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哪本书上看了一个特殊的案例:
有个叫贾斯廷·莫斯的女子从4岁起就非常喜欢听关于谋杀案和杀人犯的故事,她甚至还曾经在自己的背上刻了英文的“谋杀”字样。
而且到她32岁那年,她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当时臭名昭著的杀人犯汤姆·尼森。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做法已经不仅仅是无法理解了,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事实上在汤姆·尼森之前,莫斯还给另外三名非常有名的杀人犯写过情书,只是他们没能和莫斯擦出爱的小火花。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临床心理咨询师说,其实这种嫁给杀人犯的冲动一点都不罕见。
有这种冲动的女孩,她们的童年会过得特别糟糕,父亲一般都是脾气非常暴躁的人,所以她们从小就经历家庭暴力,这给女孩留下了很可怕的回忆。
但有过这样经历的女孩,又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心理,她们一面对父亲恨之入骨,一面又很容易喜欢上有暴力倾向的男子。
所以按照武志红那个观点解释,她们喜欢杀人犯的原因往往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在童年时她们没有办法改变什么,但长大后的她们想要自己做主,用爱来感化暴力施加者。
用爱来感化?
是感化现在的青云飞,还是固执的父母?
又或者,其实是执念中的自己呢?
爱会伤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发现眼前人并不是心中想象的那个完美爱人;二是沟通过程中都只顾自说自话,没有倾听对方的声音;三是自己本身就有心理创伤。
而这三条,楚丽华觉得自己都占了。
或许,先从容易入手的青云飞开始更合适一点。毕竟时间上相较于父母是短很多的。
而且相似性似乎真是那么回事。
在每段恋爱开始时,双方热爱的那个对象其实都不是对方的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将自己脑子里完美爱人的模型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新生的婴儿不也同样认为父母就是他们的完美父母么?
好比对于之前看过的徐志摩来说,林徽因就是他脑子里投射出的爱、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但林徽因早早看透,她曾对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这才是看得透彻的人。
热恋期过后,我们很快会发现真实的爱人和幻想中的爱人完全不一样,于是我们就会渴望把真实的爱人变成幻想的爱人,但真实的爱人一定是不愿意的。
对于父母也是一样,幻想中的父母不存在了,总是千方百计去……
反过来,爱人也对我们有同样的要求,而我们也不愿意。于是,两人由此产生了很多的争执和冲突,这,就是爱为什么伤人的起因。
与此同时,如果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不倾听对方心意,只顾争夺权力制高点,试图改变对方的真实意志,那也会使得这段感情特别痛苦。
孩子和父母不也是这样么?
在电影《阿凡达》中,纳威人如果想要和六腿马或飞鸟伊兰卡进行情感沟通的话,只要把辫子插到它们的辫子里就行了。
可惜,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是没有这么便利的方式的,我们只能不断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对方能够明白,然后建立起某种程度的情感链接。
然而如果双方都没有努力感知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发出自己的信号,并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对方,那是永远也无法建立这种链接的。
举个楚丽华和青云飞生活中常发生的例子,她对青云飞发牢骚说:“天气真热啊,空调制冷效果还这么差”。而丈夫回答,“早就叫你不要买这么便宜的空调,不行我们去换一台好的。”
青云飞语气里的高高在上,就能基本判断后面对话的走向了。一最开始,楚丽华会说,“好的空调不要钱吗?你挣多少钱能买得起好空调啊!”
青云飞也会开始觉得委屈从而进行反击,“我挣的钱再少也比你多,还没到一台好空调都买不起的份上。而且,这个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家。”
第944章 拯救亲情
至此,一场家庭战争无法避免了。这显然是一次非常糟糕的沟通,原因就在于青云飞只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了买便宜空调这个行为,而没有关注到楚丽华觉得热这个感受。
人只要被攻击就会产生愤怒,但在二人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弱势一方往往不敢也不能表达愤怒,甚至压抑久了还会变得麻木,导致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但是,肝气郁结,就会加剧视力下降……因为肝开窍于目!
所以,自私点说,其实,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好。
之前,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眼睛也在慢慢慢好转。
是的,给楚丽华的感觉是有些慢。
瞧瞧,这是都能跑偏思路。
楚丽华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可见,视力,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心魔”啊!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还是先解决了眼下和父母,和青云飞的千丝万缕吧。
人,只要有愤怒就一定需要有宣泄的出口,如果弱势的一方不能直接表达,他们就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比如故意拖拉、犯些莫名其妙的小错误等,惹得强势一方暴跳如雷,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作是被动攻击。
楚丽华好像突然又明白自己的拖延症是怎么来的了。
不就是小时候总是用这个办法来被动攻击么。
父母交代的事,总是拖拉着。
而对青云飞也是,有时候被他无理的理论气坏了的时候,吵不过、骂不赢就只能拖拉着做家务。
比如洗澡拖地洗衣服,都是能拖就拖,碗甚至拖到了下一顿饭开饭前。
这种被动攻击在职场上也常常出现,楚丽华又想起,在一些专制的公司里面,她或者同事有时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譬如懒散、遗忘、拖拉等。
这,其实就是对专制制度的一种被动攻击。
心理学家果然研究得透彻。
不过,到底是本身就有了结果才有的结论,还是……
天,自己尽然不知不觉学了青云飞这种尤其对各行业专业人士的不信任了。
近墨者黑啊!太恐怖了。
楚丽华赶紧摇了摇头,飞快把这个想法甩出去。
最后一种情况是自己本身就有心理创伤。
这是吴铭说过的,楚丽华心理有病,不,他说话没有那么伤人。
他说的,是心理有问题。
这曾经楚丽华也是做过仔细研究得。
客体关系理论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人的两大动力,分别是亲近与疏远。
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需要与人尤其是与我们喜欢的人亲近的动力,和我们需要适当地与人疏远保留自己空间的动力。
因此,人类的基本创伤也是两类,亲近别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创伤和疏远别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创伤。
心理学家说,前一种创伤是被抛弃的创伤,后一种创伤是被吞没的创伤。
一般而言,我们长大后遭遇的创伤其实是童年早就经历过的创伤。
比如小时候孩子们普遍想要和妈妈亲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很多孩子在3岁前都经历了与妈妈长达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重大分离。
在这个年纪,孩子们对妈妈的分离非常敏感,如果妈妈不见了,他们就会特别恐慌,因为他们会觉得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
而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和妈妈的长时间分离会让孩子遭受到重大伤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很难与人和谐相处。
楚丽华自己就是这种情况。
想到之前因为青云飞的爸爸住院去东北,把小七留给孟宪祥照顾,楚丽华的心,针扎一样疼。
小七,妈妈对不起你。
好在,她回来时,还是按照书本上教的知识,把小七当作离开前的年岁来抚养。
所以,现在的小七和双胞胎并没有两样。
可见,心理学家的方法是真的有用的。
楚丽华也想到了另一种情况,在重男轻女的传统下,女儿们一出生就不被家里人重视,甚至由于自己是女孩而让母亲在家中地位变低,会特别受到母亲的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