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商朝做直播+番外(96)

作者:包子馒头稀饭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夫君。”她顺从改口。

子受被她叫的心猿意马,盯着她看了半晌,忍不住朝她靠近,越来越近,红唇对着红唇,半拥着她轻轻一推,便入了春宵。

不知何时喜烛已经燃尽,床帐却还在悠悠晃动。

婚后的日子,平平淡淡,子受和苏书却恩爱非常。随着子受的仕途步入正轨,他们在长安城置了处两进小宅院,子受出门办公务,苏书就侍花弄草搞直播,唐朝的长安城很是繁华,街道商贩络绎不绝,五湖四海的人汇集在城中,这些都是星际人喜欢的看点,比如,古人赶集、古人开酒楼、古人在街道吵架、古人卖菜。

星际人还特别嘱咐苏书女扮男装逛逛古代花楼,可惜古代妈妈桑们可不像电视剧演的那么不识人,做这些生意的最锻炼的就是眼力,唐朝虽然比其他一些古朝代开放,但一个女子去逛花楼传出去绝对没好名声。

子受如今是朝廷官员,苏书可不敢做出奇怪的事,让她家殿下沦为笑柄,于是为满足星际人的好奇心,她只好每次路过花楼都多停留片刻,既不落人把柄,也勉强满足星际人的愿望。

比起花楼,星际人还是更喜欢看古代美男和名人们,比如最受欢迎的宋之问和杜审言,前者是长得赏心悦目,加上他也算子受和苏书的媒人,两家走的格外近,入苏书镜头的次数就比较多,他已经有很多星际颜粉。而杜审言,这位的来头可大了,诗圣杜甫的爷爷,苏书和子受对杜甫的大名如雷贯耳,因此和杜审言也走的较近。

子受入武则天的眼是为官几年后的事,武则天爱良才,最喜欢做诗做文章好的年轻官员,招那些人一起游园作诗。也就是作诗时,武则天逐渐欣赏子受的才华开始培养他,其中,还包括宋之问。

“沈宋”之名,逐渐在唐朝文人中崭露头角。

苏书在和子受成亲多年未有孕,家中不满多矣,子受顶着压力,苏书又让大夫给他们夫妻诊治,大夫说二人都没有问题,只是时机不到。话虽如此,苏书还是让大夫开了不伤身的药,装模作样吃着,免得沈家人觉得她不作为,又不能开枝散叶。直到成亲第六年,怀了身孕,这件事传到星际子庚的耳朵里醋意浓重,虽然他也老大不小了但一想到父母在唐朝过得风生水起重新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他就觉得自己被遗忘抛弃了。

子庚是那么期盼父母回星际,可看他们过得逍遥自在,料想早已乐不思蜀。他从刚开始的怨念,到后来淡然接受,也不过一句认命耳,谁让他至今无法穿越时空呢。子庚为了穿越时空,特意去考时空主播证,然而这些年依旧过不了关。

苏书和子受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叫沈魁多,沈魁多一出生就是嫡长子,自然受尽宠爱,被隔着屏幕的子庚看得牙痒痒,他出生都没那小子受宠。

沈魁多渐渐长大,他长到两岁时,子受终于和宋之问一起晋升为考功员外郎,属五品或六品官之列。在唐朝五品以上的官员是由宰相提名,皇帝诏命。考功员外郎主要从事科举考试的一些事宜,唐朝科考一般是三年一次,作为京官,非大比之年并不是很忙,公事之余他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陪着武则天,做诗整理文章。这些年,宋之问野心渐长,结交不少皇亲国戚,企图再度升官,子受和他的来往逐渐减少。

永淳二年也就是公元683年,唐朝发生一件大事,唐高宗李治久病不愈,同年十二月,将永淳二年改成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紫微宫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传位给太子李显。

沈家却添了桩喜事,苏书生下幼子沈东美,再度开枝散叶。

五年后,太平公主的命运随之而变,薛顗跟着唐宗室李冲谋反,牵连到太平的夫婿薛绍,薛绍本人虽没有参与这次谋反,但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夫婿,不仅将薛顗下令处死,还将薛绍杖责一百,而后饿死狱中。太平公主带着儿子成了寡妇,后来,武则天为安慰女儿,打破唐朝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太平也越发在唐朝权力中心活跃起来。

这期间,唐中宗李显被废,武则天改立唐睿宗李旦,后又将其废之,自己称帝。

公元690年,太平公主二嫁武攸暨。同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子受他们也跟着从长安迁到洛阳,武则天称帝后,跟在她身边的近臣自然风光无限,可子受和宋之问虽属武则天那派,却并非最得重用的心腹近臣,只是在年轻官员中较为突出罢了。

迁都洛阳后,太平公主变得喜爱玩乐,公然在府上豢养男宠还和朝中一些青年官员走得近,谣言四起。不仅如此,还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莲花六郎张昌宗献给武则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就入了武则天的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青年才俊博得武则天青睐,一直恪尽职守却升迁无望的宋之问也想走捷径,学张家兄弟自荐枕席,就和张家兄弟走的颇近,子受看出他的想法就说与苏书听,苏书就将宋之问以后会发生的事都告诉给子受,子受和宋之问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殊同陌路。

和历史一样,宋之问被张家兄弟忌惮,没能跟武则天搭上关系,后来凭借自身本事与机缘巧合成为太平公主的入幕之宾。

子受在朝中越发低调起来,和那些“上进”的人一比,他简直就是朝中清流。低调归低调,该他露脸时,他也会在武则天面前狠狠刷印象分,这些年的安分守己忠心不二,加上颇有才华做事也算妥帖,逐渐被武则天看入眼中,划分为亲信一派,虽然比不得那些男宠,比下却是有余的。

因此种种,武则天在公元697年任命子受为给事中,位列三品官员。

三年后,又将子受提拔为当朝尚书,历史上沈佺期曾有诗云“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也就是说他做了三年给事中,五年尚书,位列九卿,显赫一时。

但事情肯定不会永远都遂人愿。

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侍。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收买禁军统领李多祚,告张家兄弟谋反,随后发动政变。率领禁军杀死张家兄弟,并包围武则天的寝宫集仙殿,逼她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废帝李显,随后迁居上阳宫。二月,李显改周为唐,武周一朝结束,神都也更名东都。

这年,对苏书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她家殿下入狱了!

韦氏干政后,大肆捕杀武周人物,大“罪”者、证据确凿者多遭诏斩,余者下狱愈千之众。佺期公之所以未遭诏斩,是中宗下了一道圣旨对武周大臣不能滥杀,“圣旨垂明德,冤囚岂滥诛”是也;再就是因为所诬之人尚无确证。

随着武则天倒台,唐中宗李显复位,韦后开始干政,武则天的心腹重臣自然要遭清算,大“罪”者、证据确凿者多被斩首,下狱者超过千人。一代天子一朝臣,子受也被人以贪污受贿之罪被关入大牢,沈家一族也被牵连至深,子受之所以没被杀死一是因中宗下令不能滥杀,二来诬陷他的人并没有确凿证据。苏书只能带着儿子到处为他走动,散尽家财也要将他从狱中救出来,苏书知道他有此一劫,避无可避,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事情发生时虽慌乱一时到底还是能稳住。

她就是心疼他在狱中不好过。

因此不管是沈家这些年积累的家产还是她自身陪嫁,她都掏出来四处打点,那年的洛阳在苏书眼里是黑色的。

通过苏书多日疏通打点,同年的秋天子受终于被人从狱中放出,流放到驩州,苏书将家中孩子送还老家,毅然决然跟着子受去驩州,与他们同去的还有些被牵连的族中亲友。不仅子受遭殃,宋之问还有杜审言都被贬谪流放,宋之问流放泷州参军,他受不了艰苦,又念着往日荣华,次年春便秘密逃回洛阳,被友人收留,于是做出历史上卖友求荣之事,而他也被李显恢复官职。

五年后,公元710年,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李旦,以宋之问曾依附张家兄弟和武三思为名流放钦州,后来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改为桂州。与之相反的是,子受被新帝平反,重回京都,迁中书舍人,官居正五品上,成为皇帝身边“掌侍进奏,参议表章”的权臣。同年冬天,任命他为太子李隆基的少詹事,官居正四品上,并进入东宫,为李隆基一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