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三事(31)

作者:青梅煮酒话春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以宋国为首的诸侯军队在开始时也死伤惨重,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虽然已经到了郑国城外,但郑国早有防备,守城的军士颇多。

双方车战不分胜负,诸侯损失不小,而郑国则不断从城中派出数十辆车乘,两军如同打太极,诸侯也因为兵力不足,差距越来越小,迟迟无法分出胜负。

姬翚的军队已至,如同救急。

只见姬翚号令战车冲进宋郑厮杀的队伍中,他越过杂草堆,踏过无数阵亡的尸体,终于来到交战的中心。

空气中弥漫着污浊的气息,血腥味甚重,而姬翚却格外兴奋,他找回了一直想要的感觉,果然还是更喜欢厮杀啊。

远处树枝头有一只黑色乌鸦立在那里,发出阵阵噪耳的叫声。

“鲁国大夫姬翚领军前来,支援宋国大军!”姬翚对暂时在后方休息的子与夷喊话。

“刚刚我国使者已经去过鲁国请求出战,然而鲁公不愿出战帮我。”子与夷见到姬翚到来,颇为诧异。

“这次翚将兵前来,乃是翚一人的意愿。翚认为不仅情谊重要,曾经的誓约也很重要。如今寡君不重视承诺,翚则不同,必会信守承诺,所以前来,君等候多时了!”姬翚傲然地解释道。

“好,既然大夫有心,那就与不谷一起抗敌吧。”子与夷走出军营的帐篷,跃上了他专属的战车。

姬翚紧随其后,战车卷着尘土不断向前,后边尾随着徒兵。

因为有了姬翚的帮忙,士气更是高涨。

戈矛弓箭被血液染红,染的颜色越深说明杀敌数量越多。他们越杀越勇猛,仿佛有着用不完的气力。

事实证明,郑国并不弱,相反还很强。

大军只是打败了郑国的徒兵而已,只能算是小胜。

天空中的污烟此时已经消失了,万里无云,似乎万物都在庆祝这场胜利。

诸侯国的军士们连夜打仗早已腹中空空如也,烈日又使他们大量出汗,过长时间的饥饿和口渴使他们体力不支。

偶然间他们发现郑国田地里种下的谷子已经成熟了。于是他们搜刮了好物,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以后便返回自己的国家了。

第二十八章 州吁入局

却说子与夷因为奈何郑国不得,心中郁郁。他暗道:“当初先君让我坐上这个君位,定是认真考虑过了的。他认为我比公子冯更佳适合管理自己的国家,为了以免他谋反亲自命人将他派去郑国。如今给他好好享清福的生活他偏偏不依,非要总想着和我争夺大位。日后他定会与其他国家联合攻打我国,并杀了我。到时候我该怎么办?必须是要除掉他的。”

姬州吁听到大夫姬拾回国后的汇报,心里一阵焦虑。若是灭了郑国,还能让国人心服。毕竟郑卫两国有旧仇,他一当上国君就能得报此仇,扬我国威。然而,两番伐郑均不见益处,长久下来国人必然生怨。

打仗从来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战事一起,国人有诸多不便。

他此刻仍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世事风云莫测,有些事是不能预料的。

姬州吁当日弑杀自己兄长姬完后,又威胁臣子立他为君。他表面君位坐得坦坦荡荡,实际上如履薄冰。久而久之他发现治国是很难的,他不能很好地安定他的子民,但是他必需要学会笼络民心。

他武艺精湛高超,可是治理国家不是打仗。

石厚也相当同意姬州吁的观点。但是石厚也是一介武将,虽然有时候能够为姬州吁出谋划策,只是他远远不及他的父亲,只学会了一点儿皮毛而已。

现在姬州吁谋权篡位,对于民心的事情两人都束手无策。

“君上,我阿父最是睿智。当初姬完登上君位后,阿父只因不想再干预朝政就回归乡下安度晚年,他曾是先君得力谋臣,或许我可以问问他该怎么做。不知君上意下如何?”

“甚好甚好,不谷还知道当年他是先君的心腹,很有威信,而且因为德行和辈分,很多人都尊重于他。”

姬州吁接着说道:“若君肯说服他助不谷管理国家,堵住那些卿大夫的嘴。到时候威信建立起来,有谁敢不信服于我?”

石厚知道自己的父亲平日里没什么爱好,但对收集珠宝玉器有些研究。况且老人都爱收集一些古玩的,就对姬州吁说了此事。

于是为了收买公孙碏的心,姬州吁命人买了一对上好的通透白璧,价格昂贵,可谓是珍品,决定当作礼物赠与公孙碏。

石厚带着姬州吁买的物品回到家乡,准备询问父亲安定君位的办法。

看着父亲穿着土气,一点也不像一个前朝旧臣。

他对公孙碏说道:“阿父,现在公子州吁已经登上君位掌管了国家,如今他遇到了麻烦,希望您能帮助他。”

公孙碏向来神机妙算,料到了自己儿子前来的目的,平日很少见到此子,肯定没有好事。

“当初我劝过你不要与他太过亲近,也告诉过你他野心大。和我说的一样,他弑杀了国君谋权篡位。他无视礼法残杀国君,野心极大却无能力,治理国家是无望的。现在来找我,又有何事相求啊?”公孙碏摇着头说道。

“不瞒阿父,孩儿今日此来实是为了请您出山。您来到这乡下有些时日了,看看您的穿着,完完全全不像一个旧臣。我认为朝中更适合您,大王还让我带来了一双白璧赠与您。”石厚搔了搔头,老实说道。

“收买我?我身为一国公孙从不受人收买,虽已老却,然骨气尚在!”公孙碏气得胡子都已经上翘了。

“阿父!我等也是万不得已才来相求。如今君上是新君继位,笼络不了民心,朝中大臣都颇为争议。您是前朝旧臣,朝中很多人都仰慕尊重于您,若您肯回到朝廷就职,必定会有很多人依附,您就可以想办法主持大局助得君上治理国家。而且君上承诺愿以国事相托!”

石厚急急说道,说到最后,眼睛都绿了。成为一国权臣有何不好之处,那可是仅次于国君的权力,人人都想得到的啊。

公孙碏思虑良久,他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心为姬州吁着想,看来已经是铁了心了,一条道走到黑,十头牛也拉不回。

他又仔细端详了石厚一眼,心中一阵伤痛。

他和石厚俨然走了两天不同的针锋相对的路,如果可以,他不愿与自己的爱子为敌。

半晌,他才缓缓说道:“姬州吁既已即位,虽然杀死了姬完,但是这件事还是要禀告给周天王。一旦姬州吁得到了周天王的册封,哪个臣民敢不从?”

石厚知道自己的父亲脑子还是很精明的,细想了一下,的确是这样。各诸侯国新任国君要想名正言顺,必须要受到周天王的册封。

可是姬州吁说到底也是弑君,怎会得到周天王的册封呢?

石厚继续问道:“这些道理我们是明白的啊,可是君上成为新君是弑杀得来的,说出去必然是不好的。他与我均不善言辞,非是能言善辩之士,见到了周天王怕是讲不清楚的。您可以替我们去周朝说几句好话,说不定可以得到册封诏书。”

公孙碏一听,知道自己儿子有备而来。但是自己是不愿意再回到污秽的朝廷之中了。他告诉石厚一计,便让他匆匆离开了。

原来石碏说:“若姬州吁朝见了周天王,臣民必会信服于他。”

石厚说:“如何朝见才适当呢?”

公孙碏一叹,想当初自己好言相劝石厚远离姬州吁,可他不听。现在还与他同流合污,走得过于亲近,日日助纣为虐。自己是他的父亲,平日不孝不来看望自己,一到有关姬州吁的事情就马不停蹄帮忙,现在还逼自己做最不想做的事情,日后指不定还会做出更恶劣的事殃及到他,想了很久,他的内心便对这个儿子心生怨恨,恨其不听己言走上歪路。

他思索很久,决定要为卫国除去姬州吁这个祸患,反正卫国还有一位公子,自己到时候拥立他就是了。他首先是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转而又觉得这个办法是最为妥当的。

公孙碏的眼神中流露了一丝坚决,他背对着石厚,怕他看出自己的心思,说道:“如今周天王的最为宠信的人是陈国君,目前陈、卫两国关系和睦,如果他去见陈国君,提出他的请求,让他随陈国君一同前往,陈国君只要为他美言几句,周天王看在陈国君的面子上也会答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