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安谨又回了乡下呆了几天, 趁着这个机会,安明诚也把自己的计划落实了。
“你这是要搞什么?神神秘秘的。”
被丝带绑着眼睛的安谨在安明诚的牵引下,小心翼翼的往前走。手紧紧的拽着他, 声音里还有着对未知的期待和担忧。
“是给你的惊喜, 希望你会喜欢。”安明诚看着自己布置的东西心里也有点忐忑。这样子的, 啊谨会喜欢吧?
安谨没有从他的口中撬出半点消息, 便被推着去换了衣服。
没有小厮没有丫头,一切都是由安明诚一手包办的。一直到自己换了衣服, 安谨才隐隐约约感觉到些什么。
这衣服好像和自己现在穿的有点不一样?短袖修身,好像是裙子?被蒙住眼睛的安谨靠着皮肤胡乱猜测到。
“好了,啊谨慢慢揭下绸带吧,记得慢一点,太久不见光眼睛会受不了。”
安谨察觉到一直牵着自己的松开她的手, 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听到他的声音后,便下意识地抬手放到丝带上, 轻轻一抽。安谨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
“你,你,我,我们这是?”抬手捂着嘴, 安谨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看着单膝跪地的人语无伦次。
“嘘,啊谨你先听我说,”安明诚笑看着她,把手里的花塞到她手里, 仰头一句一字地深情道:“听说这是你家乡那边的习俗, 成亲之前要先求婚的。我凭着印象让绣娘做的裙子,也不知道和你家乡那边的一不一样。”
白色的婚纱是由丝绸制作的, 一字肩小拖尾,与安谨曾经在杂志上见过的那款相差无几。
“听说求婚是要亲朋好友见证的,不过情况特殊我就没有让其他人知道,希望你不要生气,”歉意地看了一眼她,安明诚接着道:“从我们认识到今天刚刚好是七年,我真的很幸运遇到你。”
“有人说我命好遇到了你脱离了乞丐的身份,也有人说现在的你其实是高攀了我。外面的流言蜚语怎么说的都有,但是没有一个知道你带给我的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一碗粥一件衣。”
“你用你不同的世界观教会了我成长,教会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这个以家国为重的世界是没有的,所以我很感激你让看到新的世界。”
“七年来,我用的一分一毫都是你的努力在里面,你给了我给了我们兄弟一个遮风挡雨的家。看似什么都不管,其实总是在暗暗的关照着我们。”
回想起初遇时安谨假装冷漠的样子,安明诚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七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原本想要把你当恩人的我会喜欢上你了,日日夜夜的,从你收留我的那一刻起,你就像是上天安排好了一样,一步一步走进我的心里。”
“今年,我二十一学习结业,手中也算是有些银钱,有底气告诉你:我可以照顾好你了。”
“所以,啊谨你愿意嫁给我吗?”
摆满了粉色蔷薇的院子里,安谨看着半挽着丸子头的男人穿着黑色的西装单膝跪在自己面前,举着戒指期待地看着她。
“我愿意。”哽咽地点点头,伸出了右手。
安明诚拿出戒指,激动到颤抖的地给她戴上。
终于把人拽到手里了。
拥着人,安明诚才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第105章
求婚之后便是大婚, 求婚是安明诚与安谨两人的秘而不言的仪式。这个时代的礼仪,安明诚依旧一个没有少的给安谨安排上了。
从六月到九月,从纳采到请期。所需要的一切皆由安明诚亲力亲为。三书六礼处处都显示了安明诚对这桩婚事的看重。
因为两人情况特殊, 两家长辈也都不在了, 吃住更是在同一个宅子里。很多世俗上的礼仪便用不上了。但为了给安谨一个完整的婚礼, 安明诚还是绞尽脑汁的完善它。
没有长辈便拜牌位, 没有合适亲眷做全福人便托人恩师介绍。两人住在一起不合适?那就在村里出嫁,在府城迎亲。
这三个月里, 安谨除了操心自己的嫁妆便什么也不用干。
“嫁妆也好,聘礼也罢,这不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吗?”原本只打算捡几样看得过去的东西充充场面就好的安谨,听到江烟的长篇大论后叹了口气。单单嫁妆就那么麻烦了,也不知道明诚那边有多繁复。
“嫁妆是你自己的东西, 聘礼给了你也放到嫁妆里带过去。这些都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哪里是什么左手倒右手的事?
两人也是认识了七八年的人了, 江烟也不藏着掖着,就算是做个坏人也认了,“别看你们两个现在没有长辈,他对你也千好万好的。这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多点东西傍身不是好事吗?”
“更何况你的身子你自己知道, 那个男人不想要后代的?手里有了钱财,你才过得好。再说了,这东西摆出去也让人知道你这个孤女,比他们三兄弟也不差。让人不敢小瞧了你去, 这是给你挣面子呢。”
“你住惯了乡下闲云野鹤似的, 但是也不要小瞧了世俗的看法啊。”放下茶杯,江烟语重心长地说着。
安谨乖巧地点点头。她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 江烟说的话可能不太好听,但那都是为了自己着想。这让她很是感激。
“啊烟你放心吧,只是我知道轻重。”
就是安谨不知道,安明诚和何蓉等人也会提点她。
八月初六安明诚来下了聘礼。一座广元府城郊的庄园、灵山县和府城各一个铺面、金银玉首饰各一套、一对大雁还有银两若干。
这样的聘礼不说是在王家村,就算是在府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份重视惹得满城的姑娘都说:嫁人还得嫁安家郎。
收了聘礼又走了接下来的几个流程后便到了九月。
九月二十是出嫁的日子,早在前十天的时候杨敏江烟就住在了王家村,替安谨打点事宜。就连安明义和安明礼也都是留下王家村,充当安谨的娘家人。
等到九月二十这一天,天才蒙蒙亮安谨便要起来梳妆换衣。
替安谨穿好嫁衣的杨敏,上下打量着她,满眼惊艳地摸了摸那金银线绣的栀子,赞叹道:“啊谨,你这身嫁衣也太好看了吧!是哪家绣娘做的?岭南还有这样的大家?真的太好看了,比我成亲的时候穿的还好看。”
闻言,江烟也是赞同地点点头。不过她可是知道安谨本事,便问道:“这款式和绣花样子都挺别致的,是啊谨你自己画的?”
安谨微红了脸,低头看了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抿着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不是,这是明诚替我准备的。”
江烟看她一脸羞红和甜蜜,与杨敏对视一眼皆是好笑地摇摇头。
屋里头安谨在进行最后一步:开脸上妆。外头来迎亲的人和拦亲的人也遇上了。
“娶新娘,上岳家,新女婿,过九门。”
“安大公子想要把新娘子带回家,还得先过了这难九门才行。”
以霍启明为首,安明义、安明礼还有他们的同窗都堵在了安家门口,把来迎亲的安明诚结结实实地堵在了外头。
“一道门是文还是武?新姑爷来闯门了,岳家人快快摆来,莫错过了好时辰。”跟在安明诚身后的是他的同窗,听到安谨这方的人说话便接道。
过九门是岭南成亲的习俗,这九门其实一九道门槛,每一道有一个题。来迎亲的人需要把题答了才可以走进去,一直到过了九道门,才可以把新娘接走。
一般穷人家就是问些谷子什么时候成熟这样的问题也算是,读书人作诗填词就少不了了。安明诚的这一道门,便是要求作一首表达爱意的五言。
看到展开的纸条上写着的要求,安明诚沉思了一下,道:“七年七月遇,今年今月与。诚中独见谨,两安全情意。”
见人一下子就答了出来,霍启明便有些着急。
抓耳挠腮地苦恼着“昔日曹子七步成诗,今日明诚可是连七步都没有啊?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
“咦~”
“小明同学,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以我们明诚对安姐姐的情意,你这题不时送分题吗?还好意思说明诚早就想好了。赶紧的下一题,别耽误我们明诚和安姐姐的好时辰。”安明诚身后的人就开始起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