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之后春夏至(6)

作者:河豚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女子果真像天上的月亮那般纯净,说起话来的时候,嘴角噙笑,眼睛里闪着星星一般,谁又能不喜欢呢?

北郊的路有些颠簸,马车一摇一晃,我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晕乎乎的,像是喝醉了。

宸妃许是好久没跟人说过话了,只觉得我是个极好的听众,不停地讲着西凉,偶尔还带着些温玉的往事。

宫里的嬷嬷估计是怕她说地口渴了,拉开门帘,递过来一杯羊奶。没想到,宸妃一闻到那膻味,竟呕起来。

我赶紧回过神,松松发麻的手脚,掏出帕子替她擦拭身上的污渍。

宸妃极不好意思,连连道歉:“估计是吃多了凉的东西,老觉得恶心……”

可是,我看她的模样,倒像是怀孕了,便脱口说道:“莫非有喜了?”

宸妃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嬷嬷早就替我找太医看了,就是脾胃寒凉呢。”

她眼神躲闪,似有隐情,我只好打住了。

宸妃顺手拿着那喜鹊登梅的帕子,啧啧称赞:“这绣的真好,比守门宫女翠翠的帕子好看多了,她们说你是宫里最好的绣娘,果然名不虚传。”

我从来没听别人这样夸我,只好说:“这是我小时候绣的,比不上现在绣的精细。你若喜欢,我改日送你些好的。”

宸妃像得着宝贝似的,一面收起来,一面摆手道:“不用不用,我看这个就很好,太好的就穿帮了。”

我一脸不解,她得意地笑道:“李炽每每拿女红笑话我,说我连个针都不会穿。如今,我就拿这个帕子给他看,说是我绣的,看他还有什么脸说我。”

我望着她的眼眸,忽然想起康乐五岁时也曾这样骗先帝,还逗得他哈哈大笑,便认真地点头答道:“皇帝哥哥定然会被你骗了的。”

马车进了城,路过东市,到处是一片熙熙攘攘的喧闹声。

宸妃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忽然露出忧伤的神色,说道:“唉,又要回到那个鸟笼子似的地方去了,想想真没意思。”

她是那样明媚的一个人,此时却这般沮丧,让人看着着实心疼。

不知怎的,我竟拉起她的手,劝慰道:“我下次进宫,一定去看你,教你怎么绣花,可好?”

她开心起来,像个孩子似的说道:“好呀,好呀。不过,你可别嫌我笨。李炽教我学中原字,我老不会,他就急了,骂我榆木脑袋……想来学绣花,也是个榆木脑袋……”

我忍不住笑了,说道:“我也是个榆木脑袋,当年学绣花没少挨母妃的骂呢!”

这一路本来很远,然而转眼就到了。

我目送宸妃离去,只听那哒哒哒的马蹄声清脆悦耳,好像银铃,又若珠串,心里无限怅然。

夜风渐起,仿佛多年前,某个醉酒的夜晚,我只傻傻地举杯赞叹天上的圆月,却不觉有人轻轻将我抱进了红纱帐,纵然朦胧不醒,也还记得他曾在耳边轻轻唤着:“月儿,月儿……”

清风,明月,红纱帐,那样旖旎的一夜,我以为他将我误做了云娘,不想云娘也只是别人的影子!然而,不管是因为谁,那未来到人世的孩子终究觉察到了异样,提前离去了……

我脑中思绪万千,恍惚间只听付娘说:“起风了,公主快进去吧!”我嘴上答应着,脚下却无半点力量,恍惚间,跌了一个趔趄。

付娘只道我坐久了马车,腿脚发麻,急忙上来搀扶,将我送到了房里。

第9章 归来1

“唉,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现在的东西做差了,都几天了,还挑不出几套像样的料子。”

桌上摆满了上好的绫罗绸缎,全是用来做官服的,可是老夫人仍不满意,看了半天,并未选出心仪的面料。

一早就来府伺候的王裁缝笑了,直拍手说:“我去了多少人家,还就属老夫人见过大世面,连江宁产的上等云锦也入不了法眼,可真是为难我了。”

老夫人没有搭话,一面翻看料子,一面问我:“阿柔,你看哪几套更合适些?”

自古以来,官服都有仪制,容不得更改半分,因此人人都在面料和做工上下功夫。老夫人亦不能免俗,处处想要做得更体面些,可又嫌东西贵。

我不知她到底更看重那样,且不想日后因此事而落人口舌,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对面料一向不太擅长,还是母亲定夺的好。”

老夫人抬头望了我一眼,嗔道:“你这孩子,如今是一点心也不肯操了,什么都倚靠我,可怎么是好?”

王裁缝见我不吱声,打圆场道:“不是我说,老身这些年去过多少达官贵人家,见过多少位年轻夫人,可都见识不足,还装大,叫人看了笑话。我们公主就比她们难得,一向识老、敬老,虚心做媳妇,凡事等老夫人做主,懂事!”

说罢,挤挤眼睛,小声说道:“譬如那刘侍郎家,婆婆不做主,媳妇们争着来当家,全府上下,乱的嘛一团。”

老夫人不语,笑盈盈地又翻了半日,终挑出几件布料。

趁此机会,王裁缝问道:“如今将军封爵,全家都喜气洋洋的,女眷们不做几套衣裳?前两日,赵相家的大管家嫁女儿,连抬轿子的都顺带做了两套新衣服穿。”

老夫人微微皱了眉头,说道:“裁是要裁,可得有个度。我是看不惯那些人,做件衣裳而已,什么珍珠、金线都堆上,跟没见过东西似的,要不得。”

王裁缝见老夫人松了口,直啧啧称赞:“您是什么身份的人?他们那些人能比?不是我说,这诺大的京城,遍地也找不出几个太太小姐,能有您这般的气度和眼光。府上的这些衣裳包给我,您放心,一定做得大方得体。”

我听得头疼,悄悄叫丫鬟端来些新做的海棠酥,那王裁缝轻轻拈在手里,左看右看,又是一通夸:“这么俊的点心,就是赵相和刘侍郎家也做不出来。我一个粗人,只敢远远地望着,怎舍得吃它?”说地众人都笑了。

眼见快到晌午了,温玉也没回来,大家都等得有些焦急,老夫人便叫下人一遍遍去看。

自从高丽回来,温玉不是去朝中复命,就是在外应酬,几乎很少来家。

又过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姗姗而来,望见满口点心的王裁缝,不禁皱起眉头道:“不过几件衣服,比照着以前的裁剪就行了,何必又麻烦?”

老夫人本来好意,不期他这般答复,也不开心了:“这孩子,不是我说你。难道只有朝堂上的事是要事?在京为官,这衣服便是脸面,虽说不要太奢侈,用料、做工什么的,一点也不能含糊呀。再说,家里上上下下,若不是我们打点,你如何能坐享其成,安心为国效力?如今不过过来量量尺寸,竟这般没有耐心。”

老夫人自幼疼爱温玉,极少说重话,今日竟板起脸来,不免叫众人不适。

温玉是个孝子,看母亲生气,面色顿时和缓下来:“母亲教训的是,儿子一定谨记在心。”

王裁缝见状,早丢了点心,赶紧替他量好,拿着料子告退了。

老夫人忙了半日,想来是饿了,看着王裁缝吃剩的点心,想拿又推开了。顺娘见状,赶忙叫丫鬟重新上了些马蹄糕和酥酪。

温玉乖乖陪着吃了些点心,老夫人方才开心起来,似无意地说道:“说起这吃的,家里的宴席也得准备起来。一来,玉郎要封爵,二来,家里又添了丁。一定得好好地热闹热闹。”

我没有吱声,温玉也无动静,却听顺娘惶恐地说道:“他一个庶出的孩子,老夫人可别折煞了他。”

自从生了孩子,顺娘越发显得富态,已有了少妇的风韵,此刻站在老夫人的身边,倒比我更像她的儿媳妇。

老夫人吃罢一块糕,啜了一口茶道:“不管嫡出、庶出,这是玉郎的第一个孩子,怎么能从简呢?”

顺娘面上露出喜色,却仍谦卑地回道:“一切听凭老夫人安排。”

老夫人点点头,忽又想起什么,说道:“你虽然是他的亲娘,可阿柔才是他的母亲,以后这孩子还要你们二人一起操心。”

顺娘小心地望了我一眼,说道:“是,顺娘一个粗人,也没什么本事,将来还得多靠公主看觑。”

我猜不透老夫人的意思,但心里并不愿与他们母子有任何瓜葛,本不欲言语,又怕日后事多,便直接回道:“我一来没生过孩子,二来年轻不知事,哪里能看觑顺娘?何况顺娘是个细心人,并不要我来操心呢。”

上一篇:皇叔下一篇:五岁暴君饲养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