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东宫女官+番外(239)

作者:张佳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阿哥对容歆的性子十分熟悉,视而不见道:“回京后,皇阿玛还要巡幸塞外,想必不会留弘昭在京中,若皇阿玛应允,我仍要带宝娴姐妹三人前往,姑姑还带东珠去吗?”

“这也不是说要跟着便能跟着的……”容歆说着,见大阿哥一副她在说假话的神情,停了一瞬,又改口道,“皇长孙去塞外都水土不服,格格们身体不如他强健,若真想去,还是应准备的再充分些。”

大阿哥“刷——”地打开折扇,边不羁地扇风边道,“太子命人跟着商船,带金鸡纳霜和金鸡纳树回来,如今已过去七八月,不知船走到何处了……”

容歆看着他的动作,随口说道:“此次商船背靠太子出海,太子又命人多寻些西方神奇之物,恐怕用上一两年也不足为奇。”

大阿哥皱眉,折扇扇得越来越快,“何不取得想要的东西便赶回来?太子总是顾忌良多。”

“商船出海一趟,花费巨大,利润也不可想象,总不能白白走一遭。”

太子若果真如大阿哥所说一般下令,那些海商倒也不敢违背,但是难免心生怨言,毕竟太子和大阿哥不以为意的东西,是他们赖以生存之所在。

容歆视线停驻在大阿哥手中的折扇上,叫道:“直郡王。”

“姑姑有何事?”

“扇骨是竹制,您再大力扇下去,恐怕会折断。”

大阿哥猛地停下来,下一瞬,折扇中间的两根扇骨“咔嚓”一声,断掉……

容歆实在没想到会这么巧,抿唇忍住笑后,才若无其事道:“折扇乃是风雅之物,约莫是要表现得珍视些,您看起来才像个读书人。”

大阿哥仍然保持着原来僵硬的动作,良久,直接扔掉折扇,嫌弃道:“果然像太子一样附庸风雅、装腔作势非我所能。”

太子真是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大阿哥反面代表的序列中。

容歆弯腰拾起破掉的折扇,随手放在座下抽屉里,问大阿哥:“您为何突然想起扮作读书人?”

大阿哥不止拿着把折扇,连身上的袍子上,花纹亦是读书人较为喜欢的竹子,只是他宽阔的肩膀和结实的手臂,显得极为……不伦不类。

而大阿哥显然也并不十分习惯这样的装束,袖口层层挽起,露出里面的束腕。

他听到容歆的问话,似是才反应过来不对,匆匆放下袖子,漫不经心道:“心血来潮罢了。”

容歆点头,没多问,大阿哥松了一口气。

众人到达清河县后,大阿哥最先下马车,容歆等人随后。

完琦趁阿玛未注意,轻轻拽容歆的袖子,待她弯腰附耳过来,小声道:“嬷嬷,阿玛穿读书人的长袍,其实是我求的,我以为阿玛英武不凡,定会好看……”

事实却是,说不上难看,就是有些怪异。

不过大阿哥的气质不俗,容貌也极出众,他们一行人走在清河县的主街道上,不少人向大阿哥侧目,尤其是来往的女人们。

大阿哥目不斜视,不怒自威,并无人敢上前打扰,容歆带着三个小姑娘走在他和护卫们之间,得以安然地观赏清河县的风土。

清河县不如淮安府所在的山阳县富裕,却另有一番风韵,也不怪人们常说,越往南便越能见识到,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先前大阿哥派人打听过清河县的情况,因而大阿哥带领她们,并非漫无目的,而是径直往一个方向走。

最后几人进入一间酒楼,坐进饭馆二楼最好的包间。

大阿哥清楚她们的口味,只对东珠不甚了解,询问过容歆几次,便点好菜,边喝茶边耐心地等人到来。

约莫一刻钟左右,一个长相平平无奇的中等个子男人敲门进入,禀报道:“清河县伤亡人数一十八,死亡六人,为四户,这是地址和具体资料。”

大阿哥没看,直接递给姑姑,“不可能微服私访每一家,姑姑选吧。”

容歆仔细地看,资料上,三户受难百姓已走出阴霾,重新开始生活,有一户境况却完全不同,境况并未好转……

“那便去看看这一户吧。”容歆指着折子上,一户李姓人家。

大阿哥毫无意见,几个小姑娘的意见不重要,今日的目的地便就此决定,四人在酒楼享用完当地的吃食,便坐上马车赶往那李姓人家。

“我告诉你们!不可能!我绝对不会过继他李长柱的小儿子!”

“三婶,家里没个男丁怎么行?你这不是对不起我那死去的三叔吗?”

“我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是他老李家没福,养不住儿子。”

这时一个苍老的男声,十分不满道:“老三媳妇,你这说得什么话!”

“我说什么?”哪个被称作老三媳妇的女人怒道,“老李家就是丧良心,不然怎么我们家老大老二刚去时,一个个冷眼旁观地,朝廷刚给了一百两抚恤银,就假惺惺地围上来,我告诉你们,休想!”

“老三媳妇!我看你是不想在族里待下去了!”

“正好!我就跟我儿媳妇回她们娘家!”

“那你就试试看,没有宗族庇护,你们几个寡妇怎么过活!”

“用不着你操心,我家两个儿媳妇的娘家父兄自会帮扶我们。”

“你们这是吃里扒外!你们不守妇道爱去哪儿去哪儿,李家的钱财还有满月圆月姐妹两个不能带走。”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

“谁让你们不识好歹?”

“官府体恤我婆子丧子,族里如此欺辱我们孤儿寡母,我明日就告到县老爷跟前……”

“老三媳妇,你可要想清楚,老老实实过继,将来便有人摔盆子送终,不然……”

院门外,容歆看向大阿哥,“这家的情况,听起来似乎不算差。”

大阿哥面沉如水,“只是,果然怀璧其罪……”

这户姓李的人家,去世的是一对兄弟,因此虽是一户人家,实际是两个家庭破碎。

资料上显示,这家如今只有一个老太太、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女,这样没有男嗣的家庭,在如今的时代,特别是宗族之中,与绝户无异。

清河县李家在本县并非大家族,族中除三两家较为富裕,其余族人皆以务农为主。

像这家现今的情况,没有子嗣承继香火,族中便有权为这一脉过继族内一个三岁的男孩儿。

可此时看来,这位老太太并不愿意,族内对她们家的女人亦是十分不满。

一百两,已经是大阿哥与本地官员沟通后,定下的最合适的抚恤银,却还是引人觊觎……

容歆知道,他是心里不好受,便劝慰道:“无论如何做,皆无法尽善尽美。”

而容歆他们在院子外能够听到里面的声音,里面的人自然也能听到外头的声音,她话音刚落下,院门便被人从里面打开。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看见门外许多人,怯生生地问:“你、你们是谁啊?”

大阿哥立即后退一步,以行动表示做主的人是容歆。

容歆无奈地看了一眼大阿哥,再回头时,对小姑娘十分和蔼道:“请问,这里是徐大妮家吗?”

“谁是徐大妮?”小姑娘满眼茫然。

“哈哈哈……”完琦笑声清脆,“我祖母问你话哩,你应该先请家里长辈出来见客啊!”

完琦不过在淮安府待了一月多,口音已带上几分吴侬软语,但容歆此时的注意力却在她方才的“祖母”二字上。

这时,堂屋里走出一个老太太,身后跟着男男女女六七个人。

老太太疑惑地打量着容歆几人,视线在他们的好衣服和身后的马车护卫上来回,惊慌地问:“这位夫人,老妇人就是徐大妮,您……找我?”

容歆看着走到老太太身后的两个女人,又扫了眼还站在堂屋门口的老少男女四人,装作惊喜地笑道:“看来我们没找错,老姐姐,您可还记得您有一位远房表妹搬去京城?我与她是多年的相识,她说这些年一直惦念着您,得知我带着家人回扬州府定居,再三拜托我来探望您。”

“您是说……慧茹?”

容歆含笑点头,“正是,我家老爷致仕,便回祖籍来,以后离得近,您有什么事去个信儿,我能帮便会尽力帮,老姐姐莫要与我客气。”

大阿哥惊讶地看向容歆,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慧茹又是从何而来。

上一篇:白莲花哄人手册下一篇:他先动的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