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番外(104)

开始张贴红榜,越来越多的人往照壁前挤,卖烤玉芦的大声吆喝。

旁人嫌他的叫卖声盖住里头的人念红榜的声音,站在摊前和他理论。不知怎么一言不合扭打起来,打翻摊子,滚烫的木炭滚得到处都是,烧开的沸水四溅,周围的人尖声惊叫,慌忙后退。

傅四老爷是个热心肠,见闹得不像样,给王叔使了个眼色。

王叔会意,走过去调解。

书院那边的生员也被惊动了,上前问询情况。

卖玉芦的男人滚在地上撒泼,非要掀翻摊子的人赔偿。

掀摊子的人见事不妙,却早就混入人群不见了。

正不可开解,却听人群里传出一声清喝,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抓着一个咬牙切齿的中年男子的肩膀挤出人群,“呶,就是他!”

傅云启一手搭在额前看热闹,推推傅云英的胳膊,“你看,那个人!”

傅云英抬起头,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那个打抱不平的少年赫然是考试当天被生员拦下的长沙府考生,浓眉大眼,一脸凶悍相。

今天他也是一身体面衣裳,穿的却是草鞋,对着生员叽里呱啦,不过没吐唾沫。

…………

书院的仆人很快将一地狼藉洒扫干净。

玉芦摊子的动静没有影响到考生们,他们望着照壁上粘的红纸,焦急寻找自己的名字。

找到的当即面露笑容,高声欢呼。

没找到的神色颓唐,还得强忍着不露出失望之色,以免被旁人嘲笑。

眼看第七十名到四十一名都公布了,伙计却没找到傅云启或者傅云这两个名字,心中忐忑,不停擦汗。

接着是四十名到三十一名,仍旧没有两位少爷的大名。

伙计额前冒汗,后悔不该讨这个差事,原以为可以得赏钱,没想到两个少爷都没考进附课生,别说赏钱了,大官人不打他就好了!

他苦着脸找到王叔,“这可怎么回官人?”

王叔瞪他一眼,“附课生里肯定有少爷的名字!”

钱都出了,怎么可能连附课生都泡汤?按书院往年的做法,一般会把没有参加考试的附课生名字放在最后面,参加考试的全部按名次排列,不管什么身份。杨家少爷缺考,可他出身富贵,所以名字就排在附课生最末。少爷正正经经赴考,就算考了个倒数第一,也不该榜上无名啊?

伙计撅着嘴巴道:“我真的没找到啊……”

王叔不认字,推搡着伙计往里挤,“肯定是你看走眼了,你再重新找找。”

伙计从头到尾反反复复看了三遍,每一个名字都确认再确认,声音都在发抖,“真的没有……”

这时,陈葵接过同窗交给他的红纸,张贴三十名到二十一名的名单。

伙计一眼瞥到上面一个熟悉的名字,愣了一下,一股喜意从脚底窜到头顶,登时乐开花,“少爷竟然是正课生!”

都以为傅云启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只学会几个字,谁曾想少爷这么争气!

伙计顾不得其他,小跑回茶摊前,笑盈盈道:“少爷考中了二十八名!”

傅四老爷喜出望外,看一眼傅云启,笑道:“好孩子,给你四叔争光了!”

傅云启不敢置信,从条凳上跳了起来,动作太大打翻桌上的茶盏,袍角被溅湿了一大片,手上也泼了滚烫的茶水,他顾不上烫红的手背,抓着伙计再三确认,“我,正课生?”

伙计点头如捣蒜,“是的,少爷,我看得真真的!”

大家都笑了。

茶摊周围的人拱手恭贺傅四老爷,考上江城书院的正课生,基本代表着一两年后一定能考中秀才。

傅四老爷笑着和众人客气几句,眉飞色舞,眼睛亮晶晶的。

傅云启惊喜过后,呆呆地发愣,回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傅云英看。

目光炽热。

傅云英扫他一眼,“恭喜九哥。”

“英姐。”傅云启强行握住她的双手,使劲摇了几下,“以后我都听你的!”

傅云英一笑。

“我说真的。”

傅云启见她不信,有点委屈,松开她的手,心里加了一句。

“云哥是第几?”

傅四老爷缓过劲来,想起那边还在继续张榜,问伙计。

伙计来回跑了好几次,告知他们前十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几个,周大郎排第七,那个长沙府少年名叫袁三,排第五。

公布到第五的时候,袁三站在照壁前,叉腰仰天大笑,然后手指周大郎,低声咒骂了几句,挑衅意味十足。

周大郎气得脸色铁青。

这一下,大家都记住袁三了。

傅四老爷被逗笑了,虽然他年长,不该和小孩子置气,但只要听到周家人吃瘪,他不由自主想笑。

名次陆续公布,人群渐渐散去。

仍有考生留下不走,想看头几名到底是何方人物。

只剩下前四没有公布,傅云英眉头轻轻蹙起。

傅云启凑到她身边,小声道:“英姐,你一定在前几名,怕什么!”

傅云英没说话。

她有信心能排进前十,但前四的话……

照壁前一片恭贺之声传来,伙计回到茶摊前,低着头说:“武昌府钟家少爷第四,赵家少爷是第三。”

只剩下第一和第二了。

伙计刚才还敢笑嘻嘻说话,这会儿不敢嬉皮笑脸,回话的时候揣着小心。

傅四老爷神色如常,“晓得了,再去看。”

扭头轻拍傅云英,安抚她道,“不怕,还有赵师爷呢。”

傅云英嗯一声。

或许她的文章写得太锋芒毕露了,失了含蓄,山长不喜。

但她知道自己绝不可能落榜。

最后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迟迟不公布,考生们等得不耐烦,抓着陈葵打听里头的情形。

陈葵应付众人的追问,满头是汗,“名次已定,大家稍等片刻,马上就送出来。”

他话音刚落,一名生员从门里走了出来,手里却只拿了一张红纸。

陈葵忙接过来看,扫到纸上的名字,面露讶异之色。周围的人立刻如潮水一般朝他涌过去,他忙收起红纸,含笑走到照壁前。

站在照壁最前面的人念出红纸上面的字,“这是怎么回事?”

一片哗然。

考生们交头接耳,大声议论。

嗡嗡的嘈杂声一直传到茶摊这边,傅四老爷心头焦急,站起身,双手握拳,“去瞧瞧。”

伙计答应一声,正要走,傅云英忽然道,“等等。”

她站了起来,唇边噙着一丝笑容,“也该到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古文观止》:清朝时编的教材。

《东莱博议》:南宋学者吕祖谦评论春秋时代一些人和事而写的一系列文章。

第63章 打击

江城书院,过二门,进讲堂,左边的过道通向三间明间,是主讲们平日办公之所。

已近巳时三刻,大门外的喧嚷声越过芙蓉花树传入雪白院墙内,娇艳花瓣淌下未干的晨露。树下执扫把洒扫落花的小童听见屋里传出主讲们的争执声,搓搓手,驻足侧耳细听。被走过长廊的管事看见骂了一句,忙赔笑着讨饶。

刷刷的扫地声再度响起。

一束光线筛过细密窗纱漫进明间,笼在窗下案桌上的两张考卷上,弥封的一角已经翻开,淡金色阳光映出两个笔迹清秀婉丽的名字:傅云,苏桐。

房里众人虽各持己见,气氛却很平和。

赵师爷坐在朝南的一张桌案后,眉飞色舞,一边剥花生,一边笑道:“你们别问我,我当然更喜欢傅云的文章,不然我干嘛上赶着给他当老师?我也不怕你们说我偏心,我就选他!”

山长姜伯春笑着摇摇头,看向其他人。

傅云和苏桐的考卷中帖经以及其他诏告策表、天文地理部分答得一样好,没有一丝错漏之处。但就如科举应试不会一届出现两个状元一样,江城书院的考试从来没有并列第一之说。

姜伯春只能从两人自选题的八股文来分孰优孰劣。他虽是科举出身,八股文却做得并不是很好,当年全因为恰好猜中题目才侥幸得中,名次也排在最末尾,仕途上没什么建树。年老之际,朝廷选派他担任山长一职,他激动难安,亦生出几分雄心,想竭尽全力为国朝栽培更多有真才实干、于国于民抱有仁爱之心的人才。

先看完苏桐的八股文,姜伯春眼前一亮,技巧上还差了点,但字里行间可见功底,是个好苗子,本以为拔得头筹的人选已经出来了,但再看过傅云的文章后,他忍不住嘴角上翘,轻笑出声,气势凌厉,格式严谨,也是一篇佳作。

罗青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