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公自宫前(257)

要煽动底层百姓,就要走群众路线,要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听明白,文绉绉的话是打动不了人的,什么“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贵贱,均贫富”、“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等等,皆是是通俗易懂的歌谣开始。

这四个人出自各种阶层,陆缨是豪门贵族、丁巫落魄官家子弟、魏采薇市井游医、汪大夏纨绔衙内,皆见识多广,他们斟字酌句修改到半夜,终于编出一首歌谣:

白莲教,丧天良,终年劳作饿肚子,粮食全给大汗了。

回故国,开荒地,吃喝不愁有余粮,五年免税不纳粮。

没有生僻字、没有典故,比戏文还直白,一听就懂。

锦衣卫暗探们分头行动,买了好些糖果,先哄着市井小童传唱,再教给街头流民,一个烤馕就能收买一张嘴,不过半个月,这首歌谣就迅速串红,扩散到板升之地。

饥饿比死亡还折磨人,一刀刀的,犹如钝刀子割肉,慢慢的收割生命,这首歌谣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说好的入教避劫,成了镜花水月,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农活,在干旱搏斗,没日没夜的打井灌溉田地,到头来却要饿肚子,粮食被教主送了人情。

不少教众在饥饿中觉醒,看清了教主赵全的真面目,携家带口纷纷出逃,唱着歌谣,去故国寻求一口救命粮。

板升之地每天都有分不到粮食、饿肚子的教众逃跑,一户户人家空了,五万教徒在急剧减少,教主赵全从来没有如此慌张焦虑过,召集手下商议对策——所谓急病乱投医,这回连最讨厌的丁巫都请过来了!

赵全问手下:“最近教众弃教,奔逃关内,诸位有何良策?”

白莲教第二号人物李自馨在丁巫赠送的中原神医(我妹的)神药治疗之下,背疮已经愈合,但是心里的创伤还在,他吸取上次带兵抢粮、全军覆没、自背黑锅的教训,一声不吭。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是李自馨从这次失败中得到的深刻教训,你看丁巫自打加入白莲教,什么都没做,他就一直好好的,还得了三娘子的赏识。

李自馨不说话,赵全就点名要他回答,“你是副教主,你出个主意。”

李自馨一点都不慌,反正他从家乡骗来的三百多户人家粮食是够的,这是他的“嫡系”,以他的能力养活这群人没问题。

李自馨说道:“归根到底,是粮食不够吃的原因,留不住人,教主只需解决粮食问题,就能把教徒留在板升。”

这话说了没说一样,谁不知道问题出在粮食上。赵全耐住性子,继续问道:“怎么解决缺粮的问题?”

李自馨说道:“去弄点粮食。”

赵全:“怎么弄?”

“我不知道。”李自馨摊了摊手,“您是教主,神通广大,手眼通天,您一定有办法的,我对教主有信心。”

信心有个屁用,能吃吗?李自馨这个滑头薅不出一丁点油水,赵全把目标转向丁巫,“丁传头,我们白莲教之前借给俺答汗四万石粮食,现在教中实在困难,好多农民饿的逃跑了,你去找俺答汗要点粮食回来,好歹熬过这个冬天,等到开春,才有人给俺答汗继续种地。”

丁巫直接拒绝,“这……不妥,粮食又不是我借出去的,我不好开口要。”

赵全说道:“你请三娘子出面说说情,三娘子心善,她以前还是教中的圣女,有责任保护教众。”

丁巫再拒,“三娘子正在孕中,要少思少虑,俺答汗为了三娘子,这次都没有亲自出征南下狩猎,我可不敢劳烦三娘子,万一有什么差池,我人头不保。”

赵全暴躁的掀桌,“这不行那不行,我要你们有何用!你们每人交出一千斤粮食,三日之内交清,用来应急,若教不出……我就升坛,将你们从白莲教当众除名。不要告诉我你们没有,你们的底细我最清楚,这些年都攒了不少钱,是时候拿出来回馈圣教了。”

赵全笃定他们都没有退路可走,一个个都是带路党,在大明都是通缉犯。朝廷接收底层的教民,分给他们田地,但是不会原谅这些给鞑靼军队带路,掠夺自己家乡的人。

至于丁巫,虽然没有带过路,但在大明的名声比带路党们还臭。

散会之后,李自馨问丁巫,“你交不交?”

丁巫说道:“要交大家都要交,不交大家都不交,所谓法不责众,只要我们都不交,教主就不能把我们都开除圣教。他一个人是无法撑住整个白莲教的。何况,论有钱,我们的钱加起来也没有教主多,教主不掏钱,全指望我们,这可不成。”

三天之后,赵全在总坛等着收粮食,到了天黑,一粒粮食都没看见。

第218章 情有独钟

赵全万万没有想到, 苦心经营了二十几年的白莲教从今年旱灾开始,就像滚雪球似的,短短不到一年时间, 越滚越大, 到了冬天的饥荒, 犹如雪山崩塌, 一发不可收拾了。

五万教众, 被饥饿逼走了一半, 明年垦荒种地的人手都不够了。树未倒,猢狲散了一半。

他的信誉、名声、权威、统统在这次饥荒里崩塌, 他坐在白莲花椅子上, 大堂空空如也, 手下一个都没有来, 这明显是事先串通好的, 都不交粮食。

不知不觉中,堂堂教主已经被架空了。

掌握财富的中高层教众都把白莲教当成敛财的工具,他们顿顿都有肉吃, 不会挨饿,根本不信白莲教的教义,所以在这个时候, 教主要他们拿钱出来维系白莲教,他们就集体反叛教主,甚至想把教主变成傀儡。

所以, 唯一能够让赵全再次掌控白莲教的,只有底层正在挨饿的教众。一半人已经被“回故国,开荒地,吃喝不愁有余粮, 五年免税不纳粮”的歌谣蛊惑得放弃信仰,回到关内当良民去了,剩下一半忠实信徒如果再没有粮食,就得饿死,或者饿到怀疑信仰。

赵全没有退路,他拿出钥匙,打开了自己的小金库,咬咬牙,吩咐道:“全部拿出去买粮食,告诉我们的教众,入教避劫,没有饭吃,就来找我要,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信徒饿死的。”

赵全豁出去,拿出所有的身家,就像二十多年前他成立白莲教,被朝廷围剿、逼得他带着教徒出走关外、来这里投靠俺答汗一样。

破釜沉舟,不成功就成仁。

除了自掏腰包买粮食,赵全没有其他办法,“借给”俺答汗的四万石粮食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了。如果白莲教继续饿死人、丰城的大街小巷都是白莲教乞讨者,白莲教就完了。

教主赵全救济教民的事情传出之后,李自馨又找到丁巫,“你猜的对,我们所有人的财产加起来只够教主的零头,他明明那么有钱,还要我们掏钱。”

丁巫悠闲的喝茶,“他是教主嘛,拔一根汗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只要大部分教众还信他,他的地位就无法撼动。只要坐稳教主的位置,千金散去还复来,明年板升田地的出息大部分还是会落入他的小金库,咱们这些人恐怕捞不着什么。”

李自馨担心将来教主会打击报复,“现在怎么办?咱们已经把教主得罪了。教主恐怕会把咱们排出教外。”

丁巫说道:“把自己家粮食拿出来一部分,跟教主一起施舍给教众,咱们也沾一沾教主的光。我之前说过了,不交都不交,要交一起交,这次饥荒是所有人白莲教人一起扛过去的,可不是教主一人之功。他当教主,需要我们抬轿子。我们对他还有用处。”

李自馨听了,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于是乎,所有白莲教中高层跟着教主一起开粥棚,施舍粮食,赵全简直要气炸了,他把压箱底的钱拿出来赈灾,结果这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半路杀出来和他分享名声!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赵全恨的牙痒痒,但是又不能和手下们撕破脸,心想等老子将来慢慢提拔新人,把你们这些老油条全部挤下去!

红妆脂粉铺总店。

今天来个稀客,白莲教教主赵全。女老板汪大夏大冬天的挥着一炳绿色孔雀毛的羽扇亲自迎接贵客。

“哟,赵教主来了,真是稀客,教主想看点什么?我们店里新到了专门保养胡须的油脂,还有梳理胡须的玛瑙小梳子,坚持用一个月,胡须会变得又黑又亮,不打结不分叉。”

暮兰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