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339)

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江怀璧知道他一向顾全大局,也知道他无论如何顾全大局都有自己的底线,很少让自己憋屈着。

但他这一次能这么容易松口,真是的确令她有些意外了。

她没敢耽搁,尽快开口解释:“既然此事并非微臣一人知晓,那……”

“你所知道还有谁知道?”

江怀璧顿了顿:“庆王。”

“……你与庆王私下有过交集?”

江怀璧冷汗都快冒出来了,只道:“此事容微臣上书细禀……现下先让微臣把话说完……”

景明帝将手扣在桌面上,指尖默默敲了两下,淡声道:“你说。”

“既然庆王一方已知晓此事,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您……”她微一停顿,仔细斟酌片刻,却还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更委婉,索性咬牙直言,“如何应对您身份被揭开后的情形,让他们得到的这个消息使不上力,便可消除了。”

景明帝面色果然变了变,沉默半晌才接话:“朕不知道朝中还有多少人暗中知晓此事。至如今有当年周蒙,魏察思,英国公府,还有一个你。……但如若能有其他法子,这些便也不重要了。”

“关键还在于陛下。”

“在朕?”从头到尾他都是极力掩盖这件事的,现如今忽然被泄露出去,他可是完全出于被动状态的。

“是。因为从头到尾出手遮掩消息的人是陛下,这消息对陛下的重要性,只有您自己知道。而如何将庆王以为十拿九稳的把柄化为您自己的优势的突破点,也只有陛下自己知道。……微臣不明白的是,以陛下如今的实力,已经无必要再去追究是否嫡出,陛下的手足也皆是庶出。陛下是先帝长子,也是诸王中最优秀的东宫人选和帝王人选。”

景明帝霍然起身,目光扫视殿内,确认并无异常,才才俯下身于她耳边细言。

“朕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当年传位诏书,是假的……”

第289章 唱戏

江怀璧大惊:“……陛下!”

传位诏书!

可景明帝一开始便已经是东宫太子, 即位不是名正言顺么。

“谁登皇位可不一定仅凭东宫之位。只要皇帝还活着,这储君之位,永远都不会稳,”他挥手让她起身, 复转身将案上那盏热茶一饮而尽, “你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分明知道秦纾以后绝无可能登大位, 却也对他说东宫之位不倒的话。虽无虚假之言, 但其中含义早就变了。”

“先帝当年只下了一道传位诏书, 然而朕并未看到。先帝崩后朕在众臣的拥护下以东宫祚位。之后才知另有遗诏, 苦寻多年却不见踪影。现如今朕怀疑是在庆王手上,他若借此做文章, 朕不一定会赢。”

江怀璧震惊过后也觉得有些麻烦。庆王原本应是乱臣贼子, 可他手里若真是有遗诏,这弥天大罪到时很可能转变为从龙之功。

“那……陛下可知遗诏中最有可能的是谁?”

“原一直以为是晋王,但庆王既然坚持至现在, 定然是还存于世上之人。朕猜是秦琇……”秦琇生母杨氏当年最得宠,总爱在先帝耳边吹枕头风。且先帝在位晚年时行为举止颇为荒唐, 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若是秦琇的话,他非皇室血脉, 也并没有多大威胁吧……”与景明帝的庶出身份相比,秦琇除了有庆王相帮外, 其余并无优势。

景明帝冷笑一声:“庆王能暗中蛰伏这么多年, 你怎知道他没有翻案的本事?且朕这边, 也远没有你所想的仅仅是身份这么简单。”

他斜睨了她一眼:“若非岳氏生前所言,朕都不知道这件事几乎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你既然早已知晓,在朕这里倒是装得天/衣无缝。庆王都知道了,朕自然是要想办法应对, 你又何必处心积虑跟朕绕弯子。”

“微臣怕……”江怀璧垂首,声音有些飘忽,后面的话却忽然卡住,心下略一沉,索性开了口,“微臣也是后来才知晓,当年周家因……”

“你是觉得朕仅仅因此事便杀了周蒙,灭了周氏全族么?”景明帝轻笑一声,眸色深沉,“你单知道周家专断独权,朕疑心太重,仅是因为他知晓朕的身世,朕便要对一个三朝元老斩草除根么?”

这些年来他平衡朝堂的手段不少,纵是有奸佞之人,亦能做好妥善处理。却不想在江怀璧眼中他是这样的人。

便分明看到她愣了一瞬。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却再没解释。

“周魏两家的事你最好给朕个合理的解释,”他语气有些冷,说完后又加了一句,“不许强词夺理。”

江怀璧有些无奈,有时候是否强词夺理还是他定下的标准,她也没有办法。低声应了是,后听他道:“懿柔贵妃的事朕已查清,罪魁祸首是岳家姐妹,也都已经伏罪,连同从前东宫诸事以及太子坠马一案,皆为二人所为。但我们都知道背后是谁,朕近日在取证,也未日后做些准备……”

她只听到说太子坠马是岳氏所为,心里便已松了一大口气。而后那些她大概听了个意思,心思却已完全没有放在上面。

景明帝谈话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知晓江怀璧仍旧是瞒了自己,但却并没深恶痛绝。倒也并不全是江家的原因,他对她的信任似乎来自于心里的感觉,又似乎来源于能完全控制她的自信。

她甚至连同她身后的江家,现如今捏在手里的把柄不少。只要她未曾做出什么叛主之事,他便不会动她,暂时因种种需要亦会对她信任有加。

但他深知自己的性子,这一次虽放过了她,但心底到底是有些芥蒂的。他极力忍住失望感,心里万般期望她以后再不能如此了,他也是有底线的。

他回身坐下,拿起一旁她方才写的字,细细看了一遍,倒没注意内容:“你去年春闱与殿试的试卷朕后来都看过了,现下这字竟比当时还要庄重,心静是静,就是太过刻意了。你心中开始大概也都猜出来个七七八八,下笔落笔没有一丝破绽。要说那滴墨也没有问题,是你自己心虚乱了方寸。朕从一开始盯的便不是你的字,而是你的神情与你的手。朕最后八个字说出来的时候,你的中指微颤了一下。”

江怀璧察觉到他深沉的目光,语气亦略显轻松:“陛下明察秋毫。”

景明帝没再说话。江怀璧告退时无意间又瞥到景明帝的面色,比方才好些。但轻嗅殿中有一股极为清淡的药味,似是从那杯茶中散发出来的。

她觉得有一瞬间的熟悉,但又不知道何处闻到过。

.

但江怀璧的那封密奏最终没来得及递上去。

似乎是庆王的人提前得知消息一般,不过短短几日,京城中便炸了锅。

最初是从南方兴起唱戏的雅趣,而后京中贵人也起了性质,家境富裕者便千里迢迢从南方请了戏班子进京唱戏。进了京开唱了才知道,在南方忽然流行起的那部剧,名唤《狸猫换太子》。

这部戏几日之间迅速风靡京城。紧接着惊动了宫里的妃嫔,正巧遇着德妃生辰,摆了个宴席,席上特地从外边请了戏班子唱戏,恰巧也是这一部《狸猫换太子》。众妃嫔无论心底爱不爱,面上都得捧出敬意来,这一来,宫里便也开始私下议论这部戏。

议论的时间久了,就有些杂音掺和进来。不知从何人开始说起,似乎是最开始有人说了一句“那样的传奇故事,咱这宫里兴许也有呢”,紧接着便是各种猜测——当然其中半真半假有人暗箱操作。

景明帝最近在忙西北灾荒的事,并未注意到这些。待他注意到时那流言已经从宫里传到了宫外。

起初只是一场戏而已,而后整个京城便成了一场戏。

他很快清楚对方的目的,可这件事兴起太过蹊跷。他往前回忆了一下,最开始他与江怀璧讨论此事后,似乎开始有的动静。

这么巧。究竟是有人利用,还是他信错了人?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追究江怀璧,因为许多人已经在盯着皇宫了。

百姓们只是在看热闹,百官们欲求得真相,庆王以及他的探子已露出獠牙准备将他吞噬。

因西北灾荒,今年的万寿节亦是从简。可这一从简可好,竟有人议论说是他心虚,连生辰都不敢过,怕对不起生母。

朝中开始骚动起来。有御史上书言辞委婉地要求景明帝对此事做出解释,说什么“恐谣言玷污陛下圣名”的话,他不知道是否是庆王的意思,但应该代表了大多数官员的不解。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