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他们也就在心里想想,吐吐槽而已,谁也没敢真的说出口啊,女王陛下又是怎么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的?
看着女王陛下走过来,大臣们一个比一个头往下低,恨不得原地消失。
凤浅看着大臣们的反应,暗觉有趣,你们刚刚不是还讥讽我吗,现在我主动承认自己小白,向你们学习了,怎么这会儿突然一个个都蔫了?
看来,下面部门的猫腻不少,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去查查不可!
哪个部门的油水最多呢?
凤浅摸着下巴,将六部尚书们一个个打量了一遍,突然转身,停在了户部尚书的面前,说道:“赵大人,你们户部专门替朝廷管钱,还要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和户籍,工作一定很辛苦很繁琐吧?那朕就先从你们户部开始学习好了……”
户部尚书堆着一抹苦笑,哪里敢说个不字,作揖应和道:“微臣遵旨!”
其他六部的尚书们顿时松了口气,但下一秒他们的心脏又立刻吊了起来。
“朕要是时间充沛的话,可能随时会去其他各位大人处串门,若是打扰了各位大人,还请大人们莫怪。”
大臣们暗暗抹汗,嘴上客气。
“哪里哪里!”
“怎敢怎敢?”
“陛下能大驾光临,是微臣的荣幸!”
凤浅看着他们的反应,暗自发笑,总算是扳回了一局,不过,真要去各个部门实习,也是个不容易的苦差事啊,但这是早晚的事,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女王,这是她必须补上的课。
杜公公看着这一幕,也是唏嘘不已,破天荒这是他头一次碰见要去六部实习的燕王了,不过,不知怎么的,他越看女王陛下越觉得可爱了。
先前他还担心女王太过年轻,应付不来朝廷政务,再加上她让前任北燕王代为批阅奏章,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里其实是不认同的,也曾想过是否要劝诫一下,可是现在他彻底放心了,陛下还是在努力认真地做好这个女王的,他甚感欣慰。
回头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云姝女王,让她可以安心去雪域养病。
下朝后,凤浅直接跟着赵大人去了户部,户部的官员们都没有心理准备,忽然看到女王大驾光临,一个个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赵大人战战兢兢地跟着凤浅,向她介绍户部的情况,凤浅认真听着,发现亲身实地经历确实要比文字上看到的更容易理解和认知,先前她不明白的问题,现在亲眼看到之后,她都豁然开朗了。
赵大人一开始以为她只是随便说说做做样子罢了,但发现她是真的很认真在听他讲解,偶尔的提问也非常在点上,他不由地露出真心的欣赏,看来女王陛下是真的诚心诚意来学习的。
听赵大人讲解了两个时辰后,凤浅对于户部的情况大致了解了:“赵大人,您看朕先从哪里开始实习呢?”
赵大人犯难了,真要让他给女王布置任务,他可不敢哪!
洞悉了他的顾虑,凤浅鼓励他道:“赵大人尽管吩咐便是!朕说了要来实习,便是认真的,赵大人若是随意糊弄朕,不让朕有机会学习到户部的实务……”
凤浅没有继续说下去,赵大人已然明白她的意思,暗暗擦了把汗,说道:“陛下,最近有大量的人口离开了大燕,前往周边的国家,人口流失严重,如何让大燕的百姓留在大燕,不再出走,是我们户部眼下的当务之急。”
“他们为何离开大燕?”凤浅疑惑。
赵大人叹息道:“自从云姝女王决定退位,西燕国矿脉被挖掘一空,加上四国围攻北燕国,大燕境内战火不断、纷争不息,很多百姓对大燕失去了信心,害怕战火继续蔓延,他们无法安居乐业,所以才会陆续出走。”
另一边年轻的官员补充道:“再加上现在大秦国不断放出消息,但凡愿意入秦国户籍的,每人每户都发放十两安居银,还以低价租售田地给外来人口,大秦是众领主国当中较为强盛的国家之一,国内少有战争,百姓们大多安居乐业,所以咱们大燕的百姓们都趋之若鹜,拦都拦不住!”
赵大人点点头,认同他的话:“据初步统计,现如今已经迁移到大秦国的大燕百姓,已经超过了三千人,相当于几个村子的人口,所以户部目前一直在为此事发愁。”
凤浅皱眉:“如此大事,你们户部为何隐瞒不报?”
赵大人战战兢兢道:“陛下息怒!此事从云姝女王在位时,就已经陆陆续续发生了,但当时迁移的人数不多,所以微臣也没有太在意,只不过近日迁移的人口突然剧增,微臣也是斟酌着,要不要向陛下您禀报……”
“原来如此。”凤浅拧眉,陷入思索,她没想到,自己接受王位之后,让百姓们如此没有信心,宁愿抛家舍业,也要离开故土,这件事若是不能立刻解决,她这个王位如何能坐得安心?
幸好她主动提出来户部实习,否则户部如果隐瞒不报,她到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第1157章 最用心真诚的王
“这件事朕知道了,朕会想办法处理的。”凤浅决定揽下这件事,这也是她职责范围内的事,她必须承担。
又在户部呆了半晌,君卿鸿听闻消息,赶来探视。
“浅浅,怎么回事?我听他们说,你来户部实习了,我还以为我听错了,没想到你真的来了。”君卿鸿瞥了一眼赵大人,“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赵大人委屈,他哪里敢为难女王啊?
凤浅笑笑,说道:“哥,我没事,我就是觉得自己对政务生疏,所以到各部学习亲身体验一下。”
君卿鸿还是不放心:“你是女王,有不懂的政务,理当由大臣们来给你解说,直到你懂为止,何必如此辛苦来亲身体验呢?”
“那不一样!”凤浅摇摇头说,“听来的永远都是别人给你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政务的不容易。我刚刚就学到了一件事,现在正头疼怎么解决呢。”
君卿鸿问:“什么事?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上忙。”
凤浅点点头,于是将人口大量流失的事,向他叙说了一遍。
君卿鸿的神色慢慢凝重起来:“我先前也有听说此事,但没有太在意,以为一阵风过去就过去了,因为之前也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但没想到事情会不断恶化,问题已然如此严峻了。”
“是啊,导致如今的结果,一来是我们大燕内部的原因,二来是大秦的新政太过吸引人了,才会导致大量的燕国百姓集体搬迁至大秦,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恐怕我们得颁布比大秦更有吸引力的新政不可。”凤浅思索道。
一旁的赵大人立刻插话:“新政固然需要,但切不可随意更改,新政一旦发布,牵涉的可是大燕数百万的百姓,牵一发而动全身。”
君卿鸿接着说道:“是啊,大秦颁布新政,只需要兑现新迁入的那部分外来百姓的好处,用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一招着实高明!可我大燕不同,大燕一旦颁布新政,要兑现的就是对数百万百姓的承诺,付出太大了。”
赵大人深表认同:“君世子所言极是,这也是微臣迟迟不敢上报的原因。”
凤浅陷入沉思,最后还是决定去找轩辕彻,他的经验丰富,或许能够给她更有效的建议。
轩辕彻听完她的陈述,表现得很冷静:“你说的这件事,我也早有耳闻。大秦野心勃勃,采用新政来吸引周边领主国的百姓迁入大秦,来壮大大秦的声势,其实施行已久,早有周边邻国的君主对此持有抱怨,但也不见其他邻国出现大量百姓迁徙的现象,说明大家还是留恋故土,不愿意离开自己家乡的。大燕出现如此现象,定然还有其他的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所以你的建议是……”凤浅问。
轩辕彻淡然一笑,说道:“你不懂政务,但是能想到亲自去学习体验,为何不能亲自到边境的村镇去看看,也亲自感悟体验一番?”
凤浅恍然大悟:“说的有道理!与其在这里胡乱猜测,不如到现场去看看,问问大家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或许就能想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阿彻,那你陪我去一趟吧。”
轩辕彻笑容不减:“乐意之至!”