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408)

长宁公主也不在意,微微一笑将她轻轻按回去:“你伤还没好就不必多礼了。自你醒过来我都还未来看过,便是特意挑了今日来与你说说话。也不必觉着拘谨,当做在家中一样。”

江怀璧见她拿了梳子要替她梳发,连忙出声便要阻拦,长宁公主却打断她,轻声道:“我从前也经常给阿湄梳发的,很快你也是我女儿了。”

听到“女儿”两字,她到底心头一酸,默不作声。

这是她从未见过的长宁公主,在外性情那样烈,原还有这样一面。

长宁公主抚着她的青丝,边梳边柔声念:“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姑娘平安岁岁……”

这该是姑娘出嫁时的唱词。

三梳原词应当是“儿孙满地”。

她终于抑制不住,灼烫的泪涌出来,自面颊悄无声息地滚落。她哭泣的时候连声都不出,默然感动,默然悲伤。

“怀璧,你不孕的事儿,君岁早告诉我了,”长宁公主将帕子递给她,声音温和,“我早就不在意了,君岁没跟你说?”

江怀璧怔了怔,点点头。沈迟告诉她了,她不信。

长宁公主将用簪子绾住青丝,一点点解释。

“我当年生君岁的时候恰巧碰着宫宴,临盆时腹痛难忍,硬扛着回了府,头一胎慢,疼了一天一夜才将他生出来。后来生阿湄时又是早产又是难产,阿湄生下来和只猫儿一样,哭都哭不出来,险些保不住。我自己大出血后昏迷了几日才勉强从鬼门关里逃出来,此后便伤了身子,连带着两个孩子体质都偏弱些。那时我看着瘦弱的阿湄就在想,我再也不要我的孩子受这样的苦,她生产时我心疼,孩子病了她心疼。”

“所以得知阿湄因体质问题可能不孕时,我其实并没有太难过。她在府里生活十六年,我宠了了她十六年,那时想着,她便是嫁不出去,我便是一辈子养着她又何妨?可她后来忽然就告诉我说她喜欢上了赵瑕,我也只能成全她。傅先生后来治好了她,得知她有孕的那一刻,我既为她高兴,却又更担心她。”

“怀璧,你也一样的。我希望君岁一辈子不留遗憾,也希望她的妻子,我的儿媳能够一直开开心心地陪着他,有没有子嗣都不要紧。公主府和永嘉侯府所积累的财富足够你们挥霍几世,又不是养不起你。更何况,我格外喜欢你这样懂事聪慧的姑娘。”

她顿时眼眶一热,连帕子都浸湿了。遇到这样一个婆母,何尝不是她的幸运。能够给她另一个温暖的家。

“可我……终究和大家闺秀不一样……”

“我知道,我沈家的儿媳可并非等闲之辈。在我看来,全天下的贵女都不及我怀璧一根手指。你放心,婚后我们也不拘着你,不必囿于后院深闺。你的才华,也万不该埋没于后宅,母亲看好你。”

母亲二字一出,她的泪又禁不住了。那些年她与生母之间的嫌隙曾让她至今愧疚不已,而那些缺少的爱,在此刻蓦然重新燃起光亮。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忽然传来响声。

沈迟缓步走进来,听到房中有声响,不免提高警惕。脚下步子重了些,猛一掀帘子,看到长宁公主与江怀璧在里面,不由得一愣。

他掀帘时力道重了些,冷风骤然侵入房中。长宁公主那只搭在江怀璧肩上的手感受到她身子蓦然颤了颤,顿时冷眉一横。

“滚出去!”

沈迟愣在原地。这似乎……好多年没听见母亲爆粗口了。他咽了咽口水,正欲开口,又听长宁公主开口道:“女儿家的闺房,你一个大男人闯什么闯?没半分教养……”

沈迟撇了撇嘴,深深看了一眼江怀璧,只好退出去。心里寻思,这教养……难道不是您教我的?

谁知帘子还没放下,又听长宁公主低声嘀咕一句:“怎么看这莽撞的小子都配不上我怀璧……”

江怀璧哆嗦了一下。

差点踉跄摔倒的沈迟:“……”

第343章 解惑

自江怀璧身子恢复差不多后, 沈迟便已开始忙起来,但还是会抽时间来陪她说说话。这几个月时间里京城甚至各地大事他都一清二楚,讲述时候前因后果明明白白。

但江怀璧自己也能意识到,能与庆王平定后扯上关系的, 定然不止这几个月。沈迟是不愿让她多想, 且现在事已了了也的确没有再解释都必要。

她还是决定和沈迟好好谈一谈。也并不是说信不过他, 有些事还是心里有数比较安心, 总不能一直糊涂着。

沈迟听了她的疑惑, 只温和地笑笑:“代王登基自然是没那么简单的, 你是觉得我知道些什么。”

江怀璧敛眸,静静开口:“景明帝原来同我谈过, 他对代王有过疑心, 但是自庆王大乱后便打消了疑虑,一心只想着先平叛庆王。可代王这些日子的作为,实在是令人不得不多想。”

“你既然开口问了我, 想必是自己已经有想法了,不妨先说说看。你的猜测一向七八分都是准的。”沈迟给她倒了杯水, 回身放在桌子上,细细吹着, 听她讲。

她抬眼看着他,脑中思路清晰。

“我的猜测是, 从代王知晓庆王有反心的那一刻起, 便已开始准备了。这个时间或许早于庆王暗中联络他, 又或许恰巧是那个时候。他虽一直在局外,但整个局无一不清清楚楚,他处于旁观者的角度,隔岸观火, 但不到关键时候不显山不露水,而后适时添把火,好坐收渔翁之利。这个节点,我想着,恰好就在庆王利用燕州要算计他时。他在那个时候也借此事忽然闯入这个局,想方设法博得景明帝信任的同时,也为对庆王动手提前做好准备。”

“之后仍旧是不言不语。景明帝并未疑心他,反倒是愈加信任。这便体现在后来危难之际召令他进京勤王罢。我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对京城局势了如指掌的,但当时京城危急之时景明帝曾遣使臣前往代地传旨要兵,那决定京城走势的三日时间,并非意外而是他有意拖的时间。如若那三日时间代王的兵能及时到达京城,景明帝将会在短时间内轻易打退叛军。”

“庆王计划里一大部分其实都是代王在出其不意情况下破坏的。比如秦琇,我想着,应当是他动的手吧。庆王既然得了遗诏那么些年,又是在那等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意外。遗诏出问题是你当日告诉我的,后来我便想,能够令庆王都措手不及的,定然是他意想不到的人物,背后大约也就是代王了。”

“这局其实很早以前就出现漏洞了,只是我虽意识到了,却也无可奈何。纵使景明帝当时有再多谋划,但与已暗中筹谋数十年的庆王相比,哪里会那般轻易打倒。最大的变数就是代王。岁岁,我执意出城那一晚,你后来说你有打算,除却诱庆王的军队入城以外,还是与代王有联系的吧。”

“我是后来才知你本也没有要争皇位的心思,自始至终都只是在吸引景明帝的目光而已。他将注意力大部分放在庆王身上,额外还需要时刻警惕你。你前期是为了给代王打掩护,后期故意激怒他是为了让他迅速失去理智,譬如他换掉章秉则那一次,对我动怒归根结底是因为你暗中不停地激怒他。所以他能够受到重创,你也能暗中顺理成章地拥护代王。这条路是你的退路,也是沈家的退路。你早就卷入这个局里了,但在景明帝看来,你与庆王毫无干系,只是想看着他们两虎相争,然后你坐收渔利罢了。代王看似无所事事,但每一步的推波助澜,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话音落了,沈迟默不作声将已温热的水递给她,然后自顾自说道:“你说得都对,我与代王从一开始就在局里,我是他胜出背后最大的功臣。但你错漏了一点,这一点足以占我后来的整个谋划。”

江怀璧轻抿一口,不觉有些疑惑,询问的眼神看过去。

沈迟浅笑着开口:“在不知庆王与代王之局以前,我是有过篡位的念头的。但你说得对,我是异姓,推翻得了一个皇帝,推翻不了一个国家,且我初心也并不是要这天下大乱。你与代王没有交情,大约是不了解他的。但从他这些年的隐忍也可看出,他对景明帝和整个局都看得通透,相比较景明帝,他或许更懂得如何为君之道。刚登基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仔细想想景明帝当年的做派,便可知在平静盛世一味地杀伐果断,只会让朝堂人心惶惶。”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