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210)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

这边导游刚讲解完,楚丽华完全被这样伟大的智慧震撼住了。

她直接拉着王婷跑去了大水闸边上仔细观看。

那种宏伟壮观的场景,楚丽华实在是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说的真是一点毛病没有。哪怕平时再会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各种小矫情小情绪,面对这样宏伟壮观遗留两千多年的。历史古迹也依然无法做到详尽的描述。

等到两人细细绕着高大壮观的大水闸走了一遍以后,你回头之前跟着的导游和那群人早已经不见了踪迹,不过还是有人顺着前方一直往前走去了,两人也大胆的跟上,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人走的多的地方,肯定就是景区了。否则的话,就算走丢了也是大部分人一起走丢,完全可以再找回去的。

不多转转,两人跟着人来到了好像是观景阁楼的地方吧,还是什么?因为没有导游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反正就是一层层上去以后,站在古色古香的阁楼栅栏旁边的扶手旁边往下面和远处看去,整个都江宴水利工程尽收眼底。

旁边居然有一个的老爷爷开始头头是道的娓娓和旁边的年轻人介绍起来。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

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为了控制水流量,在进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蜀志》)。这些石人显然起着水尺作用,这是原始的水尺。从石人足和肩两个高度的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并且已经掌握岷江洪、枯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

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2300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

从观景阁楼上下来以后,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走的,这才来到了据说是会给游客放水模拟泄洪场景的地方,可惜他们来的时候太晚了,人家都是在早上给放水的。

——“为什么呀?我们走过来到现在已经是算快的了,我感觉。”

王婷很无语,居然没看上。

——“可能你们进的门不一样吧,从这边进来的就是一开始整好,看完放水,然后再去上面看二龙庙,然后接着才往那边去的。”

旁边总是有热心的人给她们解说心中的疑惑。

???

不会吧,为什么连门都分好几个,进错了,观光顺序错了,也就乱了。会错过最值得看的风景呢?

那为什么那边还有导游呢?人家导游不也是领着往那边走的吗?难道说游客他是在那边聚起来的,所以说就顺着领着往那边走了?

明天早上重新再来一次看看?反正今天这个时候去青城山估计已经没有时间了。

第283章 坐车撞车要客人负责?

楚丽华把心中的想法和王婷说了,她表示反对。留有遗憾和想念,才会给下次再来留机会。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也就顺着心情随便溜达了。

不过有些时候随意还真是会带来麻烦的,她们两个也不知道走哪儿了,最后出来的时候田都已经黑透了。

很奇怪的是,正常景区旁边应该很容易打车或者是公交什么也都方便。

可是这两人是完全属于被人遗忘在景区的游客了吧。

等两人好不容易按照导航找到了公交站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公交车末班车三个小时了。

而且附近也没有打车的,这边的网约车还没有发展起来,成都那边都是刚刚兴起。

白天是风景秀丽宏伟壮观的风景区,夜里就变成了黑漆漆连路灯都没有的荒无人烟的地方。

两人早已不再是手拉手前进,而是紧紧地抱住对方的腰。往前走,手机开着手电筒照着路,顺着往前走。反正只能这么走了,因为导航是这么显示的,而且这附近就这一条路。

差不多走了快一个小时,两人才走出了那个连路灯头美好的地方,来到了有路灯的正常的街区。

好巧不巧的是,又沿着街区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俩人才找到一排街边小店,早已饥肠辘辘的两人转头扎进了一家店找吃的。

有意思的是,两千刚走进店里居然停电了,还是全城停电的那种。

这点是有多背才会遇上这样的事情啊?

好吧,只能简单的吃碗面条了。

就这店里几个随风摇曳的蜡烛光人吃完了两碗热乎乎的面条以后,瞬间又感觉精神百倍,活力回升。

可是这又停电了,外面还黑洞洞的,虽然门口就是公交站台,但是连公交站台的广告牌都不亮了。

眼神有些后悔没在店里。打听清楚自己就出来了,蹲在黑漆漆的公交站台在手机上扒拉了很久才找到,大概五六公里之外才有一个类似青年客栈的住宿地方。好像还是民宿什么的。

天呐,这到底是走来哪里了?正常的景区旁边不都会有住宿的地方。只可惜这里就看上去绿化做的还可以,真正没有多少房子,高楼大厦更是一眼望去,完全没有。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楚丽华打开了网约车平台软件,开始搜索车。

输入那个七年客栈的地址以后,约摸等了七八分钟,还真有人接单了。

这下就好了,楚丽华和王婷上车以后,赶紧下单了那家青旅,害怕过去的时候没有房间了。因为看着那网站上面的床位数正在减少。

本以为坐上车以后就万事大吉,只等着到目的地。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车子往巷子里走的时候,走错路了需要倒出去重新规划线路。好像四川这边都是大大小小的巷子。一旦进错一个巷子就需要重新来过。

或许是因为巷子太窄了,倒车的时候,司机居然还把车撞在电线杆上了。

楚丽华和王婷连忙跟着司机下车一看,车屁股都撞了瘪进去了。

——“姑娘,我看这车修好起码得花500块钱,这样吧。我自己出200,你们出300。你看怎么样?”

一旁的司机突然开口说,

???

我就是个坐车的,你撞的车怎么我还得负责呢?

难道这就是规矩吗?唉,怎么这么倒霉呢?能不能讲讲少一点呀?

——“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

楚丽华先开口了,毕竟两个当人当中她比人家大了整整六七岁,怎么着也要在遇事的时候先站出来不是吗。

——“那你看这样行吗?我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我出大头300,你们两个人200的话,一人100这样总行了吧?修车是真的贵,我这还是因为车便宜了。我真没有坑你们。”

司机好像是很诚恳也很为她们着想的说。

——“大哥,我们就是没有那么多钱了才住的这种比较偏僻青年旅社的床位。所以说,我们坐车也是因为确实没有那么多钱了,不然就直接打出租车了,不是选择做这种价格低点的网约车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