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452)

作者: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贾赦笑嘻嘻地说:“儿子有母亲呀。”

史氏被他逗得一乐,心肠登时就柔软了起来。

她心说:也不怪我最疼赦儿,赦儿就是孝顺,最会宽我的心。哪里像政儿,家里什么好的都给他了,他还不知足。

贾赦是真觉得有母亲疼他就好。

至于什么东大院呀,荣禧堂的,他也不觉得一个住处就能代表什么了。

唯一让他觉得不满的,就是老太太屋里那么多古玩,日后很可能都是他哥哥的了。

唉~要是老太太也像太太一样,他会背一本书,就让他挑一件珍品就好了。

他也不贪心,就那个三足笔洗就成。他偷偷看了一眼底下的印章,宋朝仁宗年间造的。

他偷偷问了问老太太屋里的红英姐姐,据说那是苏东坡用过的东西。

见他走神儿,史氏在他脑门上点了一下,笑问道:“你想什么呢?”

“啊?”贾赦回过神来,“在想老太太博古架上那个三足笔洗。据说,是苏东坡用过的。”

史氏心头一动,笑着问道:“赦儿很喜欢那个笔洗吗?”

第377章 贾政(二十四)

史氏从不觉得, 贾赦惦记老太太孙氏的东西不对。

在她看来,老太太的东西,将来都是要传给儿孙的。赦儿和政儿一样,都是老太太的嫡孙子, 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那些东西, 有政儿的一份, 就该有赦儿的一份。

因此, 她听见贾赦心里想那三足笔洗,就问他:“赦儿很喜欢那个笔洗?”

“喜欢,当然喜欢。我问过厉先生了, 苏东坡的东西, 传世的也没有几件了。”

他自从见了那个笔洗之后, 心里就一直痒痒。

可是, 那是老太太的东西, 不是太太的。

贾赦年纪虽然不大, 心里却清楚得很。

他知道, 老太太虽然也疼他, 但更疼的是他大哥贾政。老太太的那些好东西,将来估计都是贾政的。

为此, 他不止一次暗暗嘀咕:“就大哥那个榆木, 哪里懂得品鉴古玩?这些好东西给了他, 真是糟践了。”

但有一点儿他清楚, 那就是作为晚辈, 不该惦记长辈的东西。

所以, 他只是在自己心里想想,从来不敢说出来。

今日也就是在母亲面前,他才漏了口风。

因为, 母亲是绝对不会害他的。

当然了,他也只是说说,得到是不指望的。

然后,他就听见母亲说:“如果你学完了《论语》,并让先生评个优的话,母亲就求老太太,把那笔洗给了你,如何?”

贾赦的眼睛“噌”一下就亮了,“母亲此言当真?”

史氏嗔怪道:“母亲什么时候骗过你?”

贾赦连忙赔笑:“母亲息怒,儿子只是太高兴了。母亲自来就是最疼儿子的,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了。”

“你呀!”史氏绷不住脸,笑了起来,“你这张嘴,真是跟摸了蜜似的。”

贾赦假做诧异:“咦,太太怎么知道,儿子吃了槐花蜜了?”

史氏“噗嗤”一笑,嗔道:“尽做些怪模样。”

贾赦嘻嘻笑着在母亲怀里扭滚:“儿子只是想要母亲高兴嘛,母亲怎么还说我呢?”

“嗯,嗯,好,好,高兴,母亲高兴得很。”

史氏觉得,有这么个儿子,真是什么都不求了。

*

“这是老太太的意思,还是政儿自己的意思?”

贾代善觉得头疼,很头疼。

事情是这样的。

他们一家子都搬完了住处之后,老太太孙氏就突然提议,说是要他再请一个先生,在荣国府单独教导贾政。

可是贾代善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

人家厉先生教得好好的,无论是敬儿还是赦儿,都进步的很快。

而且,最重要的是,贾政的情况人家都知道,口风也紧。如果再换一个先生,还是在荣国府教,这府里的下人这么多张嘴,怎么可能都管得住?

万一哪个说漏了嘴,把他们曾经把贾政当神童捧的事说了出去,岂不是又要多一个人看他们荣国府的笑话吗?

于是,贾代善就委婉地拒绝了老太太的要求。

“厉先生身上有举人的功名,又已经教出了敬儿这么个秀才了。就算再找一个,也不一定比厉先生强。”

可老太太却固执得很。

“政儿乃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整日里寄在隔壁府上读书,像什么样子?传出去了,人家还以为咱们家请不起先生呢。”

“这……老太太,咱们宁荣二府自来休戚与共,同进同退,血脉也还没出三服呢,您怎么说起两家话来了?”

被他逼问得没办法,孙氏只得说了实话,“是政儿不喜欢到东府去,他和敬儿一向不对付。”

见贾代善皱起了眉头,孙氏立刻道:“这事儿是敬儿先挑起来的,你可不许责骂政儿。”

贾代善:”……”

——他只觉得一口气噎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了,差点儿提前去见亲爹。

孙氏追问道:“你就说,行不行吧?”

贾代善暗暗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说:“儿子正有件事要禀报老太太呢。”

见他要岔开话题,孙氏怫然不悦,“我正和你说政儿读书的事儿呢。”

“儿子要说的,就是读书的事儿。”

“哦?”孙氏半信半疑,“你说来听听。”

贾代善道:“代化哥哥和我商量,准备把宁府后边那个两进的院子改成学堂,做咱们老贾家的家学。”

“嗯,这是关乎一族的大事,你们只管放手去做。不过,既然是家学,这先生一定要好好找。”

在大是大非上,孙氏历来是不含糊的。

贾代善道:“先生的事代化哥哥也有了人选了。”

孙氏好奇地问:“是哪一个?”

她觉得如果先生好的话,就直接让贾政入家学也不错。

贾代善道:“代儒不是中了举人了吗?他不想再考,也无意为官,就让他来掌家学好了。”

贾代儒虽然中了举人,可名次实在是不怎么样,仅在孙山之上。

他自觉没有中进士的资本,又惧怕官场的勾心斗角,就一直窝在家里,没动弹过。

这次,贾代化和贾代善商议这件关乎家族的大计时,因着他也算嫡系,就叫上他一起听听。

听说族里要立族学,贾代儒便忐忑地毛遂自荐了。

贾代善皱着眉,不怎么乐意,“你好不容易考上了举人,正该刻苦攻读,再接再厉才是。”

算起来,贾代儒算是他们家里第一个有功名的。

他们家嫡系人少,贾代善都想好了,等贾代儒中了进士之后,能考中庶吉士最好。

如果考不中,就替他谋个外放,到富饶之地去攒攒资历,日后在朝中也是个助力。

反倒是贾代化更理智点儿,耐心地询问贾代儒,“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贾代儒小心地看了看嫡兄的脸色,嗫嚅道:“我……我觉得我考不上进士的,也不想再考了。”

读书太辛苦了。

他如今也是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足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做什么非得辛辛苦苦地读书呢?

贾代善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真是胸无大志!”

贾代化示意他稍安勿躁,对贾代儒说:“就算你不想再考了,举人也是能做官的。凭咱们家里的关系,安排你到兵部去做个笔帖式,也是轻而易举。”

现如今,贾代化还任着兵部尚书呢。

就算他不揽权,不管事,安排族弟做个笔帖式,还是轻而易举的。

虽然笔帖式只是个九品的小官儿,但凭他们家的人脉,也不失为进身之阶。

但贾代儒还是摇头,推拒道:“官场险恶,愚弟不想涉足。”

那就没办法了。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虽然这话不太准确,但意思是一样的。

贾代化按住了要动怒的贾代善,劝说道:“家学里招的都是本族子弟,有个长辈镇着也好。”

贾代善没好气地瞪了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一眼,还是妥协了,“既然你下定决心要管家学,那就要管好了,别让小辈们调皮捣蛋。”

“是,兄长。”贾代儒暗暗松了口气。

不管贾代善心里怎么对这个弟弟恨铁不成钢,但在自己母亲面前,他是不会露出来的。

他虽然不管后院的事,但却不是傻子。弟弟贾代儒虽然和他是一个爹,但毕竟不是孙氏生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