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书院混饭吃(20)

想到这儿,林若阳拿了食盒,装了一些蛋糕、瓜子、花生芝麻糖等吃食,叫上哥哥,一起去了舅母家。

果然,舅母一听大喜,正好她的绸缎铺斜对面有一家做烧饼的铺子要出脱,她当即就盘了下来,又跟林若阳商定了摆设、装饰,又将两个儿子还有家中几个可靠的老仆叫了来,下午就先蒸了一锅蛋糕。

恰巧慕锦阁的人来了,说上次林若阳画的那几套衣裳贵人非常喜欢,严四奶奶叫她送来了先前说好的酬劳——五百两银子,舅母就拿了一盒子蛋糕,叫给严四奶奶捎回去。

后来,严四奶奶尝了好吃,献给了自家老祖宗,恰好有客人在,老祖宗就将蛋糕拿出来待客,不过几天时间,盛味点心铺的蛋糕就风靡了整个京城权贵层。

盛味点心铺还没有开张,订单就多得忙不过来。因是新吃食,价位定得高,林若阳和谢氏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是后话。

却说林重元打人一事,林家不急不慌,宫里的贤贵妃却是气得摔了好几个茶盏。

“不就是一个乡下的黄毛丫头,圣上竟然为了这事儿冷落我!找几个有去将她……”

她的心腹胡嬷嬷急忙劝道:“我的娘娘嗳,这个丫头无足轻重,还不是太子那边的人抓住这件事不放,想扣娘娘一个包庇亲戚,仗势欺人的帽子,娘娘这个时候可不能动她。”

“本宫自然知道。”贤贵妃烦躁道,“我不过是气不过,说说而已。什么是轻什么重,本宫还是分得清的。你去叫人传话给父亲,叫吴家和李家去给那个黄毛丫头赔礼道谦,赶快将这件事儿揭过去。”

“是,娘娘。”胡嬷嬷应声出去了。

贤贵妃越想越气,将手里的杯子又恨恨地摔在了地上:“等我的皇儿……那时候,叫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

因开店的事儿,林若阳和林重元在舅母家住了两晚上,第三天回去,吴家和李家来赔礼来了。

袁家是吴、李两家的靠山,袁阁老亲自发话叫他们来赔礼道谦,他们生怕做得不好,惹恼了靠山,所以竟然将两个断了腿的伤员也抬了来。

吴荣炳头前带路,后面紧跟着四个小厮抬了两个门板,门板上躺着吴荣甫和李财安,再往后是一溜十个小厮,手里都提着礼物。

吴荣炳再没了以前的嚣张跋扈样,先弯腰朝林家三人鞠了一躬,强堆着笑脸,道:“以前都是误会了,才致使林大哥遭了牢狱之牢。荣甫和财安都不是故意的,他们就是当时太疼了,才昏了头,看花了眼,还望林老爷、林大哥、林姑娘看在他们诚心认错的份上,饶了他们吧。”

说着,吩咐小厮道:“还不快把人扶下来,给林老爷和林大哥磕头。”

吴荣甫和李财安躺在门板上,一人腿上裹了一块白布,打了夹板,在小厮的搀扶下坐了起来。连声嗨吆嗨吆地叫疼。

他们自然是不想下地的,腿好不容易接好的,要是移了位,以后成了瘸子,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他们来,不过是想装装样子,博个同情罢了。

偏偏林家三个人谁都不说话,没一个人说一句:腿脚不便,就算了吧。

两人嗨吆了半天,见没人理,只好自已给自己解围,拱了拱手道:“还请林大哥原谅我等眼花,没看清人。”

林重元嘿嘿一笑道:“嗳,你们不是说下来磕头吗?怎么都不动弹了?”

吴荣甫想起以前林重元与自己称兄道弟的情景,心中既恨又有些酸涩:“林大哥,虽说我们如今不是亲戚了,可我们以往的情谊,小弟都铭记在心。还望林大哥体谅我等行动不便之苦。以后,以后小弟一定给您磕头赔礼。”

“我呸!”林重元被吴荣甫的“情谊”恶心到了,“赶紧给爷走,省得污了爷的眼!不过你记住了,以后见爷一次就跪一次,不然……哼!”

吴荣炳叫小厮们将礼物拿过来:“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林举人摆摆手:“拿走,拿走,我们林家不稀罕你们的礼物!”

吴荣炳抬着吴荣甫和李财安灰溜溜地走了,回头就去衙门撤了状子。

贤贵妃自去皇帝面前温存小意,说都是远房亲戚背着自己做下的事,她父亲不知道,她更是不清楚,如今已经叫亲戚去赔礼道谦了。

慢慢哄了两天,皇帝才对她有了笑脸。

太子的人也知道,就这点事儿不足以撼动贤贵妃,不过是给她添点儿堵,在皇帝面前给她上个眼药而已。

事儿虽不大,但积累多了,皇帝的心可就不一定还在她身上了。

上面的这些暗流涌动,林若阳这等升斗小民自然不知。过年期间,她一直在忙蛋糕铺子的事,期间她又想出了不少口味的蛋糕,等过完正月十六,蛋糕铺子走上正规,不用她去盯着了,书院也开学了。

这一年,因为听说碧梧书院有许多举子做先生,报名的人数众多,不光有小童,还有许多准备考秀才的,以及已经考上秀才,备考举人的。

林若阳将青山堂后面的松州堂和义门堂也辟了出来,分班安置这些学子。

书院里人多了,每日里都是朗朗的读书声,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

林若阳对当前的状况很满意,铺子里赚了不少钱,书院也发展起来了。可是林举人不满意。两个儿女都大了,都不成婚,这怎么行?

林重元过完年就想去寻他师傅,被林举人拦住了,说托了舅太太谢氏给林若阳说亲,叫他这个做哥哥的给掌掌眼。

林重元只好暂时留了下来。

说媒

谢氏很快帮外甥女物色好了一个人。

那人姓宋,名应寒,是一名秀才,家中薄有田产,父亲三年前亡故。他因父孝耽误了乡试还有亲事。宋秀才今年十八岁,比林若阳大两岁,年纪正好相当,也不介意林若阳曾遭人退亲的事儿。

正月二十那天,正是谢氏与林举人商定好了的相看时间。

谢氏坐了一辆车,大儿子杨思雁陪着宋应寒坐了一辆车,吃过早饭没多久就到了林家。

这时辰都是算好的。

这个时候林若阳在书院,林举人先与宋秀才见面,若是相中了,就带宋秀才到书院去转转,远远地“偶遇”一下林若阳。

要是不成,就算了。

秀才长相不错,五官端正,略稍有些瘦,举止还算文雅。林举人跟他谈了一些文章上的事,很是满意。

在林举人看来,以宋秀才在文章上的造诣,如无意外今年乡试一定能中。

林举人觉得自己捡了个漏,心里很是高兴:要是不是因为宋秀才的父亲病故,说不准他上次就考中举人了,也许早就定了别的姑娘,哪里还能轮到自家。

对于宋家的家境,林举人也很满意。宋家在城外有一百来亩地,家里人口不多,只有母亲和妹妹,有个姐姐已经嫁人了。虽然比起自家女儿来,宋秀才条件不算太好,但女儿毕竟被退过亲,能嫁一个这样的也算不错了。

于是,林举人叫林重元陪着宋应寒去书院走走。

林重元其实有些看不上宋秀才,在他看来,宋秀才瘦不啦几的,他一只手就能将他提起来,太弱了,保护不了妹妹。不过在自家亲爹的怒目下,他只好带着人去了,兴许妹妹能看上呢。

林若阳刚上完一节算学课,一出青山堂的大门,就见哥哥领着一个陌生的男子走了过来。

“哥,你是来找我吗?这位是……”

“不是,我不是来找你的,这位是……我朋友的一位朋友。”林重元侧目一看,只见那位秀才直直地盯着自己的妹妹,眼睛都不带转的。

他心中不喜,匆匆跟妹妹说了一句:“没事儿,不用管我,你忙你的。”说着拽着那位秀才就走了。

回去后,林重元将在书院的情形跟父亲说了。

林举人不以为意:“看到自己未来的娘子,谁不想多看几眼?咱们家阿阳长得好,还怕他看?”

林重元很生气,但是不知道怎么反驳,爹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林举人道:“行了,我跟你舅母再商量商量。你可别跟阿阳乱说,等这事定下来再跟她提。万一男方那边不愿意,阿阳岂不白白高兴一场。”

林重元:“他不愿意?我还不愿意呢。”不过他只是嘟囔了两句,也没再说什么。

林若阳每日在书院里忙碌着,都不知道父亲把她的亲事快定下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