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之此前嘱咐了白如一番,这次谢宸安给众人开会白如便陪在她的身边,在她说完之后又额外的补充了一些内容。
说起来白如这两年倒是不复初始的时候对萧敬之那般的毕恭毕敬了,可能是她随着这几年在宛临的发展逐渐有了底气的缘故,不过她的把柄到底还是握在萧敬之的手里,对他倒也没有敢太放肆,基本上他的吩咐她还是会听的。
谢宸安对于白如这种越来越敷衍的态度有些不喜,不过这事儿萧敬之说不用她插手她便也没有多说什么,说起来她到现在都没能弄清楚当初那一晚萧敬之和白如之间到底是怎么谈的,也想不明白白如在那之后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变化。
若说只是因为刑戮动手的缘故,未免让人有些难以相信,不过这方面的事情她此前既然没有详细的问过萧敬之,萧敬之也没有主动为她解释的念头,她自然也就不会再问。
一行人散了之后谢宸安又将冯清叫到身边聊了聊,说起来对于这次宫里派人过来的事情冯清是很有些紧张的,她并非是由宫中任命的,而是被众人投票选拔出来的,她的任命也是谢宸安回报了宫里之后定下来的,也就是说她其实没有正式接触过宫里的人,而这次这些人到宛临来虽然主要是过来看谢宸安和宛临发展的情况的,但是她却无疑也是在考察范畴之内的,有些紧张也是正常。
谢宸安在这方面倒是不知道该如何的安慰她,冯清这个人本身也是有点儿老实的,谢宸安所幸让她到时候凡事实话实说,只要不把兵工厂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没什么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可能会引来口舌的大概也就只有宛临和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了,不过这本也算不得什么,南方那边跟黎国的生意也很频繁,她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大饶和黎国互通贸易也已经有好些年了,就算是有人提出什么质疑她也能够找出理由来反驳。
而至于其他方面也不怕看,真的学去了也不太要紧,就当是给对方些甜头也就是了。
这次谢宸安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如实的展现宛临境内的一切,不作假,她坦荡了也就让人更不容易抓住把柄,这次来的人应该是女皇的人和太女的人都有,谢宸安准备把他们一视同仁,而关于投靠太女一事,这件事情倒也不好表现的太过直接,还是要等这些人过来之后看看情况再说。
说起来这两天萧敬之突然开始督促谢宸安背起了诗,这让她背的倒不是什么圣人或名家做的诗,而是谢宸远做的,谢宸远之前为了拉近和女皇之间的关系,做了不少这种诗,基本上就是表达孝心或者歌颂女皇功德,没太多文采,反而隐隐让人觉得有些牙疼。
不过谢宸安倒是不得不佩服萧敬之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她若是能够在这些人面前将背的诗展现一二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诗可以说是同时拍了女皇和太女两个人的马屁,可谓是十分好用。
于是谢宸安开始临时抱佛脚的努力起来,不求记住全诗,实在不行只记关键的句子也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借此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虽然谢宸安明了其中的利弊,不过每次背起诗来却仍旧是有些头疼,萧敬之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给出了奖励,基本上每背一首诗萧敬之都会给点儿甜头。
虽然两个人已经可以说是老夫老妻了,但是谢宸安对于萧敬之始终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为着这点儿甜头倒是真的起了心思,背的更快了些。
如此又过了十来天,宫里来的人终于到了,当天谢宸安带着萧敬之、冯清等人到宛临城门口迎接这些人。
按理来说谢宸安是王,而这些人都只是普通官员罢了,这些人加起来也没她身份贵重,不应当享受到谢宸安这般的对待才是,但是谢宸安既然此前就已经想好要拍女皇和太女的马屁了,自然也就不在意这一点了,于是反倒是表现的很是亲热客气,在这些人行礼之后就带着她们往宛临城内走,同时跟两个带头人寒暄了起来。
谢宸安的这番举动让她们觉得意外,不过无疑这样的举动也让她们觉得舒服,是以对谢宸安的态度也变得更好了些。
第117章
谢宸安向来没什么架子, 平时从王府到幕府之间的路也多半是步行的,还不时去闹市逛逛,开始的时候百姓见到她不免有些诚惶诚恐, 不过时间长了百姓就也就习以为常了, 见到她不仅不会诚惶诚恐,反倒会笑着主动和她打招呼。
此时百姓见到她也是如此,虽然不知道她身侧带着的是些什么人,但也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仍旧是一个个笑着和她打招呼。
冯清等人对此自然不觉得有什么, 倒是跟在谢宸安身后被她一路带进宛临的这些人一个个诧异非常,明显是没想到宛临内的百姓见到谢宸安居然会是这幅模样。
关于这一点众人心中自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有的觉得谢宸安在百姓间没有威信,以至于让百姓敢这般的放肆,也有觉得谢宸安亲民的, 不过这些她们终究也就是在心中想想罢了, 倒是没人敢在谢宸安的面前说出来。
谢宸安带着一行人到了幕府,而后为首的两人开始宣读女皇的诏令,谢宸安带着一行人跪下接旨。
说起来这次的情况倒是比谢宸安想的略好些, 虽然太女想要摘桃子,女皇也是想看看具体情况,但是到底不是空手来的,难得还带来了些赏赐。
谢宸安来到宛临也有五年了, 这还是女皇第一次想到她, 记得给她赏赐。
谢宸安这些年为了不被挑出毛病,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 按照封地条例,逢年过节都是记得给宫里头送东西的, 不过女皇的心偏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在京城中的谢宸意和谢宸远就不必说了,那是逢年过节必有赏赐的,就是在晋阳的谢宸风也是每年至少能有个一两次赏赐的,便是谢宸铭听闻这几年也得了几次赏赐,唯独谢宸安,似乎自从她来到宛临之后女皇就已经彻底的忘记了她的存在,完全将她放在了脑后。
谢宸安对于自己不受宠的这一点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但是对此事仍旧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觉得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偏心成这样,连表面上的功夫都不做的,还真是挺让人无语的,要不是知道静宜侍君的性子,知道他不可能会给女皇戴绿帽子,谢宸安几乎都要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了。
谢宸安虽然心里吐槽,不过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些感谢之言。
旨意念完之后谢宸安便接过了圣旨,而后带着一行人站了起来。说起来这圣旨上的一堆话总结起来就是两点,第一,听说你把宛临管理的不错,给你点赏赐。第二,具体是怎么个不错我还是想让人具体来看看,她们会在宛临呆上一段时间,考察各方面的情况,你在这些时日里头将你是如何管理宛临的都写下来,而后让着她们一并带回来。
谢宸安知道太女是个什么意思,但是却没想明白女皇是个什么意思,说起来这事儿也是有点儿奇怪,按理来说女皇这些年都是这般的不把她放在心上,按理来说就算是太女这边儿忌讳她,女皇也应该不会放在心上才是,毕竟这些年来她在女皇那边的印象一直是有点儿痴傻又不成器的,也不知道这次女皇怎么这么顺着太女的意还特意写了圣旨派人来调查,莫不是也觉得她前后反差太大了,所以也对她起了疑心?
谢宸安心中盘算了一圈儿,越发觉得自己应该继续装傻了,说起来宛临的发展都是大家一同努力的结果,她一推四五六只说是其他人的功劳倒是也行,这样她最大的功劳不过是识人善用,让这些人自由发展罢了,这样倒是可以让众人对她的警惕降低,而且她手下的人这么多,这些事情平摊到这些人身上,倒是不会导致任何一个人因为功劳太盛而引来警惕了。
这圣旨宣读完了,接下来自然是到了安顿这些人的时候了。
这些人的住处是一早儿就已经有了安排的,冯清当下上前把这件事跟她们说了,不过冯清是个不擅长外场的,萧敬之虽然是跟着来了,但是他也不方便在这个场合说话,是以他示意白如和楚涧上前接洽。
白如和楚涧此番跟着来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个时候当即笑着上前,开始跟一行人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