不尽。

所以,在听到苏苗苗说的话后,她拍着胸脯保证道:“小老板你就放心吧,俺们这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啊!那是种啥长啥,口感还都特别好!到时候,俺肯定给你好好瞅,保证选的都是最好的豆子!”

“那到时候我可得跟嫂子你长长见识也跟着学学咋挑豆子!”

…………

想要选出优质的大豆,首先要看颜色,要颗粒新鲜有光泽的才是上好的豆子;其次,要看这个大豆是否饱满,当然了肯定没办法一颗颗地去挑选,只要大致齐全就可以算过关;最后,还要捧起一把,捏一捏看,感受一下豆子是否干燥,再闻一闻味道,确定这是新下来的豆子,没有没霉味。

在这个年代,人们虽然因为化肥尚未普及,种子也没有研发出更多品种,而很难达成后世的出产率,但他们能保证的是产品的质量,每一颗豆子可以说,都是靠这群庄稼人辛苦劳作出来,不掺半点假。

所以,在大军嫂子把豆子挑了一挑后,苏苗苗只是跟着过了第二遍,确定的确不错,便直接去找当地的领导谈起了大豆批发的价格。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0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时候,但对于一些远离首都、沪市这些发展迅速城市较远的地方,当地的政府仍然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庄稼人种的、养的,甭管是啥,只要想卖,就只能卖给供销社。

这也造成了大批农产品卖不出去,大家辛苦努力却得不到金钱收入的情况。

实际上,政府的一部分领导也不想这样,毕竟供销社的购买能力很小,对于不少人而言,这简直是望梅止渴,根本得不到解决。

而这个时候,苏苗苗的到来对于当地政府而言,算是给解决了太多太多困难。

苏苗苗狐假虎威,借着停在政府大门口的军车,成功打入当地政府的内部,三言两语达成了友好协议,并在确定了合作具体内容,与价格后,同当地政府的领导,签下了这一份绝对是共赢的合同,让自己的工厂多了一个有政府盖章,非常有保障的原材料“仓库”。

因为路途遥远,车子也需要补给,司机也需要休息,所以在签完合同后,苏苗苗也没急着走,而是接受了县长给她们安排的处所,又跟着吃了一顿晚饭,体验了一把这个年代的,不喝酒的酒桌文化。同当地的县长商业互吹……不是,是进行了一番友好交谈。

“苏厂长,您可真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啊!”

“县长您客气了,咱们这里的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应该是您和大家伙儿帮了我才是!”

“苏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未来也一定大有发展!”

“这也是要谢谢县长给我这次机会,是您慧眼识珠啊!”

“苏厂长……”

“县长……”

一顿饭下来,两个人是都没吃几口饭,全都在互吹互捧了。

在方正义看来,他觉得两个人已经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了!

然而实际上……

苏苗苗:没有酒的酒桌文化,我喜欢!就是县长太能白话了,我险些都要词穷!

县长:明明是你一直出招!我早就没词了!

所以,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

带着满满几车的大豆,苏苗苗从东三省回来以后,就马不停蹄地投身于豆瓣酱的制作工艺中了。

在苏苗苗的食品厂已经开始出产好了第一批密封装卤肉的时候,苏苗苗也终于在不断研究实验中,做出也选择了一款口味绝佳的豆瓣酱。

这是工厂起步初期,面向市场时,最适合的一款产品。

一,是它在老百姓眼中原本的普及型,不管是拌饭还是做菜,舀上一勺就能作为主菜吃完这一顿饭。

二,则是相比较其他品类的产品,豆瓣酱这种对于制作方式和保存环境与时间,要求都相对低很多的副食品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