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除了这点,楚丽华想不出还有什么了。
而且,这个好,还是建立在他心情好的时候。
一旦他心情不好,那么,楚丽华立马就会从他的世界变成一个陌生人。
青云飞性格冲动,好推卸责任,而且做事没有计划,一出问题就赖楚丽华;
这样的性格,就适合上班,人家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还得看他心情好不好,完全不适合单干,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楚丽华操心。
那青云飞是一个一路同行的路人?又或者,大概,就是一双有脾气的眼睛吧。
这一夜,楚丽华重新审视了青云飞和她的关系。
哪怕,对她好,很多都是楚丽华要求的。
比如做饭,比如吹头发,比如晾衣服……
迷迷糊糊,楚丽华睡过去了。
第二天,正式出游,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比较顺利。
这一趟,十三个人,也让他们又小赚了一笔。
他们两个在客户那个小圈子里,也有了一个代号——青楚随心游。
回出租屋休息的时候,楚丽华问了母亲手好了没,得知现在依然每天晚上都很酸,还是睡不好觉。
楚丽华又想着,那边药钱也不退,这边也还没好,不如就把药要回来,让母亲吃上。
楚丽华把想法和青云飞说了,他让楚丽华自己和人家说。
楚丽华却还在头疼怎么和母亲说,当时,青云飞信誓旦旦地说,“都是熟人,肯定不会为难,一定可以退。”
这下……
楚丽华感觉现在几乎每一天都在考验自己。
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楚丽华把自己的想法和母亲说了。
果然,那边唠叨大会开启,楚丽华把手机碰到旁边,等到那边没声音了,再捡起来。
那个医生那边也不是很好说话,楚丽华又是长信息,又是打电话;打到人家都不愿意接她电话了,只好补钱了事。
事后,楚丽华从一本讲说服的书上看到,想要说服他人,在信息相当不对称的情况下,最好的时机就是人家刚吃完饭没多久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心情比较好。
【沟通过程中,你要特别注意对方的态度,要选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说服他。因为一般人在心情不好时,是没有心情听你说话的。】
楚丽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说服青云飞跟着自己一起学习。所以,她才开始研究这些。
之所以突然这样“醒悟”,也是楚丽华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她忘了是从什么地方听到这样一段话了,但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咱们来说一个不常见的解决问题方法。
我们解决问题通常的思路,是先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它背后的病根是什么,然后从根本上解决。
但,这个方法不见得好使。
比如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
你觉得你有心理问题,可能做事比较腼腆不大方,你就去找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会反复地帮你回忆自己的过去——你有过精神创伤吗?你童年受过虐待吗?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你就这样跟这个心理医生在一起五年,你花了五万块钱,中间痛哭了好多次,最后你们终于找到了病根:都是你妈妈的错。
然后你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你能把童年重过一遍吗?找到病根不等于就能改变病根,更不等于能改变你的症状。
更何况像这样追溯,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同样的原因,比如有人开玩笑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没钱又长得丑……
像这样的病根,咱们讲一句英文来说叫做TBU——truebutuseless,叫“然并×”。”
童年无论如何已经发生了,和青云飞的结婚,已经是事实了,所以,现在只能是想解决办法。抱怨之类的想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当时,人家给推荐了一本书希思的《瞬变》,现在,改名叫《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楚丽华很快就从网上下单了,之前有太多经验买了书不方便携带,所以,楚丽华买的是。
读了以后,楚丽华有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比如说心理治疗,动不动就问童年创伤,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这一派的做法,现在很多心理*医生*还在用,但是心理*学家*其实很反感,因为精神分析方法经不起实验检验。
现在还有一派心理治疗方法,叫做“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简称SFBT)”,跟精神分析派正好相反。
这个疗法是1970年代创立的,现在有大量的论文在研究它。据说创始人是从打高尔夫球中得到的启发。
第725章 该拿你们怎么办?
文中举了一个特别生动形象的例子。
比如你打高尔夫球,有个动作总做不好,教练并不会问你是不是在内心深处害怕赢球啊?是不是小时候被父亲吓唬过啊?
教练只关注技术动作:你球杆握得太紧了!就这么简单。
说白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完全不在乎你的过去。它不追究你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它问你*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它找你的亮点。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婚姻亮红灯的夫妇来做婚姻咨询。
焦点疗法派的心理医生会问他们:假设今天半夜有个奇迹发生了,你们一觉醒来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那你说,有什么现象,能让你相信奇迹的确发生了呢?
在医生的不断启发之下,这对夫妻说,如果他们能够互相倾听对方说的话,那就是奇迹。
顺着这个问题,医生问出了关键问题:你们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吧?你们至少偶尔也会有相处融洽的时候,就好像那个奇迹时刻一样。
那你们上一次出现这种奇迹状态是什么时候?当时是怎么做的?
按照这个逻辑,楚丽华仔细回想了一下,她和青云飞是什么情况下就会好好的呢?
是在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青云飞是个害怕出现意外和不确定性的人。
那么,以后,这一部分,就只能由自己来承担了。
这一刻,楚丽华好像突然明白了吴淡如那本《嫁给谁都幸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了。
就像古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有不少佳话传出,关键点在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都会去想办法维系关系。
就好像旧时代的人,东西坏了,想着是如何去修补一样。
但现在新时代的人生活条件好了东西坏了也就只想着换一个新的。
就好比伴侣,不顺心了,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换一个就好了。
但,换一个真的会好吗?
事实上,除非是吃一堑长一智;否则,换一个的结果,还是重蹈覆辙的居多。
就好比东西,如果不懂得珍惜好好使用,很快又会再坏;但如果是找到了上一个为什么会坏的原因,新的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
也就是说,最主要的不是改变其他人,而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再想想和母亲的关系,小时候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一遍遍回忆,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如想想现在的关系要怎么缓解。
好像,每次,一想到要给母亲打电话,或者她打来电话的时候,心里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紧张。
人一紧张,肯定会变得更加敏感,那是不是可以首先以放松的心态对待和母亲的通话呢?
找亮点,好像,确实有过在自己很放松的时候,给母亲打电话时状态会比较好。
对了,那时的放松,是正在其他事情中抽出来的时间,通话时间不能太长;以工作忙为借口,三言两语说完事情就挂了,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那,以后,就制造一个这样的场景再和母亲打电话吧。
这样的办法真的可行吗?
楚丽华回忆起曾经在那本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因为很有特点,而且正好发生在她出生的那年,就不由自主地记住了。当时没有多想,现在,仔细分析一下,也很符合找亮点这种做法。
故事发生在1990年,有个国际慈善组织的专家叫杰里·斯特宁(JerrySternin),奉命帮助解决越南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
那时候的越南非常落后,卫生状况很差,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无法保障,农村妇女们根本就没有营养知识,其实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