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到底没能中状元,而是被点了探花。不过他也不遗憾,毕竟方才李铮悄悄让人递了话来,那位状元郎,是仪安长公主看好的驸马。
一干新科进士进宫领宴,看着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座位,和上头皇帝姐夫和两个皇子侄儿的脸,金堂眼神晶亮。
这探花都做上了,他谢家金堂的金堂,姐夫打算什么时候给坐实呢。要是姐夫太忙不得空,他完全可以自己修!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到这里就结束啦!磨了几天终于写完了TAT感恩,明天开始掉落番外,番外会注明是写谁的,大家购买前请一定要看内容提要哟!
本文恩正并科解释出自搜索引擎。科举相关出自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南京印记——江南贡院(上、下篇)。(这两期很棒,不过篇幅所限,有很多内容没有写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包括五色笔制度也很有趣)
--
目前大概暂定番外有金堂小甜甜、谢嫦篇、刀雨缩减篇。大概是三个,不分先后,随机掉落。购买前请一定看好标题!!!
-
以下是77的两个古言预收文案,喜欢的小可爱可以在专栏内收藏哟!《二婚皇妃的自我修养》将于12.2开文,《公府大丫鬟》预计是二婚皇妃完结后。
以及大家对二婚皇妃的自我修养这个名字觉得怎么样?取名废尽力了……
-
二婚皇妃的自我修养
满京城都知道三年前汾阳王世子死在了边关,留下还没过门的媳妇裴良玉。
汾阳王妃说是裴良玉克死了丈夫,要她过门守半辈子活寡。
哪知才守了三年,汾阳王府全是裴小娘子当家,王妃自个儿也心疼起这个儿媳妇,放话要给她寻个一等一的好婆家。
皇帝一听这话,就动了心思。
“这裴良玉出身世族裴家,有西南李氏做外家,山东沈氏为姑表,如今又得了汾阳王府的好。与你做个太子妃,最合适不过了。”
“不过一再嫁之女,”太子气得想拍桌案,可想起旧年永巷长街那惊鸿一瞥,又动了心思。
半年后,太子登基为帝,太后召汾阳王妃婆媳入宫说话,后宫里便多了个珍嫔裴氏。
“朕的心头好是宸妃,纳了你裴氏不过是为了稳定朝局,”年轻的帝王信誓旦旦,“就算你生得好,那也没用!”
裴良玉听这话时,正在藤萝架下摇着团扇昏昏欲睡:“陛下说得是,反正为了稳定朝局。昨儿海外进上的波斯猫我喜欢得紧,不如就送我如何?”
“宸妃也……”皇帝被那轻摇着团扇的手勾了魂,轻咳一声,抢了团扇自己握上去,婆娑两下,才哑着嗓子道,“谁叫你家世好,连朕都得让三分。”
排雷:皇帝为人渣得明明白白,秦良玉也是清清楚楚过日子,有后宫,正经宫斗文,部分朝堂,真香警告。
-
公府大丫鬟
沈瑜瑛连轴转了三天,好容易能合眼,一觉醒来,成了个三四岁大的小丫头。
家徒四壁,三面漏风,被子又冷又硬,取暖全靠抖。
正此时,打门外进来一个穿金戴银的女人。
四两银子一给,买断一生,从此沈瑜瑛就成了周国公府管事家的仆人小玉。
嫁给同样的仆人、做管事的姨娘,就是她最后的归宿。
若要自在的出去,成个自由的人,也行。
除非进去国公府,做顶头上的大丫鬟。到了年纪,风光出府,主子还给发嫁妆。
自个儿能做自己的主,干嘛要把身家性命交给别人,任劳任怨任打任骂?
做一辈子的丫鬟小妾,还是当一个自由自在独立的人,那还用选?
第一百零四章 谢嫦番外(慎买)
谢嫦的人生细论来, 要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在家中做姑娘的时候,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千娇万宠,每日里愁的,只有今天要穿什么衣裳, 戴什么首饰,花钿要用什么模样的,丹寇的颜色合不合心意。
第二段, 则是第一次出嫁。她嫁进刘家,做了大少夫人, 丈夫是未来的家主。她和丈夫算得上相敬如宾, 但上头两重婆婆,后院姬妾成群, 她嫁进刘家也没半个子嗣, 反而听信叔母的话, 一个正妻越活越像个妾室。
在守寡后, 她被父亲二叔送到了颍州。在祖母教导下, 才开启了她第三段人生。
“嫦姨, 你在想什么呢,”骏达见谢嫦眼神怔怔的, 不由问了一句, 又很快继续看外头的热闹。
忽然, 他坐直了,有些兴奋的喊身后的谢嫦与长平, “来了来了, 舅公在前几个!”
谢嫦两个顺着骏达指出的方向看去, 果然瞧见金堂一身华服,头戴鲜花,从远处慢慢骑马而来。
“呦呵,还真是小舅舅,”长平笑了起来,又见骏达已经等不及蹿出马车,要站在车辕上看了,不由摇头,“这皮小子。”
“男孩子小时候皮实些好,”谢嫦说了一句,也忍不住将车窗往外推了推,盼着能看得更分明些。
两人说话间,金堂也看见了骏达父子,又见了长平两个,不由得眼前一亮,朝着这边挥了挥手。
不多时候,墨书就走了过来,先和骏达父子打过招呼,又来到马车边:“见过公主、表小姐,您二位接下来可有什么安排没有?”
“等送了表妹回府,我就递帖子进宫去,”长平答道。
墨书便又问有什么是他帮得上忙的没有。
长平想了想,索性叫他先去谢家报信。他们在这里看了一阵,耽搁了不少时间,如今也不会马上就走,送个信去,也免得朱氏久候。
等墨书领命去了,外头又传来骏达的惊呼声。
长平忙问:“怎么了?”
“不妨事,”驸马笑道,“是小舅舅把骏达抱走,一道游街去了,反正咱们一会儿也要进宫,小舅舅一道带走也没事儿。”
谢嫦听了,和长平笑道:“四叔和骏达关系还是这么好。”
“任性妄为,也不怕还没进宫就被御史参上一本,”长平虽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却半点没下去,显见金堂的骏达毫无隔阂的亲密关系,是她所乐见的。
谢嫦勾了勾唇角,也没拆穿她。等今天等人走了,才伸手去关车窗。
她敏锐的察觉到似乎有谁在看她,皱了皱眉头,拿起一旁团扇,半遮了脸往那个方向看去,不想正对上一个熟悉的视线。
临街二楼雅间的窗口处,正站着已经沉稳许多的李钺。
谢嫦先是有些惊讶的睁大了眼,又很快向着他轻轻点头致意,而后毫不留情的关上了车窗。
雅间里,李钺轻笑一声,心情如同窗外春光般明媚。
李铮才安抚下吵着也要金堂抱着骑马的李琅,有些疑惑的看向弟弟。
李钺眨了眨眼道:“小舅舅今儿可是出了大风头了。”
“这有什么,”李铮道,“只要不是直接把骏达带进宫,都不算出格。刚好咱们都要回宫,半道上叫人把骏达接了来就是。”
李钺点了点头,催促道:“那我们快走吧!”
长平一家直把谢嫦送到府中才走,因要急着进宫,也没留下来用饭。
谢嫦以为自己回到谢宅会很不适应,可等到真正看见朱氏和谢洛的那一刻,心中爱怨交织,她竟忍不住鼻酸,眼泪如豆子一样往下滚:“爹娘,不孝女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朱氏早忍不住把女儿搂进怀里,谢洛也忍不住偏了头,不叫人看到自己的表情。
这一刻,谢嫦觉得,当初送她去颍州时,爹娘到底抱着哪些想法,都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在现在这时候,爹娘是真心为她这个做女儿的回家而高兴。
入夜,谢嫦坐在绣楼里,看着身边丝毫未变的陈设布置,一时就像是回到了数年前,未曾出嫁时的日子。闲适而惬意。
“小姐,您明儿想穿什么衣裳?”丫鬟问道。
见谢嫦晃神,那丫鬟又让捧了几盘子衣裳过来:“这几样都是如今京城里最时兴的花样,知道您要回来,老夫人特意叫做的,怕您不喜欢,还特意留了不少缎子,到时候好做新的。”
谢嫦这才搭着丫鬟的手,起身看了几眼,随意指了一身织金桃粉色衣裳:“就这个吧,再把那套芙蓉石的首饰找出来,明儿用那个。”
谢嫦一连几日,都懒洋洋的不想出门,直到宫里设宴,还特意叫人给她传了话,她才让准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