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不受宠的日常(女尊)(46)

“你猜猜朕昨晚翻到了什么?”她从玉枕下拿出了一本《王允诗选》。

“翻开瞧瞧!”她催促道。

贺玉愣愣翻开, 书页内夹着一张压平干涸的银杏叶,这是枚书签,在这本书内压了不知多少年,拿开那枚银杏叶,书纸上还留着淡金色的银杏叶轮廓。

“看诗,看那首诗。”皇帝催促,她很是急切。

贺玉微微将书挪远了些,皇帝瞧见了,笑他:“玉哥眼睛也瞧不清了吗?”

贺玉笑了笑,仔细看了起来。

是王允的《过云州旅夜书怀》,旁边密密麻麻用朱笔写着批语注释,字迹是皇上的。

“这是朕从教习所翻出来的。”她说,“昨个儿找到,就想让你来看看。你猜朕想起了什么?”

贺玉心中暗道不好。

不好,他眼睛已经被泪水朦胧了,鼻尖微微发麻,这是要哭出来的前兆。

贺玉强忍着泪,听她说:“朕想起,玉哥的头一次。你低着头,不敢看朕,朕就想,不看朕该如何是好,岂不是连朕的相貌都不熟悉,就要做朕的侍君了吗?朕就知道,你肯定很拘谨。”

她道:“朕当时,也不知该问什么,就坐在床上搜肠刮肚的想,想从别处听来的,关于你的只言片语,后来就想起了子期说你,很喜欢王允的诗。”

“王允写得一手好诗,朕知晓。而且王允忧国忧民,胸怀君主,心系黎民……朕想,喜欢王允,这人自然不会差。朕就问你,喜欢王允的哪首?”

她的神情,已经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中,眸中含着笑,慢慢说道:“你说,过云州旅夜书怀。朕想,是了,这首,朕也喜欢,的确是诗中难得的佳作。”

她手指点在书页上的这首过云州旅夜书怀,指甲发白,也没了光泽。她点了点,说道:“昨天朕就翻看着这本书,这是朕八岁时,读过的诗集,旁边的注释朕还记得,学完这首,抬头望天,天很蓝,云也很白,云在动……”

她闭上眼睛:“一旦记起,直到现在,朕还能嗅到那天的味道。是太阳下,晒了一中午的树叶干燥的香味……”

她的手搭在贺玉的头上,又顺着他的头发慢慢滑落,抚摸着他鬓边的灰白色发缕。

“之后,就想起那晚的味道,朕想,果然是翰林学士家的公子,连头发上,都沾着书纸香。”

贺玉的泪滴在了旧书页上。

皇帝哈哈笑了起来:“玉哥果然哭了!”

而后,她声音低落下去,轻声重复着:“玉哥果然哭了。”

贺玉抬头,挂着两行泪:“皇上快好起来吧。”

“玉哥。”她笑着说,“还记得朕说过什么吗?”

“你要好好活着,比朕活得还要久。”皇帝说,“朕一生中最明朗的回忆,现在,都在玉哥身上了。”

她这几日,总是对贺玉说着那些往事。

她只盼着贺玉来。

其余的侍君,仿佛只承载了她登基之后的时光,她无法在他们身上寻到熟悉又怀念的安全感。

她需要贺玉,只剩下他,她要把自己还记得的,所有晴朗温暖的记忆,都说给他听。

“玉哥一定要记得啊……”

庆历三十一年夏末,皇帝已经昏迷了多日,几位太医的意思,是要时刻准备了。

皇帝的神智断断续续的,宋帝君在床榻旁照顾,听她口齿不清的说着些什么,但一句都没听清。

皇女们已经交待过了,孙女辈的也都来一一看过了,现在等在内殿的,全是六宫的侍君们。

年轻的侍君们提心吊胆,跪着也不安生。

老人们,除了明史度几次哭晕,其余的都还平静。大家心中都有数,静等着最后关头。

按照租制,后宫中生育过皇女,且皇女已经离宫开府的,可由皇女们接去府上清居。没有生育过皇女的侍君们,都要到宝德寺居修。

这事,楼英关照过贺玉,道:“你也放心,到时不喜欢了,不自在了,我让燕儿接你去,宋帝君肯定是向着你的,小七也不是迂腐孩子,料她不会说什么不是。”

贺玉道:“怎能给你们添麻烦,规矩总是规矩,到时候不能让小七为难,我好歹也是贤君,住宝德寺,也没人会苛待我。”

“那我把宝骏和木乔给你。”楼英说道,“你身边只剩下珠玑了,我看他身子骨也不是很好,到时候总不能让你来伺候他,其余的年纪都太轻,你把宝骏和木乔带上,我也好放心些。”

贺玉微笑道:“到时候再说吧,我就跟睿君凑合着照应。”

“他?”楼英眼神闪烁,半晌,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道,“他……你指望不上的。”

皇帝迷迷糊糊,看到的东西许许多多。

而到最后弥留之际,脑海里浮现的,却是自己身为昭王时的日子。

一些早已忘却的,现在又都泛起。

那年春天,她站在桃花林中,她的三位侍君从寺庙里祈福回来,冯素拉着她的手,探出窗外,让车停下。

“桃花开得真好。”

真好,山花烂漫,如火一样灼烧着。

她来回绕着珠串,背着手,笑看着冯素折花,把花枝插在发扣间,又去招惹余风秀。

余风秀:“才不要你来……”

“我偏要来。”冯素笑着说,“敬正君。”

她看着这样的画面,忽而想,少了一人。

少了一人……怎看不见他。

“下辈子,我还要陪着殿下。”她的余风秀说。

“殿下,殿下!”冯素远远的,向她跑来,却似乎永远也跑不完这段距离,他在花丛中闪烁着,忽近忽远,声音飘来,“下辈子,我要做女人,殿下就做我的正君。”

她想,太远了,冯素,我怎看不清你的模样。

我想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让我看看你啊。

冯素和余风秀的身影模糊不清,那粉色的桃花也朦胧起来。

少了一个人。

皇帝想,少了一个人。

她焦急万分,来回寻找着桃林,终于看到了那抹悠远的身影。薄薄一条,清瘦如松。

“贺玉。”

那身影没有动,他没有听到。

皇帝叫:“贺玉!贺玉……玉哥!”

宋帝君握着她的手,听见她嘴里咕咕噜噜,不知在说些什么,最后,她像是着急了,叫得越发清晰。

“贺玉!玉哥,玉哥你来……”

那声音,殿内的人都听到了。

侍君们纷纷看向贺玉,惊恐不定。

宋帝君害怕皇帝突如其来的,要让贺玉殉葬,心中一急,抓着她的手,俯过身去,轻声细语道:“皇上与我说就是了。”

只要皇帝声音不大,他听见什么,都能含糊过去。

“玉哥,你来……啊。”皇帝急躁了起来。

贺玉站起身,走了过来。宋帝君微微摇头,眼神示意他回去,贺玉轻声道:“没事,皇上是有话要与我说,没事的。”

他坐下来,把手轻轻放在皇帝的手上。

如火一样的桃花林中,那抹淡淡的身影动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呼唤,走近了,走近了……

“玉哥。”她说,“我……总是觉得对不起玉哥。玉哥下辈子,还想和我一起吗?”

他似是没听到自己说的话,望着桃林,说道:“我……下辈子想做一棵树。”

皇帝从走马灯中回过神来,用力睁开了眼。

贺玉的脸,清晰的映入她的眼中。

和记忆中的不同,也相同。

他的衰老,有一种时光对他的温柔优待,不似其他的人,显而易见的老去。他的眼神依然平和微亮,不喜不忧,从无期许。

他看着自己,这会儿,他的眼神中,有了些不舍,还有些怜悯。

皇帝笑了。

“玉哥……”她用力蠕动着嘴唇,嘴唇已经不再柔软,僵硬到难以动弹。

“玉哥,你不喜,佛……”她说。

宋帝君紧张地盯着她的嘴,打算在她说出陪葬这俩字时,大声说些什么,掩盖过去。

贺玉却很平静。

他知道,皇上是个软心肠的,她的良心,并没有被消磨殆尽。

她是个柔软的妻主,他知道的。

他很早就知道。

很久很久之前,他进了王府,常常忧心自己会被她冷落,会被王府中的人欺辱。

但他担忧的,并没有发生,或者说,一旦发生,就会被阻止。

她虽不喜欢他,但却并不冷情。

凤久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